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

陳彤剛要去傳旨便又被楊采薇叫住:“不行,娘娘此事幹系甚大,不能讓外人知曉,傳令飛馬奏報難免讓有心人揣測,不如讓陳彤以護送奏章的名義跑一趟。”

王語嫣想了一想果然是這樣妥帖,微微點頭道:“還是姐姐想的周全,陳彤如此你便親自跑一趟,御馬監的馬隨便你使用。”

其實這件事並不用這麼趕,但趙禎曾經交代過,一旦出現天象預警,便一定要向他第一時間彙報,所有人都覺得這是官家在關心朝臣,但他們卻不知道,史巖的這份奏疏中最重要的是關於對西夏以及遼朝氣象的研究。

大宋地處中原,即便是燕雲地處北國,但還需許多地區在溫暖的南方,如若連大宋都變得如此寒冷,那麼西夏與遼朝又會是一番什麼樣的景象?

趙禎這麼多年來一直縱容西夏,讓大宋的商賈花費大量的錢財從西夏收購羊毛,一直爲西夏提供大宋的糧食,而且價格也非常的實惠,這其中一定是有伏筆的,他怎麼可能讓大宋,讓自己吃虧?

史巖的家世並不簡單,他不是一個小小的學者,更是一位名門之後,他的父親乃是最爲清譽的四時官,夏官正史序!此人的在物候學的領域簡直就是泰斗級的存在。

太宗朝太平興國中的他還只是個補司天學生。後來因爲才學驚人,太宗便親較試,果不其然,每次預報準確無誤,太宗大喜擢爲主簿。稍遷監丞,又賜緋魚,隸翰林天文院。

雍熙二年,廷試中選者二十六人,而史序爲之首,命知算造,又知監事。他一個小小的低價官卻因爲肚子裡的學問而生生做到了河西、環慶路隨軍轉運使、太子洗馬、殿中丞等職。這正說明史序的學問驚人。

而史巖作爲史序的嫡子,自然繼承了他的學識,有這樣深厚家學的人,趙禎對他非常有信心,所以纔會給他一些普通朝臣沒有的特權,比如留宿皇宮外朝。

事實上史巖並沒有辜負趙禎對他的期望,他參考數年的物候變化,甚至還翻閱古籍,把先秦開始至大宋的每年氣候變化都整理出來,這是爲了更好的發現未來的變化,這個世界上的東西有些總是能用科學說明。

在陳彤離開後,史巖便再次回到禁臺之上,他要把自己研究的東西整理成冊,等他到了的時候,已經有內侍在整理東西,並且告訴他,陳彤要他跟隨一起向官家奏報。

史巖點頭應下,沒錯,有些話自己在奏章中並沒有明說,但他知道官家想知道的一定是自己在奏章中沒有提出的東西,正好自己應該過去把情況說清楚,沒人比自己更清楚今年,不,準確的說是明年氣候的變化,這不光是對大宋,更是對遼朝和西夏的影響,甚至包括了女真人吐蕃人。

史巖一路跟隨陳彤抵達大同府,許多奏摺都需要整理,但唯獨他連同他的奏章一起第一時間到達趙禎的宮殿,史巖自然知道這是爲什麼,所以他並不驚訝,在三才的引領下抵達趙禎的御書房。

一杯香醇的咖啡被放在史巖的前面,趙禎笑眯眯的說道:“嚐嚐吧!這種神奇的飲子有一個非常驚人的作用,便是會讓飲用的人精力充沛,即便是熬夜也不會瞌睡。”

居然還有這種東西?史巖自己便需要這種飲子,在施禮過後便端起品嚐,滾燙的咖啡帶着一股香濃的苦味進入他的喉嚨,很快便讓他驟起眉頭,但很開從舌根處傳來的香醇讓他忍不住又喝了一口。

“官家的飲子味道奇特,臣從未嘗過如此香氣,味道不可言喻!”

趙禎也喝了一口笑道:“是這麼回事,可能剛剛入口還不習慣,時間長了你便知曉它的好處,你的奏章朕看過了,寫的非常詳細,每一條都有理有據,朕相信你,但要你給出一個更爲直觀的說法。”

史巖點頭道:“臣遵旨,臣考證過自大宋開國以來每年的氣候變化,並且儘量的找人考證過,那些無法考證的古籍,微臣也和同僚們翻閱其他古籍對照,儘量保證臣的預測準確。”

趙禎瞪大眼睛的望着眼前的規規矩矩,掉進人堆裡也不會有人發現,但就是一個這樣的人,卻做出了常人難以做到的事情,在浩如煙海的古籍之中愣是尋找到了物候學的精華與真諦,什麼是人才?這就是人才!

喜上眉梢的趙禎笑道:“那你說說你的發現。”對於這種用心做事的人趙禎是真正的欣賞,並且被他的執着所打動,不是任何人都能有這份堅持的。

“啓奏陛下,臣總結每年的變化發現,寒冷都是週期而定,但最近幾年開始卻有所不同,寒冷每年加劇,而且逐年遞增,到了去年開始南方已經出現薄冰凍結湖面的情況,今年照這樣看怕是還會加劇,待到明年……應該會更加嚴重,草木不生,春不能播種,秋不能收割……”

趙禎皺眉道:“已經嚴重到如此程度了嗎?難道就沒有迴轉的可能?”

“陛下,這是天地之威,不會驟然變色,即便明年不會如微臣揣測的一般,但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尤其是北方之地,越是往北氣候愈加漢人寒冷。”

趙禎點了點頭:“沒錯,確實如此,你估算一下,明年北方會出現什麼樣的狀況,西夏,遼朝會如何?”

一聽說和西夏,遼朝有關,史巖更加小心的說道:“以如此寒冷的氣象,糧食歉收,蔬果不長之類的應是有的……”

“草場呢?會對草場有什麼影響?”

怕是這纔是官家所擔心的事情,史巖想了想開口道:“按照常理冬日裡的積雪是會爲草場增加水分,但如若春日不開化,或是延續到了初夏,便會泡爛草根……”

“這就足夠了,西夏本就沒有多少田地種植糧食,若是連羊羣的生存都遭到破壞,怕是真的要崩潰了。史巖你做的很好,朕回京之後自會拔擢。”

“臣謝陛下栽培!”

史巖恭恭敬敬的退走後趙禎便轉頭對三才道:“傳信蔡伯俙,就說最後一根稻草也被壓上了,西夏這匹駱駝即將要被累倒,準備收網!”

…………

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九百二十三章公主是親閨女啊!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擊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抽絲剝繭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曲女城大火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馬腳第兩千一百二十六章圍困白雲寺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
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九百二十三章公主是親閨女啊!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擊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抽絲剝繭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曲女城大火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馬腳第兩千一百二十六章圍困白雲寺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