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假戲成真

謊言要想讓人相信必須七分正三分假,霍老七的話看似無意中的透露給王掌櫃留下了無限的遐想,當初後唐末帝李從珂懷抱傳國玉璽登西京洛陽城中的玄武樓縱火自封,從此傳國玉璽下落不明。

這些都是衆所周知的,可現在霍老七說有人在西京玄武樓的廢墟中挖出了傳國玉璽,這就讓人自動腦補起來,剛剛的漢子也說手中拿的是傳國玉璽,王掌櫃單純的認爲霍老七和那漢子不可能認識,兩人都說傳國璽現世,說不定還真有其事!

樊樓中的人已經炸開了鍋,低聲的討論着有關傳國玉璽的事情,大宋官家做了幾十年的“白板皇帝”,現在居然有傳國璽的消息,這對百姓來說是件大事情。

“聽見沒!傳國璽現世,這是說明官家是真命天子嘞!”一位鬍子花白的老者咂了一口酒開口說道,彷彿他的話是下酒菜一般酒水被他咂的滋滋作響,但是從他身上的穿着看來也不過是個窮措大而已。

一旁身穿小吏公服的差人不屑的嗤笑一聲:“你這話說的,只不過是個醉酒漢子的胡言,豈能當真?他那包裹裡還真就是傳國璽?你又沒瞧見!”

“你們知道什麼呀!要說這事情還得去問人家王掌櫃的!……王掌櫃,王掌櫃的快來給我們大夥說說!”

有人帶頭,其他的人也跟着起鬨,王掌櫃看着店裡吃飯的大夥鬧騰趕緊揮手道:“我上哪知道去?!只不過我看那漢子的布包中是個方方正正的物件,可誰知裡面是什麼?”

見他不願多說一旁圍觀的人不幹了:“您就說說唄,霍捕頭和你說啥了嘛,神神秘秘的定然是些靈通的消息,既然他能說出那就沒啥可擔心,要是真的擔着干係霍老七纔不會說嘞!您可是咱們東京城消息最靈通的,給大傢伙說說也好解解悶不是!”

被人一架,王掌櫃略微有些得意,可不是嘛,霍老七有點消息就告訴自己,這是爲啥,還不是爲了免去那點賒賬,能爲了這點小錢就說出的話定然是沒甚關係!

王掌櫃緩步走到人最多的一桌,四周的散客也呼啦啦的圍了過來:“掌櫃的你且分說,我們定然常來照顧你的生意,都是些老主顧,就算有人問起就說沒在意是誰說的便是,誰也找不到您的頭上去!”

“誒!這話就對了,可不是我說的,而是別人告訴我的!那漢子手中是不是傳國璽我不知道,沒辦法咱沒瞧見不能亂說是不是?可小道消息說,有人在當年後唐末帝縱火自焚的玄武樓廢墟中找到了那塊傳國璽嘞!”

“真的假的?太祖立國這麼多年也沒尋得的東西,怎麼可能還在玄武樓下被找到嘞,那地方還不叫官人給翻了個遍!”一旁的人在聽到王掌櫃的話後顯然不相信開口反駁道。

“我不是說了這是小道消息嘛!只是給大家這麼一說,至於到底是不是可就和我沒了干係!”

之前開口的窮措大搖頭晃腦道:“你們知道什麼?這傳國璽可是天家之物,經過多少代帝王?豈能是凡夫俗子所能得到的?這玉璽已經不是凡物啦!”

和他一桌身穿夾棉襦襖的漢子笑道:“咋,這玉璽還能說話不成?”

“你這就是不講理了,這玉璽是個死物如何能開口說話,但是有些奇異我到是相信的!”之前身穿公服的小吏開口附和。

吊起衆人胃口的窮措大並不着急,而是指着杯中的酒水:“誒呀!我這腦子沒了酒水滋潤就不靈醒……”

見他賣關子王掌櫃笑道:“這個好說,今天你的酒管夠,但要把話說清楚才行,否則可出不了我樊樓!”

那措大聽了他的話立刻喜笑顏開:“王掌櫃這話說的,我當然知曉。當年至獻帝時,董卓作亂孫堅率軍攻入洛陽。某日辰時,兵士見城南甄宮中一井中有五彩雲氣,遂使人入井,見投井自盡之宮女頸上系一小匣,匣內所藏正是傳國玉璽,孫堅得之如獲至寶……”

“哎呀!這麼說這傳國璽還真是通靈的神器嘞!”

“當然,這是史書上記載的還能有錯?秦朝之後,這傳國玉璽到了漢朝皇帝的手中,之後又在各個帝王手中來回易主,你們想想皇帝什麼什麼人?是真龍天子嘞!這傳國璽在天子手中流傳一千年能不通靈嗎?”

樊樓地下的人羣已經傳開了,二樓上的人也好奇的打聽,丁謂聽了家僕的回話笑了笑:“這些愚民還真是笨,史書記載有的時候過於誇大,爲的不過是給傳國璽攏上面紗,好叫人敬畏……”

“老爺說的就是這個理!當年太祖沒得玉璽不一樣還是立國稱帝了嘛!”一旁的管家趕緊接口道。

“是啊,可話隨如此卻又不然,你以爲官家爲何會封禪泰山,爲的還不就是穩定自己的威望?金匱之盟後本應傳位太祖子嗣,可最後還是官家得了御座,當時城中就是流言蜚語,之後的檀淵之盟更是讓官家威嚴掃地,搞這些虛的也是無濟於事啊!”

聽了丁謂的話管家眼睛一亮:“老爺,您說這次的傳國玉璽如果是真的,官家會不會……”

“呵呵……不是會不會,是肯定會用它做文章的!可這些年來關於傳國玉璽的傳聞有真有假,誰知道是不是噱頭,咱們大宋可不因言獲罪,這件事還是不要管了,不聞不問纔是上策,但凡沾上因果想甩都甩不掉!”

“小的知曉了!”管家在聽到自家老爺發話後便立刻打消了去找霍老七的念頭。

丁謂很清楚傳國玉璽對與正統王朝的重要性,當年爲了這塊小小的玉璽唐太宗命李靖率軍討伐突厥,否則怎會在同年逼迫蕭後與隋煬帝孫楊政道背突厥而返歸中原獻上傳國璽?

看着樓下圍繞傳國璽的話題討論的如火如荼,還不時的加以佐證,丁謂哂笑的搖了搖頭:“如果得到這傳國玉璽,仿製同刻纔是上策,多了自然就不值錢了!皇權豈能被一方小小的玉石所左右,這也是古往今來的帝王最看不開的事情!”

正想着突然就聽下面的人炸開了鍋,原來是霍老七回來了,丁謂是見過他的,這霍老七在垂拱殿中曾經壞過他的好事,他豈能忘記?

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九百零三章遼朝忍不住了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九百四十三章遼朝使者覲見!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堂食棚子中的郝一口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五百二十六章賀蘭山下的大火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理想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三百章悲歌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
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九百零三章遼朝忍不住了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九百四十三章遼朝使者覲見!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堂食棚子中的郝一口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五百二十六章賀蘭山下的大火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理想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三百章悲歌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