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

不得不說全力運轉之下的大宋朝堂,效率還是不錯的,所有的物資開始往龍門鎮集結,趙禎明白這是在做給自己看,不把糧食直接運往汝州鄧州那些受災的城鎮,往自己所在的龍門鎮運送幹什麼,難道把自己當成中轉站?

王曾跟隨在檢查物資的趙禎身後解釋道:“官家,這龍門鎮乃是進入西京的門戶,官道也在邊上,過了彭婆鎮就是汝州的臨汝鎮,便算是到了汝州的地界。”

摸了摸鼻子趙禎略微有些尷尬,他倒是忘了這茬,笑着對王曾道:“王相公對地裡山川也很是瞭解啊?”

“不滿官家,臣的老家就在汝州,鄉鄰忍飢挨餓,臣心中也是萬分焦急,可朝廷法度猶在,卻也沒什麼好擔心……”

王曾越說聲音越小,官家的眼神實在他讓人難堪了,戲謔中帶着嘲笑,彷彿看到一出最嗤之以鼻的鬧劇。

“王相公爲了維護那些兩府官員也真是夠爲難的,一面擔心鄉鄰,一邊還要裝作若無其事!”趙禎無奈的搖了搖頭,這些朝臣最可惡的地方就是所謂的深明大義!

他們的深明大義站在道德的制高點藐視別人的改變,即使是死也要變成一股清流。

可他們自認爲正確的事情卻會害死更多的人,他們的無私其實才是最大的自私,愛惜羽毛到了極端的程度,甚至可以放棄生命和親朋好友,這纔是正真的獨夫!

趙禎都不屑去看,省的噁心的吃不下飯去!

王曾顯然對趙禎的目光充滿了不服,倔強的昂着頭道:“官家的意思難道是讓臣下私自調運糧食運往家鄉?”

趙禎笑道:“你要真這麼做朕只會誇你,罰也是象徵性的略施小懲,你知道原因嗎?”

“臣下不知!”

王曾彷彿聽到世界上最荒謬的言論梗着脖子甕聲說道,在他看來官家說出這樣的話就是戲弄他。

趙禎搖頭道:“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你連獨善其身都做不好還要兼濟天下?明知鄉人在受災,很有可能連你的親人都在其中,可你依然見死不救,你只需讓人傳個話也許就能救上幾十甚至幾百的性命,可你沒這麼做。

你是孤兒不假,可難道就沒了親人?一個連親人都不愛的人,你讓朕怎麼相信你會愛天下人?”

趙禎的話讓王曾一時間無言以對,他沒想到自己的堅持居然是錯的,自己崇尚的事情也是不對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難道是這個意思?

趙禎臨走之前給王曾留下一句:“你叔父王宗元一家全部餓死在逃荒的路上!”

呆呆的站在原地王曾覺得自己犯了一個極大的錯誤,應該早些把叔父一家接到東京城或是安置在西京的……

三才看到趴在地上嚎啕大哭的王曾,踮着腳從他身邊繞過走到趙禎身邊遞過一碗米粥道:“官家該用膳了!”

這一幕他已經見怪不該了,死了親人的災民也是這副模樣,只不過身爲一個相公還確實難得。

米粥不再是清澈見底,趙禎笑道:“你又往裡面家東西了吧?”

三才腆着臉笑道:“官家剛剛都說了窮着獨善其身,我可管不了旁人,只管官家您就行!”

“嗯?你這兩天拍馬屁的功夫見長啊!”趙禎撈出米粥下面的雞蛋走向一旁的小女孩,在三才心疼的目光中悄悄放入她的碗中伸出食指比劃一個悄悄的動作。

小女孩的眼睛眯成了一個月牙,小心的咬了一口便送給身旁的弟弟,爲了不被別人發現還特意把蛋黃攪碎。做完這一切才扭頭給趙禎一個大大笑臉。

趙禎覺得這是世界上最溫暖的微笑。

趙禎最大的軍帳是孩子們的樂園,災民們也樂意讓自己家的孩子待在這裡,官家說了能自己走路的孩子都送過來,他有一口吃的就絕對餓不着孩子,天爺爺這樣好的官家上哪去找嘞!

逃荒的人羣中有不少文人士子,趙禎把他們集合到一起請洛陽城的先生給他們授課,鼓勵學子刻苦研讀明年科舉之後殿試之時再相見。

“你們雖然是少年人,卻承載着大宋的希望,少年強則大宋強,一路逃荒過來也該知道這次旱災的情況,天災不可怕,人禍纔是最難辦的!其中的弊端你們也看到了,那麼身爲讀書人的你們是否願意爲此做出改變?”

“願意!”

趙禎看着他們的高聲齊呼滿意的點了點頭,這些都是打破世家大族對朝廷文官壟斷的希望。

這次旱災看似給趙禎的名聲帶來影響,可他收穫的民心卻遠遠超過那些城中飄蕩的流言蜚語,而且輿論也開始向趙禎這邊傾斜,逃荒的災民中有不少親戚在東京城或是洛陽城,他們得了乾糧就有專門的差人護送他們前往。

這些人到了東京城或是洛陽城後就把所見所聞告訴打聽消息的路人。

誰都沒想到,官家居然和災民同食同住,還聲稱災民不走他就不離去,這種親民仁愛對百姓來說簡直是天大的奇聞異事,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一般在大宋飛快的傳播。

這其中不乏有黑手的推波助瀾,可宋小乙敢發誓就算黑手什麼都不做,官家的名聲依然會如日中天。

他想象過官家的舉動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可眼前的一幕着實讓他目瞪口呆,一路上都能看見百姓向着皇宮緩緩拜下,口中更是如呼喊萬家生佛一般讚美。

有些人家更是扶老攜幼的要前往龍門鎮獻上微薄之力,推着小車的漢子和家人告別就帶着糧食出了城門,一些官宦人家的子弟更是三五成羣的趕着滿載糧食的牛車前往,這種行爲感染了越來越多的人。

甚至有些豪門子弟不顧家人的反對開始在官設的粥棚邊上舍粥。

宋小乙看着情報一陣發呆,沒想到一毛不拔的豪門居然是被從內部攻破的,家族子弟反而對大人的行爲開始產生懷疑和牴觸,這算是意外之喜了。

王蒙正看着女兒拼了命的往車上裝糕點無奈的苦笑道:“你帶這麼多官家也吃不了啊!”

“要你管!鐵公雞!”

“你現在越來越沒了規矩!怎麼和父親說話的呢!”

“就是鐵公雞!別以爲我不知道,你肯定是和三槐王氏的人達成了交易,爹爹你就相信我一次,官家真的和其他皇帝不一樣!和他斗絕對沒有好結果的!”

王蒙正看着急的掉眼淚的女兒微微一嘆:“你以爲我不知道?官家確實少年老成,且多智近妖,爲父已經打算退卻,可其中的牽扯實在太大,我太原王氏是否能延續下去還不可知!爲父即使想抽身而退也沒了機會。

女兒啊!你要真是當上了皇后一定要把和家裡的關係撇清,不行就還用之前的藉口對官家說沒有我這個爹爹!”

王語嫣紅着眼圈道:“不行!你是我爹!”說完就鑽進馬車死活不肯露頭。

王蒙正長嘆一聲:“也罷,去休,去休!”

馬車緩緩開出王家的府邸,向着趙禎所在的龍門鎮而去……

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兩千二百二十一章貶爲庶民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北京路的視察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一百九十二章微服私訪計不成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女人的知己知彼
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兩千二百二十一章貶爲庶民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北京路的視察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一百九十二章微服私訪計不成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女人的知己知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