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火車的出現給大宋帶來前所未有的動力,范仲淹得了差遣之後整個人都興奮的不知所措,趙禎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此乃國之大計,望公竭心盡力!”

范仲淹臉色通紅,躬身行禮道:“蒸汽之車乃順聖主而成,順應大宋而出,臣爲陛下賀,爲天下蒼生賀!”

原本激動的曾公亮等一衆匠人從興奮中回過神來:“臣等爲陛下賀,爲天下蒼生賀!”

是的,這是一場該慶賀的盛世,蒸汽機的出現意味着大宋可以進入工業化萌芽,資本主義便會在幾千年文明的中華帝國這張溫牀上資深,資本主義會讓工廠如雨後春筍般在大宋的土地上出現,也會使得更多的人先富起來。

趙禎獨自一人在封丘軍營中漫步,在這裡完全不用擔心自己的安全問題,親衛司的人已經被趙禎打發去和禁軍來一場蹴鞠友誼賽,現在的蹴鞠在大宋非常的流行,尤其是在趙禎改變了規則和球門之後,更加激烈的對抗和競爭挑起了人們對蹴鞠的積極性,足球文化也在不知不覺中滋生,人類本就是熱血的動物,否則怎麼會又鬥獸場的出現?

新式蹴鞠憑藉着它激烈的對抗和比拼讓人看的熱血沸騰,自然受到所有人的喜愛,就連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也會參與其中,比如封丘軍營中的文官……

當然有利必有弊,事情總是如硬幣的兩面,蹴鞠給大宋百姓帶來了娛樂以及熱血的同時,也帶來利益的糾纏,賭球這骯髒的東西自然也就出現了,有了賭博便會有人去操縱促局比賽同時產生了更多的利益糾葛,這是趙禎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但也給他提了個醒,商業繁榮的大宋讓人們把更多的注意力轉向了利益。

“商人的天性是什麼?”趙禎不禁對匆匆趕來的蔡伯俙發問。

抱着針對党項發動貿易戰爭奏疏的蔡伯俙突然愣住,稍稍想了一下便總結道:“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沒錯,史家先賢司馬遷的一句話便到處了商人的本性,甚至專門爲此做了貨殖列傳,顯然他是看透了商人的本性,但在趙禎看來這本性並沒有所謂的好壞之分,甚至可以利用成爲國家發展的動力,但前提是朝廷和君主要控制好它。

“火車你見過了吧?覺得怎麼樣?”

“火車?陛下說的貼切……臣以爲我大宋如若能又四通八達的火車串聯城池,乃天下蒼生的幸事,商賈之間互通有無,貿易來往,天下財貨彙集大宋,這是何等的盛世!”

趙禎點了點頭,蔡伯俙說的沒錯,確實是一場盛世,但也是一場革命,趙禎現在很矛盾,中原王朝的統治之所以穩定很大程度上依賴愚民政策,這是趙禎想否認也否認不了的,儒學雖王朝的統治確實起到了鞏固的作用,而商賈的繁榮,格物的興盛,書院的增多,百姓見識的增加,這一切對中原王朝的封建統治都是不利的。

準確的來說這對君權神授這一觀點是不利的,深吸一口氣,趙禎望着蔡伯俙道:“如若有一天,百姓們發現皇帝並非是真龍天子,所有人都覺得皇帝和他們一樣是尋常人會怎樣?”

蔡伯俙震驚的望着趙禎,此刻的他居然真的開始幻想那一天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沒一會便冷汗淋漓渾身發抖,猛然跪下道:“官家萬萬不可說此悽惶之言!一定又辦法,一定又辦法……百姓的好日子是官家給的,沒有官家就沒有大宋如今的這一切!難道這樣的官家還算不得真龍天子?!”

趙禎猛然哈哈大笑道:“起來吧!朕只不過拿你尋個開心而已,朕是皇帝,朕的子子孫孫也是皇帝,只要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誰管皇帝是不是真龍天子?!”

蔡伯俙這才恍然大悟,還真是這個道理,只要百姓有好日子過,便不會去考慮皇帝是不是紫薇帝星,是不是真龍天子,在他們看來誰帶給他們美好的生活,誰就是當之無愧的帝王,看來是自己魔障了……

看着放鬆心神的蔡伯俙,趙禎的眼睛中卻閃爍着無奈的光芒,話是這麼說,但一百年後呢?三百年後呢?五百年後呢?!

隨着大宋更加的富強,更加的聰明,更加的有學識,封建君主專制一定會被推翻,不過那麼遙遠的將來就不是自己需要操心的事情了,也許歷史的車輪就該這樣前進,誰也改變不了這輛馬車的規則,包括自己!大宋能收回燕雲,能滅掉大理,能征伐南海諸國,能讓遼朝龜縮一隅,但卻不能阻止歷史的前進,不能阻止另一個時代的到來……

漫步在前,身後是惴惴不安的蔡伯俙,趙禎的腦中靈光一閃,突然微微一笑,他突然明白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意義,不,準確的來說是他突然明白了自己存在的意義,他給這個時代的華夏種下了一顆種子,一顆不斷髮展,不斷創新,不拘於陳規舊俗的種子,格物也好,商業也罷,這些都是打破中原王朝陳規舊俗的萌芽!自己留下的這一切無論自己還在不在都會繼續。

原來是自己改變了這一切,是自己打破了傳統的封建思想,一切的起因都在自己的身上!何必擔心封建王朝的統治?何必擔心自己子子孫孫的統治,何必擔心所謂的天家?這顆種子也許會毀滅趙氏,也許會毀滅大宋,也許會毀滅封建王朝,但它卻是給華夏這片數千年的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讓華夏崛起永遠的走在世界的前列,華夏從夏商周開始經歷了多少的王朝更替?但更替可以,卻不能落後!

在歷史的長河中,一個大宋王朝是多麼的渺小,但它卻是給華夏注入了新的活力,趙禎捏緊拳頭望向天空被風吹散的雲喃喃自語:“沒錯,只要這樣便足夠了!”

轉頭對跟隨在一旁的蔡伯俙道:“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這句話給朕記下,命人書與大慶殿及析津府乾宇殿之上!趙氏子孫萬代謹記!”

雖然不知官家爲何突然說這樣的話,但蔡伯俙依然躬身領旨:“臣尊陛下旨意!”

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兩千一百三十四章旌旗十萬斬閻羅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一千零四章皇宮內外的努力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斂去殺心送溫暖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平安京之戰(中)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七十二章劉娥背後的女人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
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兩千一百三十四章旌旗十萬斬閻羅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一千零四章皇宮內外的努力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斂去殺心送溫暖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平安京之戰(中)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七十二章劉娥背後的女人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