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火車的出現給大宋帶來前所未有的動力,范仲淹得了差遣之後整個人都興奮的不知所措,趙禎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此乃國之大計,望公竭心盡力!”

范仲淹臉色通紅,躬身行禮道:“蒸汽之車乃順聖主而成,順應大宋而出,臣爲陛下賀,爲天下蒼生賀!”

原本激動的曾公亮等一衆匠人從興奮中回過神來:“臣等爲陛下賀,爲天下蒼生賀!”

是的,這是一場該慶賀的盛世,蒸汽機的出現意味着大宋可以進入工業化萌芽,資本主義便會在幾千年文明的中華帝國這張溫牀上資深,資本主義會讓工廠如雨後春筍般在大宋的土地上出現,也會使得更多的人先富起來。

趙禎獨自一人在封丘軍營中漫步,在這裡完全不用擔心自己的安全問題,親衛司的人已經被趙禎打發去和禁軍來一場蹴鞠友誼賽,現在的蹴鞠在大宋非常的流行,尤其是在趙禎改變了規則和球門之後,更加激烈的對抗和競爭挑起了人們對蹴鞠的積極性,足球文化也在不知不覺中滋生,人類本就是熱血的動物,否則怎麼會又鬥獸場的出現?

新式蹴鞠憑藉着它激烈的對抗和比拼讓人看的熱血沸騰,自然受到所有人的喜愛,就連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也會參與其中,比如封丘軍營中的文官……

當然有利必有弊,事情總是如硬幣的兩面,蹴鞠給大宋百姓帶來了娛樂以及熱血的同時,也帶來利益的糾纏,賭球這骯髒的東西自然也就出現了,有了賭博便會有人去操縱促局比賽同時產生了更多的利益糾葛,這是趙禎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但也給他提了個醒,商業繁榮的大宋讓人們把更多的注意力轉向了利益。

“商人的天性是什麼?”趙禎不禁對匆匆趕來的蔡伯俙發問。

抱着針對党項發動貿易戰爭奏疏的蔡伯俙突然愣住,稍稍想了一下便總結道:“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沒錯,史家先賢司馬遷的一句話便到處了商人的本性,甚至專門爲此做了貨殖列傳,顯然他是看透了商人的本性,但在趙禎看來這本性並沒有所謂的好壞之分,甚至可以利用成爲國家發展的動力,但前提是朝廷和君主要控制好它。

“火車你見過了吧?覺得怎麼樣?”

“火車?陛下說的貼切……臣以爲我大宋如若能又四通八達的火車串聯城池,乃天下蒼生的幸事,商賈之間互通有無,貿易來往,天下財貨彙集大宋,這是何等的盛世!”

趙禎點了點頭,蔡伯俙說的沒錯,確實是一場盛世,但也是一場革命,趙禎現在很矛盾,中原王朝的統治之所以穩定很大程度上依賴愚民政策,這是趙禎想否認也否認不了的,儒學雖王朝的統治確實起到了鞏固的作用,而商賈的繁榮,格物的興盛,書院的增多,百姓見識的增加,這一切對中原王朝的封建統治都是不利的。

準確的來說這對君權神授這一觀點是不利的,深吸一口氣,趙禎望着蔡伯俙道:“如若有一天,百姓們發現皇帝並非是真龍天子,所有人都覺得皇帝和他們一樣是尋常人會怎樣?”

蔡伯俙震驚的望着趙禎,此刻的他居然真的開始幻想那一天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沒一會便冷汗淋漓渾身發抖,猛然跪下道:“官家萬萬不可說此悽惶之言!一定又辦法,一定又辦法……百姓的好日子是官家給的,沒有官家就沒有大宋如今的這一切!難道這樣的官家還算不得真龍天子?!”

趙禎猛然哈哈大笑道:“起來吧!朕只不過拿你尋個開心而已,朕是皇帝,朕的子子孫孫也是皇帝,只要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誰管皇帝是不是真龍天子?!”

蔡伯俙這才恍然大悟,還真是這個道理,只要百姓有好日子過,便不會去考慮皇帝是不是紫薇帝星,是不是真龍天子,在他們看來誰帶給他們美好的生活,誰就是當之無愧的帝王,看來是自己魔障了……

看着放鬆心神的蔡伯俙,趙禎的眼睛中卻閃爍着無奈的光芒,話是這麼說,但一百年後呢?三百年後呢?五百年後呢?!

隨着大宋更加的富強,更加的聰明,更加的有學識,封建君主專制一定會被推翻,不過那麼遙遠的將來就不是自己需要操心的事情了,也許歷史的車輪就該這樣前進,誰也改變不了這輛馬車的規則,包括自己!大宋能收回燕雲,能滅掉大理,能征伐南海諸國,能讓遼朝龜縮一隅,但卻不能阻止歷史的前進,不能阻止另一個時代的到來……

漫步在前,身後是惴惴不安的蔡伯俙,趙禎的腦中靈光一閃,突然微微一笑,他突然明白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意義,不,準確的來說是他突然明白了自己存在的意義,他給這個時代的華夏種下了一顆種子,一顆不斷髮展,不斷創新,不拘於陳規舊俗的種子,格物也好,商業也罷,這些都是打破中原王朝陳規舊俗的萌芽!自己留下的這一切無論自己還在不在都會繼續。

原來是自己改變了這一切,是自己打破了傳統的封建思想,一切的起因都在自己的身上!何必擔心封建王朝的統治?何必擔心自己子子孫孫的統治,何必擔心所謂的天家?這顆種子也許會毀滅趙氏,也許會毀滅大宋,也許會毀滅封建王朝,但它卻是給華夏這片數千年的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讓華夏崛起永遠的走在世界的前列,華夏從夏商周開始經歷了多少的王朝更替?但更替可以,卻不能落後!

在歷史的長河中,一個大宋王朝是多麼的渺小,但它卻是給華夏注入了新的活力,趙禎捏緊拳頭望向天空被風吹散的雲喃喃自語:“沒錯,只要這樣便足夠了!”

轉頭對跟隨在一旁的蔡伯俙道:“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這句話給朕記下,命人書與大慶殿及析津府乾宇殿之上!趙氏子孫萬代謹記!”

雖然不知官家爲何突然說這樣的話,但蔡伯俙依然躬身領旨:“臣尊陛下旨意!”

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五百零三章小人物的影響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務頭子的首次會面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殺人誅心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七百八十五章最毒婦人心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兩千零八十六章最恐怖的猜測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一千二百九十章遼朝變天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氣吞蒼宇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三百九十一章死得其所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兩千六百一十三章西方的聖人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遼東之貴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該上路了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六百第二十二章趙氏孤兒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
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五百零三章小人物的影響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務頭子的首次會面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殺人誅心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七百八十五章最毒婦人心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兩千零八十六章最恐怖的猜測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一千二百九十章遼朝變天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氣吞蒼宇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三百九十一章死得其所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兩千六百一十三章西方的聖人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遼東之貴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該上路了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六百第二十二章趙氏孤兒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