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

全面戰爭就是總體戰,在這個時代還沒有太多的普及,只有趙禎深諳其中的道理。

全面戰爭本質上是全民族的戰爭。

不僅戰爭已擴展到參戰國的全部領土,捲入戰爭的人員也由軍隊擴大到全體百姓。在這種情況下,戰爭和政治都應服從於民族生存,戰爭是民族生存意志的最高體現。

因此政治應爲作戰服務。

大宋的朝堂無論什麼部門都在這場滅國之戰中爲戰爭提供服務,即便是趙禎這個君王也不能例外。

大宋的許多人沒有看出來,但卻已經被融入到了全面戰爭之中,因爲它的基礎是民族的精神團結,趙禎爲此採取特別措施,最主要的便是控制新聞輿論,大宋的所有報紙都在大肆宣揚這場戰爭的意義和偉大。

漢家至上的理論也被“有心人”提了出來,並且被高高舉起。

同時朝廷和地方上的衙門也都開始鎮壓泄露軍情者和不滿分子,這種事情大宋早已輕車熟路,這是在利用一切手段進行精神動員,從而喚發偉大的民族精神。

也把軍事教育融入到了教育之中,以強大的感染力動員百姓,也是在給百姓植入民族主義的精神。

單單這些還不夠,也算不上全面戰爭,趙禎還下旨戶部和三司,臨時性的實行經濟軍事化。

因爲是特殊時期,大宋和契丹百年恩怨的了結就在當下,平日裡反對皇帝過多幹涉財政的官員們在這個時都成了啞巴。

對國帑的去向完全閉口不言,他們比誰都希望大宋贏得戰爭,如此一來自己也可以名垂青史。

在短短的一週時間裡,大宋的國家機器瘋狂運轉,得益於趙禎當初的改革,各部之間的配合非常到位,經濟很快完成了戰時化的轉變。

糧食、服裝、軍械等重要物資,平時就有大量儲備,戰時所有的工廠更是加大力度的保證生產,一旦生產好的東西都會第一時間運往前線,而錢財等待朝廷來結清。

戰爭纔是這個世界上最賺錢的買賣。

從始至終大宋的錢莊都是在朝廷的掌控之下,所以在這個時候完全能起到穩定紙幣的作用。

再加上大宋的民族自信,百姓們相信最終大宋會贏得這場戰爭,交鈔的價格非但沒有跌下去,反而有一點點的增值。

並且大宋的戰爭物資完全能做到自給自足的程度,一時間在朝廷的主持下,軍備工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國營的兵工廠更是繁多,趙禎覺得大宋已經做好長期戰爭的準備。

他並沒打算不宣而戰的搞突襲,想這樣做也根本辦不到,反而得不償失,北伐的檄文由蘇軾所寫,端是稱得上蕩氣迴腸,震撼蒼宇。

端明殿大學士,北京路安撫使韓琦將會擔任使者,親自把大宋的檄文和趙禎的國書送到契丹的上京城,送到女皇蕭撻裡的面前。

在這個時候趙禎已經開始建立他的御駕親征體系了。

之所以這麼說乃是爲後世開先河。

日後繼任之君在全面戰爭到來的時候必須要御駕親征,雖然不用抵達前線,但卻必須要在中軍建立有效的指揮。

這種制度便是類似於後世獨裁式的戰爭指揮體制。當然在封建君王的面前,獨裁併不是奇怪的事情,一直都是這樣罷了。

獨裁製度能最大程度上的調集資源,指揮軍隊,當然皇帝也不都是各個會打仗,但大宋早就已經有了一套完善的參謀制度啊!

若是在以往,完全可以任用具備卓越的才能、堅強的品格、充沛的精力、敏銳的觀察力等優良素質的人爲統帥。

大宋歷次大戰下來,不得不承認趙禎非常希望狄青作爲這場北伐戰爭的主帥,但狄青遠在千里之外,剩下的人都不太適合,倒是這段時間對王韻的觀察,趙禎覺得他頗爲合適。

可惜他太過年輕,並且名聲不顯,在軍中的影響力和地位都不允許他擔任主帥,不過王韻卻是一個極好的參謀,所以趙禎任命他爲參謀軍事使。

這是類似於參謀長的官職,只有在戰爭時期纔會設立,極其重要。

趙禎不好辦的事情完全可以由他來辦。

加強國民和軍隊“在種族基礎上”的民族團結,考察與戰爭有關的各項方針政策,甚至是指導戰爭全局等,這時候,參謀軍事院就可以貫徹他的思想,結合宣傳、軍械、經濟、政治等多方面進行部署。

至於方舟所部的十萬大軍完全是趙禎預留下來的一支奇兵,最主要的任務便是以最快的速度向上京城推進,以此體現和論證當初他向趙禎奏報的戰術價值。

神都城,徵兵的旨意已經下達了半個月,在這半個月的時間裡,宋軍的捷報頻頻傳遞,無論擊潰多少敵軍都會有捷報傳遞自此,以鼓舞大宋軍民的士氣。

現役的士兵自不用說,他們之中的大部分已經投入到了前線。

神都城中的上四軍禁軍除了留守皇宮城池的人除外,其餘的全數向北開進,抵達北京大定府之外,有些甚至已經抵達大宋和契丹交界的高州,武安州等地。

即便如此,退役的老兵也在朝廷的徵召下開始成建制的出現,他們的目的地是趙禎即將前往的惠州,這裡在武安州和大定府的中間,最方便指揮調度。

一旦戰爭打響,大定府中除了守軍之外剩下的士兵便會奔赴前線,而趙禎所在的御駕宮帳就會成爲大軍的後方,安全絕對有保證。

趙禎還未動身,朝堂的臣子們極力要求跟隨,對於他們來說最好是能把大宋的皇宮都搬到前線,這樣一來他們便有了名垂青史的資本。

顯然這是不可能,全面戰爭之下,國朝之內的瑣事和突發事件會變得非常多。

同時也因爲是大宋第一次發動全面戰爭,所以突發情況會出現很多,若是有可能,趙禎自己都不希望前往前線,而是在神都城中坐鎮,以防萬一。

眼下最合理的辦法就是讓太子趙旭再次監國,以防有意外的事情發生,穩定朝局和大宋的日常活動。

要知道眼下已經能有近百萬的老兵奔赴惠州了,隨着時間的推移數字還會越來越大,各州府的轉運問題就是個大麻煩,朝廷若是不做調節和指揮會出大亂子。

趙禎預計這次的戰爭規模可能會達到數百萬人,契丹面對大宋的全面進攻定然是全民皆兵的。

如此一來需要朝廷源源不斷的調遣士兵支援前線。

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四百四十六章四方雲動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徹底打碎的枷鎖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兩千五百八十五章成約!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一副輿圖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殺人誅心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五百七十三章刺客伏誅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首鼠兩端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趙禎的昭勳閣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二百三十九章混亂的皇位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無能誰之過?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六十三章反擊反擊反擊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一千零二十章倭皇與關白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九十八章東宮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遼朝漢臣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
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四百四十六章四方雲動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徹底打碎的枷鎖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兩千五百八十五章成約!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一副輿圖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殺人誅心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五百七十三章刺客伏誅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首鼠兩端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趙禎的昭勳閣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二百三十九章混亂的皇位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無能誰之過?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六十三章反擊反擊反擊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一千零二十章倭皇與關白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九十八章東宮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遼朝漢臣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