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

冬日的陽光最是溫暖,可此時的日升隆花廳裡的人卻是如臨深淵。

在聽了宋小乙的話後,衆人大驚。

確實,原本大家是約好了一起前來的,宋人商賈在遼朝有自己的會館,每每有什麼重要決定大家都是一起抱團的,昨日大家商量好的事情,今日怎麼就有人沒來?

“確實如此,昨日我等一共三十二人商議此次前來日升隆,可現如今卻只來了二十五人,另有七人未至!”

宋小乙拍了拍手,七個布袋就被人扔了出來,一邊在地上扭動一邊發出嗚嗚的聲音。

葛掌櫃指着布袋道:“難道他們便是?這……這是何意?”

宋小乙揮手道:“諸位莫要緊張,這些都是和遼朝有所往來的,我說的往來不是指生意上的往來而是消息上的往來,他們都賣過情報給遼朝,也被遼朝收買過的,但他們不是黑手,就是一些普通的商賈!”

葛掌櫃毫不猶豫的把手邊的茶壺扔了出去,滾燙的茶水潑在他們的身上讓布袋中的人發出嗚嗚的喊叫……

“這些喪盡天良的東西!簡直豬狗不如,裡通外國這可恥的行徑讓人髮指!”

其他人也同葛掌櫃一樣憤怒,宋人從小就受到儒學的影響,對忠君愛國有一種狂熱的追求,甚至把它融入到了骨血之中,這是華夏百姓自古以來千年不變最基礎的感情。

宋小乙的調查工作做的很好,布袋裡的人都是和遼朝有所往來的,而剩下的人都是可以相信的大宋商賈,接下來就是要讓這七個人在遼朝消失乾淨就行,至於他們在遼朝的產業,自會有人接手,日升隆的業務便是最好的障眼法和洗錢的地方。

七家產業會以還不上錢款的名義被日升隆收購變賣給遼人,當然財富會進入日升隆的口袋就算是充公內藏庫了,畢竟日升隆的錢也多是從官家的內藏庫中暫時支取的。

剩餘的商賈知道這是表明立場的時候,德高望重的葛掌櫃都表了態,誰還會傻到愣在原地?畢竟他們的根都在大宋,這七個人算是完了,即便是宗族都會把他們除名,從今以後被排斥在親友之外。

宋小乙揮了揮手:“把他們押送回大宋,聽候官家發落!”

所有人都知道他們幾人完了,再也沒有崛起的希望,即便是遇到官家大赦天下也不可能被赦免。

以葛掌櫃的老道豈能看不出這是宋小乙的警告,他知道自己沒有選擇,只能跟隨大宋的步伐,在大是大非面前稍有不妥便是萬丈深淵。

宋小乙之所以敢這麼明目張膽的說出這些話來,其實就是爲了讓這些商賈和大宋綁在一條船上,而且要讓那些心中猶豫不決的人徹底的堅定自己的想法,否則何必要把這七個人放到這裡來?

如今的上京城中除了自己帶來的人就沒有一個能用的,而這些商賈便成爲可用之人,大宋即將給遼朝造成一次毀滅性的打擊,遼朝還不知道大宋已經得知遼皇御駕親征的事情,看似萬全的準備卻觸動了大宋的神經。

既然如此迅速的對大宋密諜下手,那很顯然遼皇御駕親征就在最近!

宋小乙的報復計劃很簡單,先把那個叛徒揪出來,然後在考慮其他的事情。

這個叛徒對大宋黑手的瞭解,足以使得遼朝慢慢挖掘出分佈在遼朝各地的殘餘黑手,官家在來之前特意交代自己無論如何也要挖出那個叛變的人就是擔心這個人可能會成爲遼朝的工具。

到底是誰?

光靠宋小乙自己的力量基本上沒有可能知道,但有了日升隆和這些商賈的幫助就不一樣了,遼朝爲了隱瞞背叛者一定是處心積慮,名字,出身之類的東西肯定是沒用了,那只有從相貌入手。

這次宋小乙帶來了死去黑手的圖影,只要肯花時間終究一天能找到他的。

把這些圖影交給日升隆和大宋商賈們的夥計去看,宋小乙就不相信沒人能碰見他,畢竟在上京城中的漢人不是很多。

圖影發到掌櫃的手中,宋小乙說道:“這些圖影你們收好,務必讓手下的夥計保守秘密,當然泄露出去的結果你們是知道的。”

衆人連連點點頭,他們還沒有愚蠢到這種地步,此事涉及的面實在是太廣了,稍有不慎便會粉身碎骨,誰都不敢拿自己和手底下所有夥計的性命開玩笑。

最後葛掌櫃問一句:“不往大宋撤離,我等所去何處?”

宋小乙微微一笑道:“當然有去處,只不過現在不適合告訴你們而已,諸位靜候佳音便可!”

他的話讓衆人摸不着頭腦,但既然宋小乙這麼說了,那他們理所當然的認爲他有辦法,衆人自不會擔心。

商賈們拿着圖影離開了日升隆,對於他們來說這事肯定要保密,大家都知道宋小乙是什麼人,自己做的又是什麼事情,一旦被遼朝發覺,不光遼朝容不下自己,連回大宋也沒有容身之處了。

宋小乙站在門口看着衆人離去嘴角露出冷笑,遼朝將會迎來一場從未見過的危機,而這危機的源頭便在這些大宋商賈的身上,上京城只不過是開始……

至於撤離的辦法那就簡單的多了,當然是往燕雲十六州撤離!

過段時間之後大宋的所有商賈都會接到逐漸向燕雲之地撤離的命令,這樣做一是不讓遼人懷疑,畢竟此時的燕雲之地還是遼朝的南京道,但當大宋的王師一到……

嘿嘿,那可不就是大宋的土地了嗎?這樣一來和撤離到大宋又有什麼區別!

望着北面的皇宮,宋小乙眼中一片冰寒,大宋的報復可不光光是收回燕雲之地,官家說的對,煙雲本就是大宋的,這次不過是從強人手中收回而已,大宋對遼朝的報復可遠不止如此。

官家曾經和三司,蔡記,黑手合力推演過,一旦遼朝沒有大宋的商品供給後回事什麼樣子,推演的結果別說是蔡伯俙,就連官家自己都想象不到。

如果所有的大宋商賈不再向遼朝提供貨物,同時遼朝又失去了燕雲之地,其後果便會使得遼朝的經濟一下倒退回建國之初的狀態,沒人比宋小乙更清楚這種狀態的可怕,當大宋變成如今的龐然大物,物資匱乏的遼朝簡直不堪一擊。

大宋的商家在此之前爲什麼降低商品的價格?還不是爲了摧毀遼朝的匠人和作坊,順便壟斷遼朝的市場,這是在溫水煮青蛙,宋小乙不禁讚歎官家的計策實在是高明。

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兩千四百零五章烈火焚城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皇帝與檄文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九百七十七章大宋的釘子,遼朝的新秀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兩千五百八十五章成約!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一千八百章老底被翻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五百四十四章遼朝來使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二百八十五章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二百三十八章綠車旄節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六十二章太子駕到!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一千零四章皇宮內外的努力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
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兩千四百零五章烈火焚城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皇帝與檄文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九百七十七章大宋的釘子,遼朝的新秀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兩千五百八十五章成約!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一千八百章老底被翻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五百四十四章遼朝來使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二百八十五章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二百三十八章綠車旄節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六十二章太子駕到!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一千零四章皇宮內外的努力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