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

党項自從丟失鹽州和洪州之後,便失去了一大片肥沃的草場賀蘭原,此消彼長之下,大宋的馬政開始瘋狂的運轉,從阿巴斯王朝運來的阿拉伯戰馬已經開始繁衍後代,趙禎下了嚴旨,一定要讓這些珍貴的馬匹接受最好的養護。

它們是大宋騎兵的種子,也是大宋的未來。

阿拉伯戰馬的優點在草原上被體現出來,不知爲何亞洲的草場更適合放養這些來自阿拉伯的駿馬,而且阿拉伯戰馬的成長時間非常快,短短三年便已經能供人騎乘,只不過脾性暴烈,難以馴服,只有最優秀的騎手才能征服這樣的駿馬。

趙禎做了一項非常重要的改變,把原先屬於文職的馬政劃歸軍中,由禁軍成立專門的養馬部隊進行飼養和調教,這一舉措得到了禁軍將領的支持,即便是文官中有人反對也被曹瑋這個樞密使一句生生擋了回去:“文官養馬豈能征戰?”

大宋最近一段時間在與黨項人的摩擦中逐漸找到感覺並佔據上風,阿拉伯戰馬的耐力和負重被體現出來,雖然短距衝刺的速度不及党項人的西域馬,可一旦追擊往往能遠超它們,這使得宋人的騎兵優勢開始展現。

而党項人現在也減少了犯邊的次數,畢竟出力不討好的事情誰也不想幹。

作爲李德明的心腹,野利仁榮親自前來出使大宋爲的就是讓趙禎放棄對党項的打壓,研究漢學如此之久的野利仁榮瞭解漢人的秉性,一旦戰勝敵人覺得自己是天朝上國後,宋人便會側重於恩威並施的安撫方式,党項已經稱臣,李德明頂着大宋平西王的名號可不是白拿的。

趙禎微微一笑道:“朕取洪州鹽州乃是因爲你党項要爲野心付出代價,否則豈不是任誰都能從我大宋分區一杯羹?如今兩州之地皆如我大宋治下,李德明勿要擅動,否則王師必將直搗党項王庭!”

野利仁榮看着面帶笑容的大宋皇帝,心中以是一片冰涼,他知道党項想從大宋手中拿回那兩片腹地已經是不可能。

皇帝就是皇帝,即便是露出春風般的笑容,也不能隱藏眼中的寒芒,野利仁榮相信,只要自己敢說一個不字,必會爲党項招來滅頂之災!

這是一種本能的畏懼,就像山中的野兔看到了老虎一樣,張儉和蕭惠對視一眼,眼前這位大宋官家給他們的壓力一點也不遜色於陛下。

但趙禎對党項的態度他們看到眼中,有大宋壓制党項,這是契丹人求之不得的事情,張儉和蕭惠是以一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形態在看好戲。

趙禎對他們越和煦便越能體現出宋遼兩國的關係和地位,野利仁榮依然躬身道:“我黨項一族地處西北,見大宋天威無意冒犯,只能以西進拓展生路,請求陛下勿要屠戮我黨項子民!”

趙禎猛然回首道:“屠戮?這個詞用的不好,朕從未屠戮過党項的百姓,只殺過侵略我大宋土地的敵酋,別忘了你是党項人犯邊在先!朕倒是希望你党項人能向西拓展,西邊的土地可是富饒的很……”

張儉呆呆的望着大宋的官家,這是一個皇帝說出的話?蕭惠伸手拉扯了一下想要說話的張儉,微微搖頭,大宋的皇帝這麼說一定有他的目的。

趙禎當然有目的,党項人向西域拓展的最後結果必然會引起西域諸國的恐慌,合兵一處抵抗党項的侵略是必然趨勢,如此一來党項必將投入更多的力量,但這卻會使得大宋與黨項的邊疆安定下來,有利於大宋的國力發展。

党項人的野心趙禎看得清楚,他們現在對大宋稱臣只不過是無奈之舉,等他們在西域獲得足夠的財富和人口之後,必會把大宋當作征伐的下一個目標。

党項人的侵略之心可從未消除,就連兵強馬壯的遼國都要一試鋒芒,何況大宋這塊肥肉?

趙禎仔細的研究過党項人的心態,他們對大宋有着一種奇怪的感覺,彷彿只要大宋存在一天便他們党項人便活在大宋的陰影之下,當年李繼捧奉党項的三州之地給党項人的心中蒙上了一層陰影,屢次進犯大宋至不過是爲了擺脫這個陰影而已。

無論宋遼都知道,党項想要立國,就必須打破大宋籠罩在它頭上的陰影,否則誰也不會承認党項的存在。

趙禎的所有計劃都是在大宋安穩的基礎上,如今大宋的發展很好,即便是有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也有時間去改變,降低了稅收的直接結果便是各地的叛亂減少,許多人都能輕鬆的在工廠找到工作,只要老百姓能吃得飽穿的暖,鬼才會去冒着殺頭的危險造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宋想要恢復漢唐雄風就必須養精蓄銳徐徐圖之,打好紮實的基礎才能立足與這個混亂又殘忍的世界上,雖然趙禎擁有這個時代最強大的科技力量和國家,可這些依然讓他不安心,任何一個時代國家的覆滅也許就在轉瞬之間。

更何況大宋的四周虎狼環伺,這個時代出現過多少的國家,五代十國的小國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趙禎不知道未來的走向,女真人締造的金國可能會崛起,看似強大的遼國說不定會土崩瓦解,草原的深處說不定會出現橫掃世界的黃禍等等這些都讓他輾轉反側。

每每夜深人靜之時,趙禎總會在想自己的一系列舉措是否會改變大宋的歷史,說實在的他已經改變了歷史,從水泥路的出現到重視格物,提高武人的地位等等這些都算是給大宋這個天生病入膏肓的巨人刮骨療毒。

就在趙禎陷入沉思的時候,一聲驚叫響起,接着是杯盤狼藉的破碎之聲,精美的瓷器掉落在地上被摔得粉碎,這麼大的動靜當然驚動了駐守瓊林苑的侍衛,呵斥聲響起:“遼使休得放肆!”

趙禎擡眼望去之間張儉跌跌撞撞的衝了過來,侍衛們趕緊攔下,可張儉早已是痛哭流涕的樣子,趙禎揮退了侍衛道:“左丞相何故如此?”

張儉猛然拜下嚎啕大哭道:“陛下!我皇與西北冬捺鉢駕崩了!”

此言一出熱鬧的瓊林苑立刻變得鴉雀無聲,所有人都用懷疑的目光望着張儉,畢竟他是遼朝使臣,怎麼會在大宋的瓊林苑中哭號自己皇帝的駕崩?

別說是滿朝文武不相信,就連趙禎自己都不太相信張儉的話,可從他的神情看來又不似作僞,難道這位父親的老對手,遼朝的睿文英武遵道至德崇仁廣孝功成治定昭聖神贊天輔皇帝耶律隆緒就這樣死了?!

趙禎有着一種說不出的失落感……

誰一口氣把耶律隆緒的尊號念出來我服他!!!

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二百四十章熊貓,美人與陌刀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趙禎的“眼睛”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七百四十五章後苑傳出的消息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無能誰之過?第兩千二百九十二章比兇獸還要可怖的人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三七分賬?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一千三百章困獸之鬥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
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二百四十章熊貓,美人與陌刀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趙禎的“眼睛”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七百四十五章後苑傳出的消息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無能誰之過?第兩千二百九十二章比兇獸還要可怖的人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三七分賬?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一千三百章困獸之鬥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