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

角廝羅不是不想加強瑪兒敢的統治,也不是不想把這裡變成一座城池,但他實在是力不從心,他要維護自己解放農奴的決心,即便是被大宋解放的農奴他也要給予一些優惠,這樣才能讓人們看到他的仁慈。

角廝羅很聰明,他知道要想讓人們團結起來,單單依靠暴力解決不了問題,也不會讓人們擁護他,他需要的是擁戴,而不是恐懼。

於是角廝羅便放縱了瑪兒敢的農奴,也給了他們平民百姓的身份。

外王他做不到,但內聖卻不成問題,對於角廝羅來說他的身上還頂着一個“活佛”的名頭,當然要內聖。

他效仿趙禎,在吐蕃國內推行發展,解放農奴,給了瑪兒敢的吐蕃人以希望,這是相當不錯的事情,同時也有了收穫。

瑪兒敢的交易在吐蕃極爲發達,吐蕃人都喜歡把自己的貨物帶到瑪兒敢去收買,同時因爲瑪兒敢是上刀山的必經之路,來自大宋的貨物一定會出現在瑪兒敢的市面上。

大量的吐蕃三人在這裡經商,因爲交易方便且貨物衆多,即便是有些權貴想要打瑪兒敢的主意,也被角廝羅所阻止,畢竟交易越多吐蕃王朝的稅收便會越多,這樣簡單的賬他還是能夠算得出來的。

但也有一些角廝羅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在瑪兒敢發生,這裡的人對宋人皇帝的感激要超過對他這個吐蕃贊普的感激。

角廝羅並不知道,在大宋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大宋的官員善用儒家學說,講道理這件事對於一般人來說並不好辦,但對於大宋的官吏來說卻是極好表達的。

這些官吏不是來自於朝堂,所用的儒家學說不是高談闊論,而是用吐蕃百姓聽得懂的話來講道理,善待這些從農奴變成平民的吐蕃人就是他們要做的事情。

他們不光是在管理瑪兒敢的吐蕃人,而是在“幫助”兩者之間的區別很大,教育他們讀書認字不切實際,但教他們如何把地耕種好,如何製作陶器,木器甚至是鐵器卻是極爲簡單的。

當然他們也帶去了大宋的種子,本是希望在吐蕃高原上種植,試一試中原的農作物能否在吐蕃高原上種植,但沒想到還沒來得及實驗,角廝羅便成爲大宋討伐的對象。

這是一次大宋官吏最不願意面對的撤離,也是一次緊急撤離,誰也沒想到角廝羅會突然背叛大宋,當然這裡被解放的吐蕃農奴也沒有想到。

原先在他們的認知中,角廝羅是大宋的西平王,是大宋的臣子,奉宋天子之命賜予他們平等之身,否則也不會是大宋的官員出現在瑪兒敢來教授他們如何種植莊稼,如何製作各種器物。

但他們知道角廝羅成爲吐蕃贊普後,這事情就沒有辦法說了,誰也不敢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說出來,還有一些人也漸漸的糊塗了,事情自然不了了之,好在角廝羅並沒有把他們繼續變成農奴。

現在瑪兒敢之地已經流傳着另一個說法,大宋的天子再次征伐吐蕃,這一次是來征討角廝羅的,想想也知道,背叛大宋不會有好下場,何況還是再度重建吐蕃王朝企圖和中原對抗?

瑪兒敢中的大多數農奴見識過宋軍的厲害,在這裡曾經發生過一場宋軍和吐蕃軍隊之間的戰鬥,結果宋軍只用了短短半個時辰的時間便把那些吐蕃舊貴的軍隊消滅的乾淨。

眼下宋軍再次打過來了,這對於瑪兒敢的百姓來說並沒有什麼,當初宋軍就沒有屠戮他們,現在也不會,在這裡的人都知道,宋軍講道理。

所有瑪兒敢的吐蕃人並沒有特別在意這件事,對於他們來說,若是吐蕃贏了,那他們還這樣,若是宋軍勝了,他們也沒有什麼關係,他們知道宋軍不會對他們這些放過的人下手。

兩邊不得罪是瑪兒敢人的所有想法,當然他們也知道宋軍不可能這麼快的打過來,畢竟瑪兒敢在吐蕃的南面,而宋軍是從吐蕃西面的青塘向吐蕃進攻的,聽說被吐蕃的大軍攔截在了積石山。

吐蕃人就沒有不知道積石山的,那裡是一處險關要隘,宋軍想要越過積石山,除非攻下積石關或是從邊上繞過去,無論哪一種方法都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完成。

但突如其來的一個消息讓瑪兒敢的吐蕃人想不到,宋軍然攻下了積石關,並且只用了不到兩天的時間,這對於吐蕃人來說實在太過震撼。

畢竟積石關是極爲堅固的關隘,也是吐蕃多年修繕的關隘,豈能這麼快就被宋軍攻下?

當然還有一個消息也傳了過來,吐蕃的三十萬大軍並沒有固守積石關,而是留下一部分人斷後,大軍在宋軍攻陷積石關之前便已經撤走。

瑪兒敢的吐蕃人自然議論紛紛,臨陣脫逃乃是大罪,作爲大軍的統帥岡波根本不敢私自撤走積石關,相反他應該死守在那裡。

他之所以撤走,所有人都知道他一定是奉了角廝羅的命令,至於贊普讓他撤退他才能撤退。

瑪兒敢的吐蕃人議論紛紛,他們沒想到會這麼快,但很快另一個消息傳遞了過來,瑪兒敢外面的巡邏騎兵發現了大量的宋軍!

當瑪兒敢的駐守將軍多吉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幾乎是從地上跳了起來,以最快的速度竄上了馬背。

角廝羅對瑪兒敢唯一的統治便是駐守了一支軍隊,只不過這支軍隊的規模並不大,只有不到八千人的騎兵,而且還有很多是從瑪兒敢當地召集起來的。

沒人會想到宋軍會出現在瑪兒敢,這簡直就是“神兵天降”不光吐蕃的士兵不相信,便是瑪兒敢當地的百姓也不相信。

之前角廝羅的大軍可是從這裡離開的,吐蕃王朝對康巴人發動的清剿誰不知道?怎麼會突然冒出大量的宋軍?

但在三批哨探都確認的前提下,不由得多吉不信,而且據探馬來報,這支宋軍非常的奇怪,和以往所見的宋軍並不一樣。

不過他們也說不出來哪裡不同,唯一明顯的地方便是宋軍的車馬較多,且行動迅速…………

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長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三百一十一章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九十八章東宮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兩千五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堅強”外衣下的柔弱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遠遁的塞爾柱第一百二十四章假戲成真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兩千五百九十章“聖城”之殤(下)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七百五十四章萬國來朝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
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長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三百一十一章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九十八章東宮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兩千五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堅強”外衣下的柔弱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遠遁的塞爾柱第一百二十四章假戲成真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兩千五百九十章“聖城”之殤(下)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七百五十四章萬國來朝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