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

大宋雖然不是人人都接種牛痘,可對牛痘的研究卻非常完善,經驗也是非常豐富的,因爲趙禎對牛痘的關注從未有一日放棄過,只要帝王重視,便會有人重視,牛痘的研究在緩慢之中進行,但這麼長的時間積攢下來,也不是個簡單的數量累加而已。

王唯一對種世衡耐心的解釋:“已經感染痘疫的人在及時接種之後可發,痘疫有一個蟄伏時間,約爲十二至十五天,故在接觸病人後的第二日即接種牛痘,痘疫可不發,三至七日後接種也多可不發,八至十日後接種可減輕,十日後接種則完全無用。”

種世衡驚道:“這麼說來城外的人…………”

王唯一嘆道:“城外的人多要看他們的造化了,咱們根本就沒有足夠的痘苗,即便是有也沒時間趕在十日之內全數接種完!”

只要有辦法便是好事,種世衡咬牙道:“有多少種多少,能種多少人種多少人!最少要把咱們大宋的商賈和百姓都種上,接着便是遼朝的漢家百姓,最後是遼人!”

王唯一點了點頭:“也只能這樣,不過牛痘這東西生的也快,若是時間足夠,三五萬人沒有大礙!”

種世衡看着城外的亂象深以爲然的說道:“時間比什麼都寶貴,現在某就安排人撤走灤河城的百姓,統計軍中已經種痘之人,接下來便要勞煩王院正了!”

“不敢不從!”

他們兩人不知道,這番在城牆上的對話便註定了一場義舉,也爲大宋,爲趙禎謀得了天下美談和仁義之名。

灤河城中的百姓並不多,尤其是變作一個半軍城之後,城中的也多是軍屬,並不用擔心遷移的問題,傳令兵早已挨家挨戶的通知過,並且有軍中的馬車相送,這樣一來速度便快了許多。

待到天黑之前,城中幾乎已經沒有尋常的百姓了,而士兵也都駐紮在了特殊的區域,周圍撒上了石灰,王唯一帶來的醫者自然是都接種過牛痘的,不怕感染痘疫,軍中的將士接種過牛痘的也都統計集合和起來,越有三萬五千餘人。

這個數字着實讓王唯一和種世衡大吃一驚,沒想到有這麼多人都接種過牛痘,後來才發現,這些人都是剛滿十八歲左右的新兵。

他們正好在出生後不久便趕上了大宋的牛痘接種,王唯一恍然大悟,那一年大宋剛剛開始種植牛痘,不少人聽說這東西能防治痘疫,便都給自己的孩子種下了。

但現在想來也是一種心酸,十餘年的時間,牛痘種植還未普及,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和無奈。

人不欺病,病不欺人啊!

這些種植牛痘的將士便是最好的解釋,剩下的一萬餘人便簡單了,數量不是很大,而接種牛痘也並非什麼難事,只要一個手腳並不笨拙的人很快便能學會。

當天深夜,灤河城便是不眠之夜,接種過牛痘的將士以百人爲隊開始學習種痘,最先練手的便是宋軍中那一萬餘沒有接種過牛痘的人,一夜之間便已經接種大半,雖然伴有過敏和後遺症,但卻沒有一人致死。

王唯一還帶來了大量的藥材,都是從三司支取錢財,從大宋藥商的手中購買的,可以說完全足夠使用,而且明日之後還有源源不斷的藥材運來,種世衡飛鴿傳書向朝廷做了稟報,並把他和王唯一討論的想法盡數寫在其上。

數千人打着火把拎着木桶從大車中裝滿石灰,他們的任務是在一夜的時間裡爲整個灤河城撒上石灰,後半夜的時候一場罕見的冬雨出現了,只下了一小會,卻讓王唯一大笑着在城樓上嘶吼:“天佑大宋!”

石灰遇水升溫,殺菌消毒的效果更好!

待第二天天明,難得的出現太陽但天氣愈發的寒冷了,石灰水的發熱完全不能和大自然的降溫相比,這種寒冷也是一種對抗痘疫的有效辦法。

已經安靜了許久的灤河城第一次出現了數萬將士,他們站在城門上齊聲大吼:“大宋天子憐憫世人,不忍百姓受苦,城外之人若有兵刃盡棄於道,可視爲民,否則就地格殺!”

這話重複三遍之後城外沸騰了,而接下來將士們又齊聲大喝:“進城者以大宋百姓商賈爲先,而後漢家百姓相隨,契丹人最後,若是有異,皆不得進城!亂,擾,呼,鬧者就地格殺!老弱,婦孺在前,身強體健者在後!”

再次重複三遍之後,城牆上便涌出無數的弓弩,尖銳的箭矢在陽光下閃爍着寒芒,巨大的八牛弩以扇型排列在城門的內側,手持棘輪弩的將士更是一刻不敢鬆懈。

城外早已不是人待的地方,一道城牆對城外的人來說簡直就是生死之別,無論是什麼人都把帶着的兵刃扔在了路上,若是捨不得,邊上的人會毫不客氣的“幫你”。

你自己尋死可以,但卻不能連累不想死的人。城門上一直有將士在大喊,命令城外的人整隊入城,若是他們看不見排成長龍的隊伍,城門就不會打開。

這是關係到多有人的生死,沒人敢懈怠,若是有人不尊灤河城將士的號令,其他想活命的人便不會客氣,甚至有人自覺的排隊,即便是契丹人也不會對入城的先後有所不滿,相比在城外死去,進城晚一點多少還有些機會。

在太陽快到中天的時候,閉關許久的灤河城終於打開了,人羣打算蜂擁而入,但卻被手持巨盾手握橫刀的士兵給擋住,有幾個迫不及待的大宋漢子擠開了老人和婦孺,被城門口武裝到牙齒的禁軍砍成了碎肉…………

自此再也沒人敢亂來,那碎肉就在城門邊上放着以儆效尤,雖然手段激烈,但效果卻非常好,這時候,兵刃遠比嘴巴好說話。

而那些敢高聲喧譁的人則被大宋的將士從人羣中拉出,無論是什麼人都被狗一樣丟在城邊的巨大牢籠裡,任其呼喊沒人理睬,痛哭流涕者,跪地求饒者成爲之後人的警示。

有些人扮作女裝被抓出,自然也是在牢籠裡呆着,灤河城中最不缺的便是這巨大的圓木製作的牢籠,原本能在婦孺之後進城的大宋富商,就是爲了提前進城和妻妾混在一起,就被關了起來,大宋的將士沒有因爲他的身份和錢財而產生一點猶豫。

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一千二百九十章遼朝變天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九百零三章遼朝忍不住了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二百五十章皇帝的朋友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九百七十二章來自遼朝的冤大頭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兩千四百七十八章東方戰旗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趙禎的百分之九十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七百八十五章最毒婦人心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
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一千二百九十章遼朝變天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九百零三章遼朝忍不住了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二百五十章皇帝的朋友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九百七十二章來自遼朝的冤大頭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兩千四百七十八章東方戰旗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趙禎的百分之九十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七百八十五章最毒婦人心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