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四十八章廣告效應

趙禎作爲大宋的太上皇帝,他所作出的承諾當然是要兌現的,這代表着大宋的尊嚴,也代表大宋與神聖羅馬帝國之間的“友誼”。

趙禎從來就沒有想過要拒絕幫助亨利四世,雖然大宋要利用神聖羅馬帝國之間的皇權與教權爭鬥獲得好處,可這並不影響趙禎幫助亨利四世。

事實上讓亨利四世安全的回到神聖羅馬帝國,並且開始一場爭奪皇位的旅程對大宋相當有好處。

原因就是神聖羅馬帝國實在是太混亂了,這個看似龐大強盛的帝國其實有着趙禎都不能理解的混亂,無論是思想上還是在政治上都處於一個極爲分散的時期。

這對於東方的漢家文明來說簡直是不可想象的,可就是這樣一個帝國卻存在瞭如此之久,人們也彷彿習慣了這種混亂,並且沒有打破其中的混亂。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其實就是一個強大的諸侯而已,只不過他得到了其他諸侯以及領主的承認,並且尊他爲共主,一旦發生對外戰爭,那這位皇帝的作用便發揮了出來。

大多數的諸侯國都會聽從他的調遣,即便是羅馬教廷也會爲他的出征尋找合理合法性。

在這個時候,神聖羅馬帝國終於團結起來,無論怎麼內亂,內鬥,一旦遇到外部敵人的時候,他們就會團結,這是一個極爲聰明的做法,也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現在讓亨利四世回到神聖羅馬帝國,正是讓這個處於團結狀態的帝國走向內亂的開始,也是趙禎手中最重要的一步棋。

亨利三世的死亡必會引起諸侯之間的對皇位的窺伺,事實上無論是誰在成爲一方諸侯,土皇帝之後都會對皇權產生渴望,這就是分封制的根本缺陷。

在一個強大諸侯稱帝的時候,所有人都會安安靜靜,因爲他們知道這位強大君主的實力,也願意臣服於他的強大。

現在曾經的“雄獅”已經倒下,沒有壓制的貪慾之心再次被喚醒,趙禎相信神聖羅馬帝國即將陷入諸侯混戰的場面,這些都是史書中曾經記載過的。

當然華夏的分封制同樣如此,諸侯一旦擁有兵權,稅權,地方上的政治權利,那就等同於一個小國一般,就是地方上的土皇帝。

在這種情況下,只要仔細經營數代,便會出現一方霸主,這個時候的諸侯已經有了反抗皇權的能力,“取而代之”四個字便如同魔鬼的呼喚…………

一旦神聖羅馬帝國產生這種爭奪皇權的局面,那羅馬教廷必定會參與進去,這時候誰能夠得到教廷的支持,誰就會成爲最強大的存在。

當然,在趙禎看來亨利四世是不可能得到羅馬教廷的支持,格里高利七世恨不得置他於死地,怎會去支持他?

混亂的羅馬帝國是教廷崛起的最好時機,一旦抓住必能讓教權超越皇權,成爲最高權利的存在,教廷雖然有自己的教皇國,但控制範圍並不大,若是能使教權凌駕於皇權,其結果必然是羅馬教廷取代皇權,成爲神聖羅馬帝國最強大的力量。

而在這時候,大宋的支持就會變得耐人尋味,一方面能夠得到大宋的友誼,在氣勢上壓倒其他力量,另一方面也會得到大宋的幫助,畢竟誰都知道東方宋帝國的貨物是最爲精美實用的,最重要的是宋帝國出產的兵器鎧甲,實在是太過精煉,在戰爭中必定會有壓倒性的優勢。

在尼西亞之戰中,十字軍裝備了宋帝國的秘密運輸來的投石車,這中強而有力的武器成爲破城的關鍵,而在步兵的對抗中他們卻發現,塞爾柱人居然裝備了宋帝國生產的盔甲和兵刃!

這讓他們在近距離的對抗中極爲吃虧!

士兵是在用生命戰鬥,手中的武器和身上的鎧甲是他們的一切,等同於生命一般的存在,宋帝國的武器和鎧甲讓十字軍以及背後的神聖羅馬帝國發現了問題。

若是能夠得到並裝備宋帝國的軍械,那這場戰爭必定會取得輝煌的勝利,只可惜他們並沒有。

於是乎神聖羅馬帝國便把目光放在了大宋的軍備上,想盡辦法的獲得,只可惜這些東西早已成爲塞爾柱帝國的禁運之物。

但賺錢的東西可能會被禁運嗎?!可能會被阻止嗎?

答案是否定的,神聖羅馬帝國發現,宋人從海上運貨的貨船就能把這些軍械運來,只不過從海上運來的東西都是較爲珍貴的瓷器和絲綢。

從宋人商賈的口中他們得知,軍械其實在大宋並不昂貴,只是因爲出口,所以會被收以高額的關稅,同時抵達塞爾柱之後再次被收取高額的稅收,所以纔會導致被禁運的同時,也沒有走私…………

這些情況趙禎同樣也知道,尼西亞之戰就相當於給大宋做了一次廣告宣傳,西方世界幾乎已經知曉大宋的軍備製造能力和水平。

同時也明白大宋可以向西方出口這些軍備,強大的軍備完全有左右戰場的能力。

西方人也不是傻子,他們當然知道武器裝備的重要性,但同時也會知道大宋在售賣武器給神聖羅馬帝國以及塞爾柱雙方。

但趙禎並不在意,這倆個國家乃至整個西方世界都要討好自己而不是譴責自己,否則代價將會十分慘重,甚至承受不起。

這是大宋謀求發展和地位的時機,趙禎絕不會錯過,大宋已經站在了民族之林的頂端,可趙禎依舊不會滿足,若是不能把其他文明遠遠的甩在身後,曾經的歷史並非不會重複。

這是他最擔心和恐懼的事情,曾經的歷史讓他感受到了人性的愚昧和無知,也讓他感受過被壓迫的悽慘。

小尼克走了,這個名字已經永遠的消失在了歷史中,取而代之的是勇敢的亨利四世,趙禎安排他從絲綢之路跟隨大宋的商隊前往神聖羅馬帝國,雖然會經過塞爾柱,但只要在大宋商隊的保護之下,他便不會有任何危險。

這支商隊不是尋常的商隊,而是大宋的官營商隊,全部都是由官營買賣的商號所組成,不光物資充裕,性質更加官方,而且有着不俗的戰力。

另一邊趙禎同時又下密旨,調動南海艦隊前往奇維塔韋基亞,那裡已經成爲大宋的海外飛地,受到大宋的直接管轄與控制。

一個艦隊,數十艘戰艦,其中還包括近萬人的強大戰力,但趙禎不會把他們給亨利四世,而是準備見機行事,安插一支強大的力量在那裡。

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兩千二百三十五章帝國資本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三百九十六章殺戮時間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兩千五百八十九章“聖城”之殤(上)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趙禎的昭勳閣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請假!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五百二十六章賀蘭山下的大火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開門,朕回家了!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兩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親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九百二十九章煌煌京城災民現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一千零三十六章行走的軍功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二百四十章熊貓,美人與陌刀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
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兩千二百三十五章帝國資本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三百九十六章殺戮時間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兩千五百八十九章“聖城”之殤(上)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趙禎的昭勳閣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請假!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五百二十六章賀蘭山下的大火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開門,朕回家了!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兩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親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九百二十九章煌煌京城災民現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一千零三十六章行走的軍功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二百四十章熊貓,美人與陌刀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