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

趙昀的種種行爲都是在爲他的方丈洲發展積蓄力量,說實話相比之下趙旭反而有些羨慕這個遠在海外的弟弟,雖然他的一切在母后口中都是在大宋最荒蠻的土地上拓荒。

但母后口中的一切在趙旭看來卻是自己嚮往的,趙昀能自己發佈政令,制定律法,處理政治,完全的放手治理,還沒有朝臣的掣肘,這是多麼幸福的事?

更有一點,沒有負擔,即便是方丈洲經營的不好,他趙昀拍拍屁股回來便是,到時間他還是大宋的楚王殿下,依舊地位尊崇,依舊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可到了自己頭上就不一樣,自己是大宋的未來國君,每日,每時,每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小心處理政事,便是有一天登上帝位,在這世間最高的權利之下豈能不膽戰心驚?

有朝臣在,有史官在,有百姓在,每個人都會給自己評價,雖然這種評價不會宣之於口,但背後別人會如何評價?史書會如何評價?

想到這些趙旭便愈發開始羨慕趙昀了,最少他沒有任何負擔,不像自己還沒繼承皇帝位就開始謹小慎微了。

“朔望,大朝!”

隨着內侍的高聲唱諾,趙旭的思緒被打斷,深吸一口氣,微微苦笑一下,他知道自己“重負”的一天又開始了,邁步走上宮階,他是太子,屬臣子之首,帶領百官第一個進殿。

但從這一刻開始,他要收起自己的擔憂,變成一個值得信任的人,因爲他要給朝臣和父皇一種從容不迫的感覺,也要給自己以自信,相信自己在不斷的學習之中能夠勝任現在以及將來的位置。

身後的百官並沒有看出趙旭的異樣,一丁點也沒有………………

趙禎一身華麗的朝服坐在御座之上,在趙旭的帶領下,文武百官上前拜謁:“參見陛下!”

隨着趙禎的擡手,三才在邊上唱諾道:“衆卿平身!”

三才唱諾完畢後,乾宇殿的大門被緩緩關上,從此時此刻開始,大宋的正朔大朝會開始了,因爲討論的都是國家機密和未來的規劃政策等等,閒雜人等非召不得入殿。

殿內的消息也不得隨意散播出去,這是趙禎定下的規矩,爲的就是讓朝堂之中的官員明白朝會的重要性,畢竟就算是如此要把朝堂之上的事情泄露出去也不是很難。

畢竟乾宇殿中的朝臣數量便有近百人之多,即便是禁絕內外又有何用?但是卻能給朝中官員一種震懾,讓他們明白現在所討論的都是國家大事,不得輕易泄漏。

“啓奏官家,上京路呼倫貝爾城,上京城奏請陛下重劃路治,上京路襲承契丹上京道舊制,然契丹之上京道地廣人稀,城池寥寥,今下我大宋上京路地域廣闊,百姓遷徙不斷,城池衆多,一路之地爲我大宋最甚,還請陛下劃分路治,便利朝廷調度,以安民心!”

范仲淹的上奏合理合儀,趙禎自然點頭應允,這早就在他的腦海之中盤桓很久,大宋直接把契丹的上京道改爲上京路,但上京道畢竟太過遼闊,幾乎包涵了後世整個外蒙古以及一些內蒙古的土地。

地廣人稀便罷了,可大宋爲了加強對草原的管理,在上京路不斷的建設城池,數量與日俱增,而百姓遷徙也是越來越多,如此環境之下再用簡單粗暴的方法管理,難免會出現問題。

把一路之地劃分爲兩路這在大宋不是沒有先例,國朝之初廣南路還是存在的,但後來就是因爲人口增加和城池增加,所以才被劃分爲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於是廣東和廣西便出現了,這也是後世兩廣的由來。

現在上京路的劃分也太過廣闊,做好的辦法就是仿照廣南路,把上京路劃分爲倆個路治,如此便可方便朝廷的管理,和派遣官員管轄。

而對於上京路的劃分,趙禎已經想到了一個辦法,點頭道:“准奏,上京路之差別在於上京城之南北,以地域劃分頗爲妥當不易惹各族之非議。”

趙禎說完便瞧見臣子眼巴巴的望着自己,顯然這是在等自己賜名,對於這些被皇帝親征而來的土地,最有命名權的人就是皇帝了。

趙禎想了想道:“呼倫貝爾城之南的土地依舊保留上京路治,呼倫貝爾城之北,直至粘八葛部改爲西北路,以此分治!”

這樣的劃分其實最爲合理,上京城和呼倫貝爾城都是可以擔任路治的所在。

草原上問題便算是解決了,趙禎當年定下的政策非常有用,草原上的城池建設很快,經濟也愈發的開始繁榮起來,因爲環境的穩定和大宋朝廷的統一管理,各部的所謂自治已經名存實亡。

他們都盼着大宋接管他們的本族事物,如此一來也能更好的發展部族,畢竟看着呼倫貝爾城以及塔塔爾部的人成爲草原上最富裕的人,其他部族也是心有不甘。

傻子都能看出投靠大宋的好處,無論是經濟還是教育或是補貼等等地方都要比別的部族高出很多。

原本的自治存在着許多不公,這些不公各部的百姓當然能看得出來,而被大宋管理卻完全不同,一切皆有法度,即便是大宋的官員也是依照辦事,不存偏袒。

原本的部族權貴在這裡討不到好處,當地官員若是敢偏袒,監察司便會讓他們知道什麼叫絕望,幾乎所有的官員都害怕監察司尋到他們的錯處,一旦查到,必然沒有出頭之日。

在范仲淹的上奏之後,各本部開始奏報對草原的政事處理,戶部統計了草原上各部的人口,在上呈趙禎之後,趙禎便讓他們再轉交一份給中樞院。

中樞院要負責新的路治劃分,以及需要吏部的配合挑選路治的官員。

同樣的三司也是如此,在奏報趙禎草原的賦稅之後,也把奏疏整理一份送交中樞院,中樞院看似被削減了權利,但在皇帝之下,朝堂之中的執行力卻是依舊存在。

對於趙禎來說這就是他要看到的中樞。

叮噹…………咚…………清脆後緊接着一聲稍顯沉悶的鐘聲想起,這是乾宇殿中的特殊響鈴,

鈴聲響起的時候,就代表着殿外有人求見,並且是十萬火急的事情,內侍通傳已經不能解決問題。

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遠遁的塞爾柱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亂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兩千零八十三章神秘的商人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七百九十五章李元昊的自信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
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遠遁的塞爾柱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亂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兩千零八十三章神秘的商人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七百九十五章李元昊的自信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