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

什麼是梟雄?

梟者,兇猛之謂。英者,多類於聖賢。梟雄者,多類於無情。英雄並及梟雄,皆心慕仁義,胸懷天下。然英雄懷抱仁義,以至仁德化天下,能讓天下人負我,心無我求,故能從始至終,時時踐行仁義;梟雄襟包四海,以壯志橫掃河山,寧使我負天下人,心無障礙,視時勢而行仁義,故不徹底。

果斷迅猛,準確短急,不受道路侷限,不法古,不囿今,善於維護羽翼。做事往往出其不意,而圖格魯克這一點和趙禎有一拼。

趙禎並不瞭解圖格魯克,能奪取整個阿巴斯王朝,能讓哈里發授予他“東西方之王”的男人並不簡單。

大宋軍隊的強大給了他相當大的震撼,恆邏斯城並不是一座簡單的城池,它是一處險關,是一座軍事要塞,也是西汗的屏障之地。

圖格魯克相信這座城池能夠讓薩倻克抵擋宋軍最少半個月的時間,可事實上不過兩天三夜便徹底易主,宋軍的大旗插在了城頭之上的時候,順便還吊起了薩倻克的屍首。

事實上當吉爾吉斯山上的火炮開火後不久,薩倻克所在的宮殿就被火炮給摧毀,逃過一劫的薩倻克雖然沒有被火炮炸死,但卻被倒塌的宮殿給壓死了。

這算是歪打正着,卻讓整個恆邏斯城的守軍崩潰,自己的汗王就這樣被宋人不費吹灰之力的弄死了,整個大軍一時間羣龍無首慌亂不已。

最重要的一點,無人敢登上城牆守衛他們的城池,守軍只要出現在面朝宋軍方向的城牆都會遭到大宋火炮的猛烈轟擊,鑑於他們的汗王都被擊殺,更是沒人敢上了。

於是宋軍的爆破手能輕鬆的靠近城門,並在城門處安放了烈性炸藥,巨大的爆炸聲和地面的震動然城中的守軍心驚膽戰,宋人總是能有威力驚人的神器不短的出現。

躲藏在城門後的伏兵被TNT爆炸後所產生的劇毒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薰得毫無戰力,有些人甚至窒息身亡,而宋軍卻在煙霧散盡之後才攻殺而至。

城門時一個城池防禦最爲嚴密的地方,也是最爲脆弱的地方,一旦被攻下,基本上敵軍便可長驅直入毫無阻礙,宋軍的打法相當的此人意料,直接從城門開始攻取四面城牆,拿下制高點之後,纔派遣大軍攻入城池,開始收拾剩下的殘軍。

速度之快,效率之高,擊殺之多,無有降俘!

可以說恆邏斯之戰把宋軍的強大展現的淋漓盡致,一座堅城就在宋軍的凌厲攻勢下土崩瓦解,更爲重要的一點,隨着這座城池的覆滅,整個西汗中門大開,說有土地暴露在宋軍的鐵蹄之下。

圖格魯克被震驚了,相比現在東方帝國的手段和力量,難怪當量的唐帝國敢於以區區兩萬餘人對阿巴斯王朝的十五萬大軍出手。

這種強大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也讓他開始認真的審時度勢,既然薩倻克連恆邏斯城都受不住,那還有必要援助他嗎?

再說他薩倻克都葬身在宋人的火器之下,可見這東西的恐怖,現在宋人三十萬大軍攜勝利之威而來,塞爾柱有必要和大宋發生戰爭嗎?

圖格魯克飛快的盤算着並且得出答案,塞爾柱王朝完全沒有必要於宋帝國爭鋒,甚至需要和宋帝國睦鄰友好!

但如何顯示誠意呢?

這讓他想起了契丹使者蕭湥的話,那自己就配合契丹演一齣戲,讓自己成爲宋帝國“朋友”的一齣戲。

於是圖格魯克派遣使者,前往大宋表明自己的態度。

趙禎明白,只要塞爾柱不出兵,那就意味着西汗走向終結,而整個黑汗王朝也走向毀滅,大宋對西方的戰爭也將結束。

看着手中的塞爾柱國書,趙禎皺眉許久還是決定相信圖格魯克的“誠意”。

這時候根本就沒有什麼好懷疑的,顯然圖格魯克知道他自己需要什麼,也知道大宋需要的是什麼,兩大帝國之間並沒有直接的利益衝突,何況土地遙遠。

戰爭有的時候並不是最好的較量,這段時間大宋在戰爭上的投入消耗驚人,每天趙禎最不想看到的便是三司的奏疏。

既然圖格魯克能看清其中的利弊,那最好不過,以大宋現在的人口不足以統治太遠的地區,最多便是到現在的黑汗已經是這個王朝的極限了,別忘了西域還有大片的土地需要大宋去攻伐。

這樣算下來還真的時需要更多的人口才能支撐大宋對廣袤疆土的統治。

既然選擇相信,趙禎便要引對契丹人的攻勢了,伊州這片土地對於大宋來說十分重要,它就如同一塊插進西域的楔子,刺得契丹人夜不能寐,如噎在喉。

它是一塊伸入西域的跳板,依託寧夏路的補給,進可攻,退可守,對西域產生的威脅要遠比實際意義大得多。

趙禎甚至能想象出蕭撻裡對伊州的憤恨,若是換做自己也勢必要拿下伊州,否則整個西域不得安寧,嚴重阻礙了對外的貿易。

於大宋相似,現在的契丹也依賴貿易,那是他們獲得財物的最直接方式,契丹甚至效仿大宋鼓勵商賈,並且初現了貴族資本。

對於契丹來說,只有貴族手中才有開展貿易的資本,蕭撻裡顯而易見的使用貴族成爲她爲契丹獲取國帑的來源。

這手段真是絕了,趙禎沒想到她居然能控制貴族集團,她的政策便是偏向貴族的,因爲她要獲得貴族的支持,但與此同時她也能讓那些貴族心甘情願的把賺取的財富拿出一部分支持朝廷。

從收集來的情報看,契丹的貴族時不用繳納商稅的,但每年都要給予朝廷利錢,這種利錢就相當於是一種分紅,蕭撻裡把所有的貴族和朝堂捆綁在了一起。

貴族商賈們賺的越多,朝廷便賺的越多,朝廷的政策必定向他們傾斜!

貴族們富裕起來之後,帶動了整個契丹的經濟復甦,貴族商賈僱傭更多的百姓,提供更好的工作和報酬,契丹民間的商賈這兩年也在不斷的增加。

而西域正是着一切的源頭,契丹的經濟比重以對外貿易爲主,絲綢之路可以說是契丹的命脈所在。

只不過現在被大宋從中間切斷…………

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一百九十五章遊俠兒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兩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宮請罪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四十三章希望學園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抽絲剝繭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二百三十九章名臣一鍋端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七百五十四章萬國來朝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一千四百零八章花樣百出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趙禎的“眼睛”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兩千五百七十七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上)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九百零三章遼朝忍不住了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
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一百九十五章遊俠兒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兩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宮請罪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四十三章希望學園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抽絲剝繭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二百三十九章名臣一鍋端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七百五十四章萬國來朝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一千四百零八章花樣百出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趙禎的“眼睛”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兩千五百七十七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上)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九百零三章遼朝忍不住了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