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

吳萬全爲何要這麼做?他是故意爲之,約束軍隊?壓制軍中將士的戰意?這根本就不是他平日裡的作風,若是換做之前的他,早已率軍殺入天竺,衝殺當地敢於挑釁反抗大宋的軍隊,給朝廷佔領更大的疆土了。

他之所以這麼做爲的是不犯錯,也爲的是等待朝廷的反映,他相信天竺人必然會採取報復,而他們的報復一來便是大宋的機會。

將士們的戰意被壓制當然是好事,只有如此才能逼得他們在釋放的時候不遺餘力,全力以赴!

吳萬全在等,在等這個原本不算大的衝突變成大事,變成一個足以把天竺和大宋攪在一起,進入戰爭狀態的大事,到那個時候,大宋出兵天竺理所當然。

於是吳萬全便和雲南路的軍政長官轉運使劉俊合議,以金牌急腳遞傳遞消息與御前,請求聖意示下,再做打算。

大殿之中,文武百官們沒有話說,他們都被天竺的這套荒謬的邏輯給“震驚”了,他們沒想到天竺人的思路如此“清奇”能把侵佔他國領土說的如此理直氣壯。

這簡直就是強盜行徑,好比一個大戶人家,讓自己的家僕,佃戶去開墾別人家的土地,然後據爲己有,別人找上門的時候,把自己摘個乾淨,把所有問題都推給家僕佃戶身上,你有本事去找他們要去,反正土地我是不會還給你的…………

趙禎心中只想到一句話:“無恥,無恥至極。”但同樣還有一句話:“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天竺這就是不要臉了,也確實無敵了,只不過這種無敵是自認爲的無敵。

這就有些可笑了,天竺人不是膽大,而是狗膽包天,大宋已經對它進行了封鎖,但誰知道天竺人非但沒有老老實實的在自己的土地上呆着,反而向大宋發起挑釁。

大宋的朝臣們當然吃驚,當然驚訝,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一個跳樑小醜現在正大光明的站在大宋面前挑釁,猶如一個要伸腿絆倒大象的螞蟻讓人一時間笑不出來。

朝臣們不說話,趙禎在稍稍的驚訝之後便平靜了,對於他來說天竺人的所作所爲並沒有什麼好奇怪的,他見得太多,後世這個奇葩的國家做出許多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跟眼下的這一情況相比,也差不到哪去。

看來並不是後世的天竺奇葩,而是從千百年前就是如此,不講道理和荒謬已經成爲了他們的習慣。

這也難怪,高高在上的統治者都是高種姓,他們自認爲自己“天生高貴”從出生開始就被別人侍奉,永遠都站在高處,所以他們已經習慣了這種邏輯。

同時趙禎也瞭解吳萬全的所作所爲,顯然這個吳鐵膽是要向朝廷,向自己請命,在這個時候反而約束軍隊是在幹嘛?不就是在蓄力待擊嗎?

趙禎對殿中單膝跪地的遞役揮了揮手:“帶他下去休息,朕知曉了。”

待他離開之後,殿中的朝臣們也回過神來,殿中的安靜也被打破,朝臣們討論着天竺的無恥,這種荒謬的邏輯真是讓人又氣又恨又想笑。

“無禮!狂妄!”

趙禎聽到最多的詞語便是這兩個,並且武官已經出班請纓,願意爲大宋而戰,出征討伐天竺之大不敬,教訓天竺小人。

眼下軍心可用,眼下天竺人自己給自己挖坑,趙禎正發愁怎麼教訓天竺呢!

趙禎在心中默唸老天待自己不薄,給大宋和自己送來如此好的機會,無論這是不是波羅王朝的意思都無關緊要,趙禎知道肯定不會是那耶波羅的意思,但現在主動權在大宋的手中。

大宋說是波羅王朝發動戰爭,那就是波羅王朝的鍋。

在此之前,三司的商貿司已經發現了天竺的商賈出現在塞爾柱王朝的事實,並且第一時間上奏中樞,上奏趙禎,對這件事趙禎並沒有在意,在意也沒有辦法,顯然這倆個依靠大宋的王朝有着自己的打算。

塞爾柱人幫助天竺人在趙禎的意料之中,畢竟塞爾柱也不希望看到大宋一家獨大沒有任何威脅,現在唯一和大宋能產生利益衝突的也只有塞爾柱王朝了。

兩國之間曾經有過摩擦,甚至差點爆發了大規模的戰爭,最後趙禎是依靠大宋的強大國力威脅塞爾柱,使得它妥協下去,同時也以戰爭的手段讓塞爾柱人看到了大宋軍力。

黑汗的覆滅就是最好的展示,是大宋對塞爾柱,對圖格魯克的致命一擊。

當然從商貿司傳來的消息以及黑手從塞爾柱收集到的消息看,天竺人和塞爾柱之間的秘密貿易還沒有公開,顯然是忌憚大宋對塞爾柱的報復。

並且趙禎從這交易之中看到的是塞爾柱在利用自己高價的位置不斷壓榨天竺人。

這些事情天竺人自己不會不知道,現在的他們應該後悔和大宋鬧翻,也後悔對大宋商賈下手了,只不過一切都已經太晚,後悔並不能解決天竺的問題。

天竺的經濟瞬間從繁榮下降到了蕭條,這也是爲何會出現邊境摩擦的主要原因,因爲天竺的產出只能依靠土地,土地對他們來說更爲重要。

在朝堂之上趙禎並沒喲再提及雲南路邊患之事,也沒有提及大宋與天竺之間的摩擦問題,而是正常的進行正朔大朝會,彷彿從來沒有被打斷,也沒有被影響。

但朝臣們能夠感覺到官家的心情非但沒有失落,反而非常好,對改制之後的六部褒獎頗多,對中樞院的三省以及三司,參謀兵事院的誇獎也很多。

“劉渙還沒傳來消息嗎?他應該已經到了青唐,角廝羅的消息也沒有嗎?”

歐陽修忘了一眼邊上的蘇洵,緩緩出班道:“啓奏官家,現在劉正使怕是纔剛剛抵達角廝羅不久,便是有消息了大抵還在路上。”

趙禎點了點頭:“諸位對吐蕃之事如何看?”

“臣以爲當保持眼下之勢,不予馳援角廝羅,相反應該給吐蕃諸部提供消息,甚至是援助,讓他們和角廝羅之間互相攻伐!”

從文官隊伍中走出一人,說出了令人吃驚的話,使得乾宇殿再次陷入安靜,衆人望去此人乃是隸屬中樞院門下省給事中陳善靜。

此人在朝中的態度一直都是過於激進的,尤其是對待吐蕃這件事,更適是強烈建議大宋在吐蕃之中插手,平衡各方力量,誰弱就扶持誰,誰強就打壓誰。

如此才能保持吐蕃的穩定,最少是對大宋沒有威脅的穩定。

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兩千四百零五章烈火焚城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二百九十章戰爭機器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馬腳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二百三十三章吐血的韓億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
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兩千四百零五章烈火焚城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二百九十章戰爭機器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馬腳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二百三十三章吐血的韓億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