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

長長的舒了一口氣,趙禎覺得空氣都變得清新許多,這下好了,能兵不血刃的拿下大同府,這是對大宋最好的事情,畢竟出征的將士已經一年沒有回家,征戰三年這種事情之存在與史書中。

一年的征戰已經讓趙禎迫切的想要回到東京城,自己和將士們一樣,家中有妻兒,歸心也似箭。如若拿下大同府,那此次北伐就算是徹底完成了,整個燕雲已經盡收於大宋囊中,而基礎設施的建設已經如火如荼的開始。

遼朝陷入內亂之中,還不知什麼時候能走的出來,西夏雖有擴展之意,但卻暫時不敢輕舉妄動,畢竟與大宋相比,遼朝更加痛恨的其實是西夏。

趙禎轉頭對夏竦道:“金牌急腳遞傳旨狄青,把張儉的話告訴他,並且讓他先不要有所行動,但大軍密切注意遼人動向,敵不動我不動,如若遼人有所異動也不要遲疑!”

夏竦微微躬身道:“臣遵旨!”但還沒走上兩步便又被趙禎叫住。

“哦對了,事關重大,你還是親自隨張儉走一趟,擬個章程出來,省的到時兩軍摩擦,狄青所部便作爲監視遼人只用,調曹瑋率三萬禁軍趕赴大同府接收歸降,速度要快,免得遼人把東西全部都帶走了。”

夏竦眼睛一亮:“官家說的是,那老臣可要快點趕去才行,免得大同府人去城空,只留下一座空城給我大宋反倒不好了。”

“嗯,你且跟隨張儉一起去吧,反正張儉不回,遼人便不會有所動作,金牌急腳遞卻是要抓緊派出,免得狄青動手率先發難。”

夏竦一溜煙的走了,趙禎站在高高的御街上自嘆不如,這老倌的速度還挺快,也不怕崴了腳……

事到如今整個燕雲的戰事已經告一段落,自己也要爲回朝和遷都做準備了,這段時間東京城的奏疏已經堆積如山,除了一部分必須自己批閱的以外,其他的趙禎還沒怎麼看嘞!

這次出來最大的錯誤就是沒把龐籍這個相公帶來,他的好處並不是足智多謀,而是在與處理政事的能力超強,奏疏到了他的手中便能該處大概的處理方法,而自己只需批閱便好。

皇帝也是人,也要休息,除了像明太祖那樣瘋狂甚至是有些自虐的人以外,誰還會廢除宰相這東西?即便是他廢除了宰相,後來的內閣官員還不是相差無幾?

皇權的高低最終還是要看皇帝自己才行,即便是閹割了相權,如若皇帝不爭氣,還是會被分走,大宋的相權早已是被分割成了許多塊,君主始終是凌駕於分權體制之上,所謂的相權比之唐朝已經少的可憐。

如若這樣還壓制不住相權,那皇帝就實在太無能了些,並且被篡位也是活該,趙禎不希望自己的後代中再次出現無能只人,但卻不能保證這一點,只能以皇家的傳承和祖宗之法約束了。

而唯一能制衡皇權,或者說對皇權產生影響的便是大宋的相權,如若龐籍這位中書門下平章事公開反對遷都,並且其他的副相參知政事也盡數反對,那即便是趙禎手握皇權也不能強迫百官和百姓遷都……

邁步走下御階,兩邊的鼓樓正在施工,高大雄偉的鼓樓甚至在高度上要超過正殿,就如倆個巨大的武士守衛在一旁,趙禎突發奇想的渡步至正在建造的鼓樓工地。

雖然是一身大紅公服,但趙禎頭上長長的翅帽還是頗爲醒目的,正在負責建造的匠人見到趙禎之後便紛紛拜倒,口呼萬歲。

“平身,誰是此地的督官?”

一個灰頭土臉的匠人走出人羣,稍顯侷促的搓手道:“微臣方纔佑便是這裡的督官,正四品上領工部郎中銜……”

趙禎驚訝的指着眼前比匠人還幸苦的方纔佑道:“你便是督官?爲何你比匠人還勞累幸苦?!”

方纔佑靦腆的笑了笑道:“臣是格物院出來的,因是官家開設的格物,臣便身體力行格物致知,他們也都是有手藝的人,微臣還要學習一二方知其中奧妙。”

這還真是讓趙禎開了眼見,古人對文化和學問的尊重一點也不比後世差,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微微點頭,趙禎把隨身的方巾遞給他道:“方纔佑,嗯,你的名字朕記下了,這塊方巾送與你擦臉,也算得上是御賜之物,望你以後保持這可求學之心,格物雖是朕之所開,但其中奧秘朕之所知也不過是鳳毛麟角,建築之學博大精深,你且要好生學習纔是。”

方纔佑稍稍顫抖的伸手接過方巾只象徵性的在臉上擦了擦便收入懷中,這東西對常人來說乃是求之不得的寶貝,御賜之物即便是尋常物件其中意義也不一般吶!何況是官家隨身的東西?要是別人得了怕是要在家**奉起來,而一旁的內侍早已把這塊方巾登記在冊……

趙禎對於這種情況早已是熟視無睹,開口問道:“朕給你個建議如何?”

方纔佑連道不敢:“陛下請講,臣一定好生鑽研,不敢辜負陛下期望。”

趙禎擺了擺手道:“算不得什麼,不過是希望你們在這鼓樓上用不同顏色的磚石砌出圖案來,最好是倆個持劍而立的武士,就如這鼓樓一樣高聳立在大殿的兩側,世世代代守衛我大宋。”

方纔佑眼睛一亮,轉頭看了看高高的鼓樓和正殿,立刻被趙禎的提議所折服,沒錯單單是灰黑色的鼓樓略顯單調,開始的時候他還準備運用其他顏色,但又擔心風吹雨打之後褪色了更加難看,現在官家給出的建議實在是再好不過,只需用不褪色的磚石堆砌出不同眼色的圖案便可!

持劍而立的武士,還真是沒有比這個圖案更好的了,護衛官家,護衛燕雲,護衛大宋!

方纔佑躬身拜下:“陛下一語道破玄機,微臣茅塞頓開,明日便繪製圖案上呈官家御覽!”

趙禎滿意的點頭道:“如此甚好,你覺得這樣的宮殿比之東京城的大慶殿如何?”

方纔佑稍稍猶豫:“這……微臣不知……”

趙禎笑道:“有什麼不知的,好便是好,不好便是不好,何必拿捏其中的利害?”

方纔佑看了看高高的鼓樓和大殿咬牙開口道:“臣觀之析津府皇宮更顯大宋恢宏王者氣派,宮牆高築,地勢爲首,俯視天下,雄踞一方,當爲天子之所!萬民視之,心生感慨,鎮守天下,龍脈所在!”

“哈哈哈!”趙禎大笑三聲連道:“好好好!”便頭也不回的走了,他已經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遷都之事勢在必行!

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七百八十一章沒佔到便宜就是吃虧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三百六十五章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兩千零八十六章最恐怖的猜測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
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七百八十一章沒佔到便宜就是吃虧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三百六十五章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兩千零八十六章最恐怖的猜測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