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

戰場上的血雨腥風吹進了大宋的勤政殿,冰冷的殺意刺激着狄青和三才,兩人下意識的打了個冷顫。

趙禎平凡的身軀躺在搖椅之中彷彿蘊含了無限的力量,一場戰爭就這樣被他定下,趙禎的思維模式讓他們二人完全跟不上。

狄青愣了好一會才聲音沙啞的說道:“官家的意思是直接兵出中京道,奪取遼人的大定府?”

微微點頭算是同意狄青的說法,看着地圖上東面那條狹長的通道,趙禎眯着眼睛道:“遼人大抵是知曉了朕的計劃,以沿海東線爲目標,攻東京遼陽府以通遼東,那朕就要反其道而行之!”

猛然坐起,趙禎指着東京道沿海一線道:“例數我大宋之北伐,無不以南往北進攻,如今我大宋佔據遼海之濱,連奪數座城池,以奪下中京道十之三四,若是揮師西進,前有大定府,澤州,北安州等遼朝重鎮,後有我大宋灤河城在側待援,如此豈不事半功倍?”

狄青看着地圖皺眉良久,隨着趙禎的話,他的眉頭也越來越鬆動眼中的光芒開始出現,轉生望向趙禎道:“官家,若是還如此,不僅能解劉振武烈軍之圍,亦能聯合武衛之兵北進!”

趙禎微微點頭:“沒錯,既然識破了朕的計策,那就當劍走偏鋒,遼人絕不會想到朕的大軍捨棄北進遼陽府的機會,轉道直趨大定府,一旦奪下大定府,中京道便入朕之彀中!”

趙禎說完便一拳砸在了輿圖的中京大定府上,也算是定下了這場臨時計劃的最終目標,狄青知道從現在開始,大宋便不再用兵遼陽府了。

戰場上的局勢便是如此的瞬息萬變,趙禎準備再詳細的計劃也趕不上局勢的變化,他怎麼也想不到,到底是遼朝的哪位高人識破了他的聲東擊西,讓他不得已做出“噗南幣”的方案來。

楊懷玉率領的背嵬軍和踏白軍可爲先鋒,以最快的速度趕往大灤河馳援劉振,既然遼人敢以二十萬精銳圍剿武烈軍,那在大定府之中必有十萬守軍防護,而剩下的二十萬在什麼地方趙禎不知,但一定不再中京道中,否則早已對東線宋軍阻截,也不會眼睜睜的看着數坐州府城池被大宋拿下。

趙禎推測說不定那二十萬大軍就在東京遼陽府附近,待大宋攻取東京之時,裡應外合給予大宋痛擊。

知道是陷阱,傻子纔會往裡跳,不如引兵奪取中京大定府,只要拿下大定府,便是般遼人的控制範圍往北進一步壓縮,中京道的土地雖然不似燕雲一般肥沃,但也是有着大量的良田和草場,農耕放牧都是極好的。

在這個時代,土地就是資源,就是一切的基礎,雖然大宋的商業提供了大量的財富,可這些都是要建立在有人有地的基礎上。

土地依舊是一個王朝富裕的象徵,若是能奪取中京道,大宋不光土地面積增加,各種資源也會增加,簡直就如同收復燕雲一般!

狄青再次離開勤政殿,此時他心中的震驚還沒有平息,大國用兵無不是頗費周章,官家突然揮師西進,打亂了原先的所有計劃,中京道的兵力部署也需要再次調整,自己要趕快回到樞密院把計劃擬好才行。

今天他算是大吃一驚了,尤其是對官家羚羊掛角般不可琢磨的想法大吃一驚,沒想到一副僵局就在官家的三言兩語之下被破解,而且還是如此的輕鬆,這份捷才便是一般人所沒有的。

其實趙禎也是急中生智,待狄青走後,他便看着輿圖發呆,喃喃自語:“朕怎麼這麼聰明?揮師西京,奪取中京道,嘿嘿…………怎麼想出來的?!莫不是真的是老天眷顧。”

“三才,宣三司使,三司副使,包拯蔡伯俙覲見,朕要問他們要錢了!”

每當看到官家這個笑容,三才便知道,三司又要開始哭窮了,尤其是蔡伯俙,這個鐵公雞仗着和官家親近,總是撒潑打滾,無所不用其極,但最後都要被官家榨出一身的油來!

果不其然,當包拯和蔡伯俙出現在勤政殿外的時候,三才便瞧見了老包滿臉的冷峻,而蔡伯俙在一旁眼睛亂轉,一甩拂塵,三才笑眯眯的說道:“兩位計相這麼快便來了?快快進殿,官家等你們多時了。”

蔡伯俙諂笑着上前,拉着三才的手死活不撒開:“大官,您倒是和我說說,官家此次宣召我等所爲何事?”

三才瞥了他一眼,伸手在蔡伯俙的臉上捏了捏:“最近不見你,沒想到北道口一趟下來你沒消瘦,反倒是發福不少了。官家宣召三司長官能爲什麼事?當然是國事!”

知道從三才嘴中套不出什麼話來,蔡伯俙悻悻然的鬆手,拉了一下包拯的胳膊道:“待會官家若是要錢,便說沒有,要命倒是有一條。”

包拯甩開蔡伯俙手道:“老夫自然知曉!”

三才翻了給白眼,這兩人一點也不避諱,當着自己的面說這些,不就是想讓自己先一步給官家捎個話嗎?我還偏不!

於是三才便死死的站在原地一步都不挪,彷彿是看着天空中的雲彩睡着了,而蔡伯俙眼巴巴的看着他,兩眼都酸了還不見其動作便知道三才不會幫忙。

無奈的嘆息一聲:“和官家帶在一起久了,什麼人都是一顆七竅玲瓏的心啊!”說完便拉着包拯進殿,留下三才一人站在原地不屑的撇嘴,雖然說的不好聽,但道理卻是極好的,誰和官家在一起待得久了都有長進嘞!

見兩人進了勤政殿,三才緩步跟上,站在外殿之中偷看,他倒是想瞧瞧蔡伯俙這次打算以什麼藉口在官家面前哭窮,剛剛他可是聽到了,他和包拯這次打算一毛不拔,連命都不要了。

可誰知三才聽見的卻是蔡伯俙的奏報:“啓稟官家,我大宋國庫存餘交子八千五百萬貫,已經劃撥各州府用度包括農桑,道路,水利,河防,灌溉渠等等一共摺合交子三千萬貫。

此次北伐有商賈贊助八百萬貫,三司並未出錢,樞密院索要軍械,甲冑,兵器,箭簇等等摺合交子一千萬貫。格物院,軍武院所需用度,摺合交子二百萬貫,官員俸祿,宗室俸銀,將門撫卹等等摺合交子…………”

趙禎被氣樂了,指着蔡伯俙道:“你就說現在國庫還有多少錢財便可!哪來的那麼多廢話!”

“陛下此言差矣,爲君者,當知國事,爲臣着,當奏報君王,蔡副使無錯矣!”

包拯在一旁沉着冷靜的開口,着實給蔡伯俙一個老大的安慰,但接下來的話卻讓蔡伯俙和三才差點咬掉舌頭:“陛下,國庫之存餘完全足夠陛下用兵,不知陛下索要幾何?”

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將換新天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龐然闕影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二百三十八章綠車旄節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
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將換新天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龐然闕影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二百三十八章綠車旄節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