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遷都之謀

包拯的意思趙禎當然知道,但把析津府上升到北京也是必須進行的,包拯看不見未來發展的局勢,大宋的力量和重心將越來越多的向北方轉移。

隨手撥開一根擋在小路上的樹枝,趙禎回首對包拯道:“你說的這些只要肯下功夫都是能解決的問題,而大宋對草原的掌控卻是必須進行且不可迴避的問題,如何對草原加強掌控?那必須在這裡設置一個政治文化乃至軍事的中心,析津府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單單如此還不夠,朕還要給它陪都的稱號。”

包拯還打算反對,畢竟在他看來此事當在回京之後同朝中的文武百官共同商議纔是,總不能官家一想便決定,難道官家打算廢掉宰相的用印之權,以中旨行事不成?

把析津府定爲北京是趙禎早就籌劃好的事情,這也是他控制草原的第一步,並且也是遷都北京的重要計劃之一。

拿下草原並不等於永遠佔據,歷代中原王朝的教訓可不少,趙禎從他的歷史中見識過控制草原最有效的辦法,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夏竦知道包拯說不過官家,笑眯眯的看着包拯在官家面前吃癟,他自己可不打算幫包拯的忙,自己跟隨官家撈的戰功相當多,多到了朝中某些人眼饞的地步,可要小心謹慎些才行,這時候得罪管家,除非他癔症了!

再說不就是把北京從大名府換到析津府嗎?有何不妥?所謂的北京就應該在大宋的北面,此時的析津府不就是在大名府的北面嗎?官家把析津府定爲北京合情合理嘞!包拯就是愛較勁,順着官家的話不就行了?

如今的官家可不是普通的一國之君,而是舉世無雙的千古一帝,官家做的事情宣揚出去,怕是在民間會被神話,真的能成爲和孔聖人一樣的人物。

連夏竦都能想到的問題,趙禎自然是早就做好的準備,指了指地上的石子道:“乾淨的小道上出現這種擱腳的石頭該怎麼辦?”

包拯雖然不明白趙禎的話,但還是中規中矩的說道:“自然是挪開了。”

趙禎又指了指天空問道:“爲何日升日落冬去春來?”

“時分晝夜,四季輪迴,這乃是天道。”

趙禎笑道:“最北之地設陪都鎮守草原有何不妥?析津府乃燕雲重鎮,我天威皇宋拿下燕雲十六州難道不需在此地設陪都?此乃我皇宋大善之舉,亦是告天下人我皇宋決心責任!也是大勢所趨,這便是朕定下的天道!”

包拯被趙禎說的啞口無言,確實,把析津府改爲北京沒有任何問題,即便是回到了東京城朝中的相公也都會贊同,支持官家,但包拯和他們看到的不一樣。

他總是覺得官家對析津府升爲北京這件事太過看重,要知道大宋雖有四京,但唯獨東京城纔是大宋的中心,包拯總覺得官家對析津府太過熱衷了些,他記得當年官家曾經說過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話,如若析津府變成北京,那也就自然成了新的國門……

其實包拯並不是擔心把析津府升爲北京,而是擔心官家——遷都!

不知爲什麼,包拯有一種強烈的預感,總覺得官家對析津府的看重超過了其他地方,甚至連東京城都比不上析津府在官家心中的地位,但他現在沒有確實的證據說明官家打算遷都,只不過是把析津府升爲北京而已。

暗歎一口氣,包拯放棄了自己的堅持,算了,此事自己也是管不了,遷都對於一箇中原王朝來說實在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情,官家身爲一國之君應該明白這個道理,如若官家聖明若聖,即便是遷都也會處理好瑣事,準備完全,這麼多年來官家好似還真沒有做過無理之事。

包拯不再說話的模樣被趙恆看在眼中,這老倌也算是難得的通了情理,要按照他往昔的脾氣,此事定當不休,單單是上諫的次數怕是就會把自己煩死。

對於遷都北京這件事趙禎是勢在必行的,無論是轉移政治中心開發西北,還是加強對廣袤草原的控制,都必須以遷都作爲先天條件,只有遷都北京才能擴大影響,使得許多難辦的事情迎刃而解。

但遷都的阻力之大,從包拯的身上就可見一斑,他的心思趙禎豈能看不出來?看來自己的動作很明顯了,但一旁的夏竦爲什麼絕口不提……顯然這老貨是想明哲保身不打算牽扯到遷都這件複雜的事情中,果然是官場上的老狐狸。

越是這樣趙禎越不能輕易放過他,待包拯走後,趙禎特意拉着夏竦的胳膊道:“夏參政一直伴隨朕之左右,又是最早跟隨朕北伐的文官,對燕雲之事所知甚詳,朕還要好好和你聊聊!莫要急着走……”

夏竦身體微微一僵,他正準備和包拯一起告辭,已經牽扯到了析津府之事,距離官家遷都的話題就不遠了,即便他夏竦在裝傻也沒用,這時候腳底抹油走爲上策啊!

可偏偏事與願違,他包拯想上諫沒機會,而自己想開溜也沒機會,官家的眼光是越來越毒了……

夏竦欲哭無淚的說道:“官家還有何時?老臣雖然一路追隨官家,但凡是都以官家馬首是瞻乾坤獨斷,老臣怕是沒什麼作用。”

“誒?!夏參政怎會沒有作用,就這避重就輕的功夫還是相當爐火純青的嘛!朕打算遷都析津府,你有何妙計?”

趙禎不以爲意的一句話讓夏竦差點嚇死,沒想到遷都二字從官家嘴中說出變得這麼的不以爲然,這簡單的兩個字可要在朝堂掀起多大的波瀾,朝臣們還不得吵的不可開交啊!

微微苦笑夏竦無奈的說道:“既然官家已有定意,何須與老臣商談……”

趙禎臉色變得寂寞,悲傷中帶有一絲無助的說道:“朕雖爲一國之君,卻沒有幾個真正能說得上話的人實在可悲,現在連遷都之事你夏竦都不願對朕吐露真言,朕這個皇帝當的還真是窩囊啊!”

面對皇帝的如此“真情”夏竦的汗毛都炸了起來,他纔不相信這是官家的心裡話,這麼多年來他實在太瞭解自己的皇帝了,從他手中吃的虧也是最多的,在自己眼前演的這齣戲,夏竦死都不會上當。

夏竦臉色一正的說道:“官家,君臣之間不當以計謀之,還請陛下正色!”

趙禎乾咳一身,沒想到自己的表演如此拙劣……不會,不是自己表演的問題,如若面前的人不是夏竦而是狄青肯定不會這樣,主要是夏竦這隻老狐狸太狡猾了!

嗯,趙禎微微點頭,沒錯!是夏竦太狡猾了!一定是這樣!

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四百八十五章皇帝釀啤酒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女人的知己知彼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兩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車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一千四百零五章軍中生活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談崩了……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八百七十三章大軍壓境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七百二十五章皇后的店鋪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無處不在的大宋商賈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九百四十三章遼朝使者覲見!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二百章真相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宴無好宴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
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四百八十五章皇帝釀啤酒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女人的知己知彼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兩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車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一千四百零五章軍中生活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談崩了……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八百七十三章大軍壓境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七百二十五章皇后的店鋪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無處不在的大宋商賈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九百四十三章遼朝使者覲見!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二百章真相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宴無好宴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