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

耶律宗政已經徹底失望,沒想到大宋已經拋棄了原有的迂腐,變得如此精明起來,其實大宋朝堂的風氣之所以改變大多是因爲商品經濟對大宋的影響。

原先大宋的價值觀是建立在官本位的基礎上,可自從趙禎親政之後便愈加的重視商業發展,對待商人的政策也越來越優厚,商賈的兒子可以參加科舉,甚至可以就讀於軍武院這樣的軍校。

文武百官與商人的聯繫越來越密切,就連政事有得時候也需要充滿銅臭的商賈幫助,稅收,查賬,義舉,甚至連軍餉也要從商賈處週轉。

地方官吏則更是需要商賈,經濟建設和百姓的生活水平就是他們的年終勘磨,趙禎改變了對地方官吏的勘磨製度,主要以地方百姓的生活標準爲考量。

隨着商品經濟的發展,商人依然堅持着誠信爲本分,可官員卻越來越偏離士大夫的準則,這是在所難免的事情,畢竟商人以誠立身,這樣他才能越做越大,而官員在商人的身上學到的卻是各種手段。

這很不好,就如現在的朝堂,迂腐也是硬幣的一面,他的反面就是堅持與執着,魯宗道是這樣,包拯也是如此。

班師回朝的包拯謝絕了趙禎的所有賞賜,只拿了他這個監軍應該得的東西,而對將士們的軍功卻是一點也沒有貪沒,這便是他在本心上的堅持,趙禎爲此在朝臣面前大肆誇獎了他。

可包拯的回答卻讓所有人出乎意料:“臣本監軍,躬親與王事,實乃天地至理,擔不起官家的誇獎。”

頓時場面尷尬起來,也讓魯宗道的上疏更加頻繁了些,事情有好就有壞,風氣變化的朝堂雖然變的更加自私,可這種自私體現在國家的利益上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如耶律宗政的計劃落空。

朝臣們不希望幫助遼朝,他們從動盪的遼朝中看到了對大宋有利的一面。

直道耶律宗願離開也沒人站出來爲他說話,包拯被同僚死死的拉住,而魯宗道卻是在趙禎的眼神下緊緊的閉上了嘴。

趙禎微微嘆息,人世間的所有事情本就沒有十全十美的,但現在的大宋確實國力強盛,官員們的風氣變化也只是在遼朝使臣面前,他們身上獨有的風骨依然還在。

這是最讓趙禎放心的事情,畢竟對浸透儒家思想的士大夫來說,煌煌史書對他們的評價才更重要,趙禎派去各州府的監察巡官可不是擺設,他們都是魯宗道一手調教出來的貧寒子弟,自幼便學習儒家經典,正直的就像是和魯宗道從一個模子裡刻出來一樣。

連趙禎見到他們都覺得不舒服,身上一板一眼的規矩太重。

可就是他們從州府官員中揪出一大批貪贓枉法,魚肉百姓的昏官,趙禎不得不重用他們,這是魯宗道從一開始就計劃好的陽謀。

他要讓大宋離不開這些正直敢言之輩,並且要讓這一制度從趙禎開始形成祖宗之法並在大宋長長久久的留存下去。

趙禎有時都在想,這算不算是開檢察院的先河?

隨着趙禎的思慮飄遠,耶律宗政邁着沉重的腳步緩緩離開,他在心中期望着趙禎會叫住他,只可惜期望往往是徒勞的,他發現趙禎這位仁德無雙的君主只會把他的仁慈展示給大宋的臣民,而對於自己這樣的外臣多一分都是吝嗇。

步履蹣跚的耶律宗政在文武百官的注視下緩緩離開,但他的低語許多人都聽得見:“果然與真宗皇帝相差甚遠……”

衆人沒有戳破,只不過王曾的身體微微顫抖,而丁謂則是輕哼一聲。

待耶律宗政走遠,趙禎才緩緩開口道:“此處以無外臣,諸位卿家有何感慨不妨說說,朕洗耳恭聽。”

王曾出班道:“起奏陛下,雖遼朝大行皇帝遺詔丟失,可在禮法上依然當尊齊天太后爲正統……”

“王相公言之有理,此乃禮法綱常我大宋不能有失,請陛下速做決斷!”

魯宗道也跟着出班附和王曾的話,終於有一個重臣肯站出來了,他魯宗道已經憋了半天,在他看來承認以及維護遼朝的皇權就是在維護大宋的,畢竟遼朝是大宋承認的北朝。

趙禎無奈的說道:“此時遼朝沒有遺詔示人,朕豈能插手,但朕已經照會過遼朝使節萬萬保護好齊天太后。”

聽官家這麼一說,朝臣們微微一驚,官家的話已經說的很明白了,他以在暗中相助蕭菩薩哥,在遼朝沒有公佈遺詔的情況下這麼做已經是很難得。

衆人微微點頭齊聲讚道:“陛下聖明!”

趙禎暗自苦笑,聖明?要是自己真的聖明就應該支持夏竦和蔡伯俙的計劃,而不是權當作不知情,這小子和夏竦還真是什麼都敢做!

即便是在千里之外,可趙禎對夏竦的小動作依然是瞭若指掌,宋小乙的黑手和蔡記本就是你中有我的,即便自己想不知道也不可能,堂堂大宋的駙馬和參知政事居然暗中資助皇太妃蕭耨斤攝政專權,這要是傳出去,即便是兩人把罪責扛下,他趙禎也臉面難看。

但已經進行到這種時候,趙禎只能祈禱他二人的計劃不要被發現。

袖子裡的密信被趙禎捏的緊緊,這東西回宮後一定要銷燬,絕不能留下證據,一切的一切只能讓夏竦和蔡伯俙兩人處理,即便是成功也不能宣告天下,這就是密諜的悲哀。

但趙禎自己是知道這兩人的所作所爲,如果夏竦和蔡伯俙的計劃成功了也不會虧待二人,現在趙禎的氣憤是因爲蔡伯俙不聽自己的話。

當初曾經無數次的警告過他,夏竦雖爲能臣,可手段過於狠烈,這小子就是不聽,這下好了自己深陷其中,等他回來定要讓趙妙元好好收拾他!

遠在遼朝的蔡伯俙狠狠的打了兩個噴嚏,惹得夏竦微微詫異:“蔡家小子你穿的可比老夫厚實的多,怎麼反而打起噴嚏來了,莫不是傷寒之症?”

蔡伯俙莫名其妙的搖頭並向南面望了一眼道:“沒甚的事情,只覺得鼻子癢癢,莫不是東京城中有人說我壞話……”

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九百四十九章皇帝的格物致知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五章初入東宮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首鼠兩端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七百七十章東京羊毛貴如油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兩千零一十八章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曲女城大火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狽爲奸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四十三章希望學園第兩千三百五十一章“誘餌”第二百五十六章皇帝大婚(下)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掉進深淵的人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三百九十一章死得其所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二百三十九章名臣一鍋端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慫了的蘇軾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兩千五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
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九百四十九章皇帝的格物致知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五章初入東宮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首鼠兩端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七百七十章東京羊毛貴如油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兩千零一十八章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曲女城大火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狽爲奸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四十三章希望學園第兩千三百五十一章“誘餌”第二百五十六章皇帝大婚(下)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掉進深淵的人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三百九十一章死得其所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二百三十九章名臣一鍋端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慫了的蘇軾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兩千五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