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

什麼是梟雄?

梟者,兇猛之謂。英者,多類於聖賢。梟雄者,多類於無情。英雄並及梟雄,皆心慕仁義,胸懷天下。然英雄懷抱仁義,以至仁德化天下,能讓天下人負我,心無我求,故能從始至終,時時踐行仁義;梟雄襟包四海,以壯志橫掃河山,寧使我負天下人,心無障礙,視時勢而行仁義,故不徹底。

果斷迅猛,準確短急,不受道路侷限,不法古,不囿今,善於維護羽翼。做事往往出其不意,而圖格魯克這一點和趙禎有一拼。

趙禎並不瞭解圖格魯克,能奪取整個阿巴斯王朝,能讓哈里發授予他“東西方之王”的男人並不簡單。

大宋軍隊的強大給了他相當大的震撼,恆邏斯城並不是一座簡單的城池,它是一處險關,是一座軍事要塞,也是西汗的屏障之地。

圖格魯克相信這座城池能夠讓薩倻克抵擋宋軍最少半個月的時間,可事實上不過兩天三夜便徹底易主,宋軍的大旗插在了城頭之上的時候,順便還吊起了薩倻克的屍首。

事實上當吉爾吉斯山上的火炮開火後不久,薩倻克所在的宮殿就被火炮給摧毀,逃過一劫的薩倻克雖然沒有被火炮炸死,但卻被倒塌的宮殿給壓死了。

這算是歪打正着,卻讓整個恆邏斯城的守軍崩潰,自己的汗王就這樣被宋人不費吹灰之力的弄死了,整個大軍一時間羣龍無首慌亂不已。

最重要的一點,無人敢登上城牆守衛他們的城池,守軍只要出現在面朝宋軍方向的城牆都會遭到大宋火炮的猛烈轟擊,鑑於他們的汗王都被擊殺,更是沒人敢上了。

於是宋軍的爆破手能輕鬆的靠近城門,並在城門處安放了烈性炸藥,巨大的爆炸聲和地面的震動然城中的守軍心驚膽戰,宋人總是能有威力驚人的神器不短的出現。

躲藏在城門後的伏兵被TNT爆炸後所產生的劇毒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薰得毫無戰力,有些人甚至窒息身亡,而宋軍卻在煙霧散盡之後才攻殺而至。

城門時一個城池防禦最爲嚴密的地方,也是最爲脆弱的地方,一旦被攻下,基本上敵軍便可長驅直入毫無阻礙,宋軍的打法相當的此人意料,直接從城門開始攻取四面城牆,拿下制高點之後,纔派遣大軍攻入城池,開始收拾剩下的殘軍。

速度之快,效率之高,擊殺之多,無有降俘!

可以說恆邏斯之戰把宋軍的強大展現的淋漓盡致,一座堅城就在宋軍的凌厲攻勢下土崩瓦解,更爲重要的一點,隨着這座城池的覆滅,整個西汗中門大開,說有土地暴露在宋軍的鐵蹄之下。

圖格魯克被震驚了,相比現在東方帝國的手段和力量,難怪當量的唐帝國敢於以區區兩萬餘人對阿巴斯王朝的十五萬大軍出手。

這種強大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也讓他開始認真的審時度勢,既然薩倻克連恆邏斯城都受不住,那還有必要援助他嗎?

再說他薩倻克都葬身在宋人的火器之下,可見這東西的恐怖,現在宋人三十萬大軍攜勝利之威而來,塞爾柱有必要和大宋發生戰爭嗎?

圖格魯克飛快的盤算着並且得出答案,塞爾柱王朝完全沒有必要於宋帝國爭鋒,甚至需要和宋帝國睦鄰友好!

但如何顯示誠意呢?

這讓他想起了契丹使者蕭湥的話,那自己就配合契丹演一齣戲,讓自己成爲宋帝國“朋友”的一齣戲。

於是圖格魯克派遣使者,前往大宋表明自己的態度。

趙禎明白,只要塞爾柱不出兵,那就意味着西汗走向終結,而整個黑汗王朝也走向毀滅,大宋對西方的戰爭也將結束。

看着手中的塞爾柱國書,趙禎皺眉許久還是決定相信圖格魯克的“誠意”。

這時候根本就沒有什麼好懷疑的,顯然圖格魯克知道他自己需要什麼,也知道大宋需要的是什麼,兩大帝國之間並沒有直接的利益衝突,何況土地遙遠。

戰爭有的時候並不是最好的較量,這段時間大宋在戰爭上的投入消耗驚人,每天趙禎最不想看到的便是三司的奏疏。

既然圖格魯克能看清其中的利弊,那最好不過,以大宋現在的人口不足以統治太遠的地區,最多便是到現在的黑汗已經是這個王朝的極限了,別忘了西域還有大片的土地需要大宋去攻伐。

這樣算下來還真的時需要更多的人口才能支撐大宋對廣袤疆土的統治。

既然選擇相信,趙禎便要引對契丹人的攻勢了,伊州這片土地對於大宋來說十分重要,它就如同一塊插進西域的楔子,刺得契丹人夜不能寐,如噎在喉。

它是一塊伸入西域的跳板,依託寧夏路的補給,進可攻,退可守,對西域產生的威脅要遠比實際意義大得多。

趙禎甚至能想象出蕭撻裡對伊州的憤恨,若是換做自己也勢必要拿下伊州,否則整個西域不得安寧,嚴重阻礙了對外的貿易。

於大宋相似,現在的契丹也依賴貿易,那是他們獲得財物的最直接方式,契丹甚至效仿大宋鼓勵商賈,並且初現了貴族資本。

對於契丹來說,只有貴族手中才有開展貿易的資本,蕭撻裡顯而易見的使用貴族成爲她爲契丹獲取國帑的來源。

這手段真是絕了,趙禎沒想到她居然能控制貴族集團,她的政策便是偏向貴族的,因爲她要獲得貴族的支持,但與此同時她也能讓那些貴族心甘情願的把賺取的財富拿出一部分支持朝廷。

從收集來的情報看,契丹的貴族時不用繳納商稅的,但每年都要給予朝廷利錢,這種利錢就相當於是一種分紅,蕭撻裡把所有的貴族和朝堂捆綁在了一起。

貴族商賈們賺的越多,朝廷便賺的越多,朝廷的政策必定向他們傾斜!

貴族們富裕起來之後,帶動了整個契丹的經濟復甦,貴族商賈僱傭更多的百姓,提供更好的工作和報酬,契丹民間的商賈這兩年也在不斷的增加。

而西域正是着一切的源頭,契丹的經濟比重以對外貿易爲主,絲綢之路可以說是契丹的命脈所在。

只不過現在被大宋從中間切斷…………

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龐然闕影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魚肉”的討論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六章拜見父皇第二百三十九章名臣一鍋端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兩千三百六十一章以卵擊石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秘閣來“客”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六百三十九章蔡伯俙的辦法(下)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兩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親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三書六禮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魚肉”的討論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九十五章鋼鐵洪流,如山入牆!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兩千二百三十五章帝國資本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
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龐然闕影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魚肉”的討論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六章拜見父皇第二百三十九章名臣一鍋端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兩千三百六十一章以卵擊石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秘閣來“客”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六百三十九章蔡伯俙的辦法(下)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兩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親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三書六禮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魚肉”的討論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九十五章鋼鐵洪流,如山入牆!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兩千二百三十五章帝國資本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