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

不可否認這“王荊公”是個卓越的前瞻者,也是一個不通世事的瘋子,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也是一個非黑即白的愚夫,他把世間的所有人都看成了黑白的兩種,但不知其中夾雜了複雜的不可言喻的灰色。

看着王安石三個字浮現於奏疏之上,趙禎感慨萬千,回想起後人對他的記載以及評價,甚至有些唏噓,合上奏疏輕輕敲打,趙禎緩緩坐下。

一旁的三才驚訝的望着官家,他不明白,爲何看到王安石的名字後官家便唸唸有詞。

趙禎坐在御座上,勤政殿中的香爐燃燒着,一股香料的煙氣緩緩上升:“王安石,王介甫,朕該拿你怎麼辦?”

三才有些莫名其妙,官家這是怎麼了?他從來都不是一個猶豫不決的人,無論這個王安石到底如何,召來見上一面便是,范仲淹,歐陽修以及文彥博都推薦他,這說明此人當有才華,對於這種人,官家是從來不惜提拔賞賜的。

他哪裡知道趙禎對這王安石是又愛又恨,愛他的才學,惜他的能力,可卻恨的牙根癢癢,這人是個頑固,是個沒事喜歡作死玩的“妖人”啊!

對於妖人這個評價,趙禎覺得很貼切,或者應該說他是個徹頭徹尾的瘋子,一個激進主義者,一個寧折不彎的狂戰士,即便遇到南牆撞破了也不會回頭。

妖人一說從何而來?

後世記載,少年起的王安石不但性格特立獨行,平日裡不修邊幅,哪怕當了宰相還是一副邋遢模樣。關於他邋遢的軼事便太多了,吃魚餌之類的數不勝數,這是正常人能做得出來的?於是乎在正常人的眼中他便是“妖人”了。

且他的學問並非和大宋文人一樣讀死書,天生更博聞強記不說,還從不死讀書,文人奉爲經典的四書五經和不堪入流的農林工商各類學問在這位妖人面前平起平坐。

至於詩詞之類的玩票在這位妖人的手中更是出手就轟動,套自己未來女婿大才子蘇軾的話說“此老乃野狐精”,連放浪不羈的蘇大才子都說他妖,他能不是妖?

而就是這份才華讓最恨他的人都服氣,千百年來無人敢黑。

歷史出奇的一致,趙禎命三才從吏部叫來官員,查問王安石的過往,果然,這位妖人已經初顯不凡。

在江陵府遊學的時候,大家都在吟詩弄月,他卻愛扎田間地頭,逮住老農民學習種地施肥。

二十一歲科場登第時,大家打破了頭皮搶京官,他捲上鋪蓋卷就去做最苦的地方官,到任後就蓬頭垢面的跑去農村調查,還創下過十天跑遍十四個鄉的強大記錄。

在趙禎看來這一切都如同後世的記載一般,王安石心中牽掛的乃是國家,百姓,除此之外,別的人好似都是他生命中的過客。

現在的王安石還是一個鄞縣知縣事,而鄞縣卻在他的治理下從一個貧窮潦倒之地變成了富裕之鄉,用吏部官員的話來說他王安石就是一個怪才。

但趙禎知道,王安石是一個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瘋子。

今年的勘磨他又是上佳,被納入京朝官館閣選拔之列,一旦過了遴選,最終便有機會進入館閣之列,最少也是個昭文館修撰之類的,可趙禎知道,這貨說不定還會拒絕。

於是趙禎提起毛筆欽點他入館閣遴選。

是的,趙禎不打算讓他去中京道,他打算讓王安石入兩府,但很快他就會發現,這是自己犯下的一大錯…………

在某些地方趙禎和王安石有着共同點,趙禎的改革無時無刻不在進行,當然這是一種緩慢的,如春風化雨般的改革,而王安石的改革卻是一場激進的風暴,激進到了毀天滅地連自己都不放過的地步。

不過有一點趙禎不得不承認,王安石的變法讓大宋王朝延續了幾年的陽壽,歷史上雖然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稅法被念歪了經,侷限性非常明顯,但其他的變法卻爲大宋帶了生機。

wωω ◆тTk дn ◆Сo

保甲法,將鄉村民戶加以編制,十家爲一保,民戶家有兩丁以上抽一丁爲保丁,農閒時集中,接受軍事訓練。加強對農村的統治,維護農村的穩定;也是全國性的軍事儲備和趙禎的十六衛有着異曲同工之妙,關鍵是練兵還省錢。

裁兵法就更不用說了,連趙禎都是這麼做的,整頓廂軍及禁軍,規定士兵五十歲後必須退役。測試士兵,禁軍不合格者改爲廂軍,廂軍不合格者改爲民籍,這活脫脫就是趙禎裁撤廂軍的基礎。

而將兵法更適合趙禎一直以來不懈推行的東西,廢除宋初定下的軍中更戍法,把各路的駐軍分爲若干單位,每單位置將與副將一人,專門負責本單位軍隊的訓練,以提高軍隊素質,同時要求將要知兵,兵要知將!

這些變法在趙禎看來足以着實他王安石“妖人”的名號,不過趙禎覺得自己有能力把王安石這個“妖人”引上正軌。

連蘇軾這樣的性情豪放,才高八斗之人自己都能降俘,何況是一心爲國爲民的王安石?

趙禎的臉上浮現出的笑容讓三才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好像又有誰掉進官家的口袋之中了,之前一次是蔡伯俙,這回難道是王安石?

不對啊!他不過是個不入流的小官而已…………

趙禎旨意一路傳達至吏部,吏部的官員對王安石很是好奇,這個知縣事居然讓官家如此看重?

不過從王安石的事蹟上看這個小小知縣事的政績倒是驚人,官家些許對他頗爲好奇才欽點他參與館閣遴選,事實上這次參與遴選的人數很多,王安石算不上最出衆,但卻是最執着,最狂妄的。

狂妄的地方就在於別人都是希望接受館閣遴選,而他卻是執着與推辭,原先他的名字已經從遴選的名單上劃掉,因爲官家的旨意,吏部的刀筆吏不得不再在名單上添上他的名字,並再刻下一塊腰牌來,每一個遴選的官員都必須與腰牌才能進入文華殿待選。

刀筆吏一邊在心中咒罵着王安石的頑固,一邊在腰牌上刻字,他此時卻不知道自己已經成爲歷史改變的見證者。

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七百七十章東京羊毛貴如油第七十二章劉娥背後的女人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兩千五百四十八章廣告效應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開門,朕回家了!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九百零六章被小屁孩搶女人……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一千零八章母儀天下、艸盛上出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理想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兩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首鼠兩端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東京舊夢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堅強”外衣下的柔弱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
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七百七十章東京羊毛貴如油第七十二章劉娥背後的女人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兩千五百四十八章廣告效應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開門,朕回家了!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九百零六章被小屁孩搶女人……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一千零八章母儀天下、艸盛上出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理想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兩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首鼠兩端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東京舊夢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堅強”外衣下的柔弱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