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

倭國的防線已經向後撤離了數次,但每一次都能被大宋的弓弩打擊到,宋人非常狡猾,每當倭人後撤的時候便停下手中的動作,待他們認爲這裡安全的時候再開始新一輪的打擊。

這讓原本認爲安全並暴露在外面的倭人遭到了致命的打擊,但即便是他們後撤也沒用,宋軍的棘輪弩射程可達三百步,這對倭人來說簡直不可思議。

倭弓可憐的射程限制了他們對弩箭的想象,一個連甲士都沒有的軍隊,怎麼能想到宋人弩箭的射程?!

大宋的軍營從戰鬥開始便一直處於黑暗之中,這是最好的保護,但對於殺出重圍的石元孫來說卻並非好事,倭國人的防線突然被撕開一道口子,如同一柄黑色的利劍劃開了火紅的綢緞。

這一幕早已落在站在高處的敦良以及藤原道長眼中,敦良面露驚恐之色聲嘶力竭的對一旁的藤原道長喊。

“你不是說宋人走不脫嗎?!朕的大軍還未到,若是讓他們走脫引來宋人天軍該如何是好?”

“怎麼?!陛下以爲這些人走不脫宋人大軍便不會來了嗎?”

藤原道長望向敦良天皇的眼神中帶着一絲揶揄和嘲諷,眼前的這位天皇是他見過最膽小的人,大和民族的男人從不畏懼死亡!

瞧見敦良臉上的驚恐,藤原道長嘆息一聲道:“整個平安京的城牆上駐守了大量的士兵,即便宋人突破眼前的包圍又如何?”

他的話終於讓敦良放下心來,他已經被宋軍強大的攻勢嚇壞了,眼前如人間煉獄般的恐怖場景讓他顫抖,而自己的軍隊已經不斷向後撤,慘叫聲不絕於耳,每一下都像是在敲打自己的心臟。

原本的敦良不止於此,畢竟是倭國的天皇,穩重的氣度還是有的,只不過眼前的一切顛覆了他的認知,可以說他被嚇破了膽。

而一旁的藤原道長卻不似他那般悲觀,在他看來倭國是以一國之力抗衡大宋的三萬之兵,他還不知蔡伯希到來了兩萬大軍,但就算知道他也不會在乎,他自認爲自己是個極爲堅定地武士……

在藤原道長的認知中,即便是強盛如大唐王朝也沒有對倭國的本土動手,更別說現在還未真正一統華夏的大宋了,眼下只要大宋敢對倭國用兵,那他必將聯合遼人給予大宋致命一擊!

即便是輸了又如何?以大宋之遠根本就沒辦法長期控制倭國,即便是在倭國駐軍又如何,那也需要大量的糧食才行,大宋怎麼可能每日派遣船隻遠渡重洋的前來送糧?

藤原道長微微一笑,在他看來倭國有的時間與能力和大宋周旋,因爲這裡是他們的土地!

自己慫恿天皇對大宋出手,先剿滅這五千人的平安京駐軍,之後便是調集倭國所有的力量進攻石見守軍,去去三萬人而已,能翻起多大的風浪?!

倭國若是一致對外,把所有的力量集中起來,最少能集結不下十萬正規軍,而那些臨時從民間抽調的壯丁民兵也可達數十萬之衆,這是數倍,數十倍與宋軍的數量,怎麼可能輸掉戰爭?

當敦良認真分析了藤原道長的提議後決定採納,這是攸關天皇萬世一系的大事,爲了保持血統的純真,有的時候甚至不惜以族中親屬通婚爲解決之道,如果萬不得已之下,自己的女兒繼承了天皇之位,她就必須要與族中男子通婚,但若是嫁給了大宋皇帝,那結果就不同了!

在敦良固執的心中,血脈的純潔高於一切,即便是倭國滅亡了,也要延續天皇萬世一系的血脈,絕不能讓他受到玷污!

更何況若是被大宋扶持起來的女天皇當政,以後的倭國會變成什麼樣子?大宋會不會翻臉,會不會利用強大的力量霸佔倭國?這也是一根插在敦良心中的利刺。

藤原道長是個非常出色的演說家,他的觀點很快得到了天皇在內許多倭國氏族的支持,並且在暗中早有來往預謀起來。

與外部矛盾比起來,內部矛盾往往會在突然之間變得不重要,倭人在團結方面卻是超越了其他民族,外部矛盾越是強大,他們的內部矛盾便越小。

並且他們固執的認爲傳統必須延續,他們願意生活在自己的傳統之中,這是他們的根,無論如何也不能改變,即便是大宋也不行,但唯獨強大的力量除外。

敦良身爲天皇清楚倭國的歷史,若是大宋真的能戰勝倭國,那他便有可能改變倭國,當初與大唐一戰的失敗,不僅沒有使得倭國仇視大唐,反而向這個戰勝他的國家一次次的派出遣唐使,從大唐王朝學習各種領先的文化,科技,教育等等知識。

這也使得倭國從根本上開始改變,若是這次大宋的皇帝戰勝了倭國,而結果卻不似大唐那般好打發,甚至可能出現整個倭國淪陷的結果,因爲這次戰爭的地點是在倭國本土之上。

作爲皇帝,考慮問題一定會從更高層面出發,眼下他之所以採納藤原道長的提議,最大的依仗並不是倭國的軍隊,而是遠在大海另一端的遼朝。

這個曾經的中原霸主把大宋王朝壓得喘不過氣,歷時太祖太宗兩代皇帝沒能徹底消除隱患,大遼就是懸在大宋頭上的一把利劍,若是大宋行差踏錯,很可能就使得這個顯赫一時的王朝成爲剎那之美的優曇花,最後消失在歷史之中。

雖然現在的大宋天子奪回了曾經應當屬於大宋的燕雲十六州,並遷都與北京以防遼人南下,但遼朝終究是遼朝,這麼多年來的強大實力不容小覷,非一代之衰便會消沉下去,宋人有句話:“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何況遼朝還沒死呢!

但敦良並不知道,自己派出向遼朝求援的信使已經被大宋攔截了下來,而攔截的人正是大宋的破浪水軍,這支水軍自從到了石見之後便開始整頓,而無聊的日子總是難過的。

於是鼠三這個駐守石見的管代便組織將士們海上操演,好巧不巧的截獲了一支匆匆忙忙趕往遼朝的大宋商船,沒錯,就是大宋商船……

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宋的“聖戰”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四百九十五章客來歐羅巴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憤怒之神的誕生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兩千兩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換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六章拜見父皇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一百四十八章東京城中的新潮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雙腳的抉擇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耶律賈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兩千四百七十一章前往神都第四百六十九章戰爭的藝術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
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宋的“聖戰”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四百九十五章客來歐羅巴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憤怒之神的誕生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兩千兩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換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六章拜見父皇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一百四十八章東京城中的新潮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雙腳的抉擇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耶律賈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兩千四百七十一章前往神都第四百六十九章戰爭的藝術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