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

陳彤剛要去傳旨便又被楊采薇叫住:“不行,娘娘此事幹系甚大,不能讓外人知曉,傳令飛馬奏報難免讓有心人揣測,不如讓陳彤以護送奏章的名義跑一趟。”

王語嫣想了一想果然是這樣妥帖,微微點頭道:“還是姐姐想的周全,陳彤如此你便親自跑一趟,御馬監的馬隨便你使用。”

其實這件事並不用這麼趕,但趙禎曾經交代過,一旦出現天象預警,便一定要向他第一時間彙報,所有人都覺得這是官家在關心朝臣,但他們卻不知道,史巖的這份奏疏中最重要的是關於對西夏以及遼朝氣象的研究。

大宋地處中原,即便是燕雲地處北國,但還需許多地區在溫暖的南方,如若連大宋都變得如此寒冷,那麼西夏與遼朝又會是一番什麼樣的景象?

趙禎這麼多年來一直縱容西夏,讓大宋的商賈花費大量的錢財從西夏收購羊毛,一直爲西夏提供大宋的糧食,而且價格也非常的實惠,這其中一定是有伏筆的,他怎麼可能讓大宋,讓自己吃虧?

史巖的家世並不簡單,他不是一個小小的學者,更是一位名門之後,他的父親乃是最爲清譽的四時官,夏官正史序!此人的在物候學的領域簡直就是泰斗級的存在。

太宗朝太平興國中的他還只是個補司天學生。後來因爲才學驚人,太宗便親較試,果不其然,每次預報準確無誤,太宗大喜擢爲主簿。稍遷監丞,又賜緋魚,隸翰林天文院。

雍熙二年,廷試中選者二十六人,而史序爲之首,命知算造,又知監事。他一個小小的低價官卻因爲肚子裡的學問而生生做到了河西、環慶路隨軍轉運使、太子洗馬、殿中丞等職。這正說明史序的學問驚人。

而史巖作爲史序的嫡子,自然繼承了他的學識,有這樣深厚家學的人,趙禎對他非常有信心,所以纔會給他一些普通朝臣沒有的特權,比如留宿皇宮外朝。

事實上史巖並沒有辜負趙禎對他的期望,他參考數年的物候變化,甚至還翻閱古籍,把先秦開始至大宋的每年氣候變化都整理出來,這是爲了更好的發現未來的變化,這個世界上的東西有些總是能用科學說明。

在陳彤離開後,史巖便再次回到禁臺之上,他要把自己研究的東西整理成冊,等他到了的時候,已經有內侍在整理東西,並且告訴他,陳彤要他跟隨一起向官家奏報。

史巖點頭應下,沒錯,有些話自己在奏章中並沒有明說,但他知道官家想知道的一定是自己在奏章中沒有提出的東西,正好自己應該過去把情況說清楚,沒人比自己更清楚今年,不,準確的說是明年氣候的變化,這不光是對大宋,更是對遼朝和西夏的影響,甚至包括了女真人吐蕃人。

史巖一路跟隨陳彤抵達大同府,許多奏摺都需要整理,但唯獨他連同他的奏章一起第一時間到達趙禎的宮殿,史巖自然知道這是爲什麼,所以他並不驚訝,在三才的引領下抵達趙禎的御書房。

一杯香醇的咖啡被放在史巖的前面,趙禎笑眯眯的說道:“嚐嚐吧!這種神奇的飲子有一個非常驚人的作用,便是會讓飲用的人精力充沛,即便是熬夜也不會瞌睡。”

居然還有這種東西?史巖自己便需要這種飲子,在施禮過後便端起品嚐,滾燙的咖啡帶着一股香濃的苦味進入他的喉嚨,很快便讓他驟起眉頭,但很開從舌根處傳來的香醇讓他忍不住又喝了一口。

“官家的飲子味道奇特,臣從未嘗過如此香氣,味道不可言喻!”

趙禎也喝了一口笑道:“是這麼回事,可能剛剛入口還不習慣,時間長了你便知曉它的好處,你的奏章朕看過了,寫的非常詳細,每一條都有理有據,朕相信你,但要你給出一個更爲直觀的說法。”

史巖點頭道:“臣遵旨,臣考證過自大宋開國以來每年的氣候變化,並且儘量的找人考證過,那些無法考證的古籍,微臣也和同僚們翻閱其他古籍對照,儘量保證臣的預測準確。”

趙禎瞪大眼睛的望着眼前的規規矩矩,掉進人堆裡也不會有人發現,但就是一個這樣的人,卻做出了常人難以做到的事情,在浩如煙海的古籍之中愣是尋找到了物候學的精華與真諦,什麼是人才?這就是人才!

喜上眉梢的趙禎笑道:“那你說說你的發現。”對於這種用心做事的人趙禎是真正的欣賞,並且被他的執着所打動,不是任何人都能有這份堅持的。

“啓奏陛下,臣總結每年的變化發現,寒冷都是週期而定,但最近幾年開始卻有所不同,寒冷每年加劇,而且逐年遞增,到了去年開始南方已經出現薄冰凍結湖面的情況,今年照這樣看怕是還會加劇,待到明年……應該會更加嚴重,草木不生,春不能播種,秋不能收割……”

趙禎皺眉道:“已經嚴重到如此程度了嗎?難道就沒有迴轉的可能?”

“陛下,這是天地之威,不會驟然變色,即便明年不會如微臣揣測的一般,但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尤其是北方之地,越是往北氣候愈加漢人寒冷。”

趙禎點了點頭:“沒錯,確實如此,你估算一下,明年北方會出現什麼樣的狀況,西夏,遼朝會如何?”

一聽說和西夏,遼朝有關,史巖更加小心的說道:“以如此寒冷的氣象,糧食歉收,蔬果不長之類的應是有的……”

“草場呢?會對草場有什麼影響?”

怕是這纔是官家所擔心的事情,史巖想了想開口道:“按照常理冬日裡的積雪是會爲草場增加水分,但如若春日不開化,或是延續到了初夏,便會泡爛草根……”

“這就足夠了,西夏本就沒有多少田地種植糧食,若是連羊羣的生存都遭到破壞,怕是真的要崩潰了。史巖你做的很好,朕回京之後自會拔擢。”

“臣謝陛下栽培!”

史巖恭恭敬敬的退走後趙禎便轉頭對三才道:“傳信蔡伯俙,就說最後一根稻草也被壓上了,西夏這匹駱駝即將要被累倒,準備收網!”

…………

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殺雞儆猴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杞人憂天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四百六十九章戰爭的藝術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兩千零一十八章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六百六十四章天真的耶律宗真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愛簪花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三百一十五章摳門的官家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北京路的視察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一千三百章困獸之鬥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遼東之貴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
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殺雞儆猴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杞人憂天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四百六十九章戰爭的藝術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兩千零一十八章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六百六十四章天真的耶律宗真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愛簪花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三百一十五章摳門的官家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北京路的視察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一千三百章困獸之鬥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遼東之貴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