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

戰爭還在繼續,這是一場誰也沒有預料到的苦戰。

艱苦程度即便是以宋軍那般頑強的鬥志都受到了苛刻的考驗。

宋軍的防線已經破損,契丹人與宋人將士已經混濁一團,二十萬人相互攻伐的戰場已經開始混亂,宋軍和契丹軍的主將都無法有效的傳令到戰場的每一個角落。

能指揮的士兵也只有中軍的一部分而已,而這個狀況出乎蕭捷和張舟兩人的預料。

爲何會變成這樣?

答案很簡單,是張舟發出的號令所致,是他命令大軍分散作戰,這一條軍令是在他和契丹軍交戰之前便發出的。

從戰爭開始張舟就預留下了火槍兵,這些火槍兵一直沒有出現在亂戰之中。

他們如同預備隊一樣的存在,宋軍和契丹軍亂戰一團的時候,他們也就自然而然的出現了。

大宋作戰多依賴陣形配合,極少有人是孤軍奮戰的存下,即便是被契丹人衝擊散亂,但也會以六七人爲戰鬥單元,互相靠攏而戰。

這樣做的好處是你永遠不必擔心背後的敵人,總會有袍澤在你的邊上爲你抵擋,只需要專心對付眼前的敵人就好。

別看這小小的一個細節,確實戰場上保命的不二法門,各兵種之間相互配合起來,作戰加成完全超越當下水平,鋒利的橫刀,結實的盾牌,長長的鐵槍,以及上弦極快的棘輪弩。

這些東西看似雜亂無章,可一旦組合在一起,立刻成爲殺敵的利器,契丹人即便圍攻也有無從下手的感覺。

鐵劍砸在盾牌上被彈開,長槍猛然刺出,在奪取一條契丹人的性命後又如閃電般縮回,邊上的契丹人得到了機會,迅速欺身而上,三四柄刀劍砍來,卻在途中被棘輪弩射殺一人,盾牌再次格擋,蛇信一般的長槍再次出擊,同時橫刀手抓住破綻從側面揮砍,以撩擊自下而上的劃過契丹士兵的盔甲,鮮血噴出濺在了巨大的盾牌上。

這便是配合完美的一個小陣,而在大宋的軍中卻有着無數這般戰力驚人的小陣,他們共同組成了宋軍強悍的戰力。

當然契丹人也不傻,他們頗爲兇狠,很快便發現了宋軍軍陣的“難啃”如同刺蝟一般難以下手,這纔是最爲麻煩的地方,但這樣的軍陣有一個缺點,移動不足。

於是乎這些契丹人便開始抱團進攻單一的軍陣,以少量的人拖住其他的宋軍,宋軍的軍陣終於頂不住壓力,長槍被夾住,盾牌被鐵骨朵擊碎,靈活的跳蕩兵無處騰挪。

無論是宋人擊殺契丹人,還是契丹人對付宋軍,雙方的廝殺和死傷都不在少數,此戰並沒有發揮宋軍的遠程力量,這也是多年來宋軍的主要優勢之一。

噼裡啪啦!

一陣如炒豆又比炒豆大嘈雜喧鬧許多的聲音出現在戰場上,無論宋軍還是契丹人都被嚇了一跳,甚至下意識的縮了一下脖子。

宋軍之中的火槍手出現了,他們並非三五成羣,而是數十人組成一個軍陣,不斷的向前推進,同時也不斷的射擊。

一個能容納二十萬人混戰的戰場並不小,雖然看似被人填滿,但其中卻有很大的空檔,身處中軍之後的火槍兵從戰場的最外圍開始,不斷的向前推進。

得益於火器的進步,宋軍的火槍早已今非昔比,裝藥快,威力大,射程遠,精準度高,只是普及率較低而已,但這次張舟帶來了一萬多人的火槍兵。

雖然相比剩下的九萬步卒不算什麼,但他們的戰力卻不可小覷。

一邊推進,一邊不斷的散開,這是他們早已“練習”成千上萬次的戰鬥,十數人爲一隊,三排輪換擊發,所有和契丹人糾纏在一起的宋軍以最快的速度向兩邊撤走。

這一幕是相當危險的,但好在距離很近的時候火槍手們纔會開槍,有的甚至快要抵在契丹人的身上纔開槍。

被槍口指着的人會莫名的產生恐懼,契丹人也不例外,尤其是知道這火槍威力強大到可以洞穿鐵甲後更是如此。

但你的速度再快能快得過子彈?顯然不行,圍攻宋軍的契丹人如同麥子一般倒下,而在其後的宋軍全部臥倒在地,即便如此也存在誤傷的情況,但相比之下卻要好許多。

宋軍的局勢也逐漸佔據上峰,火槍兵的出現提升了宋軍極大的氣勢,也使得契丹人備受壓力,他們只能用心中的勇氣去戰勝這份恐懼,但事實上哪有想象的那麼簡單?

宋軍逐漸的站穩腳跟,也逐漸的逆轉局勢,火槍的煙霧如同惡魔的吐息,每當他瀰漫在戰場上的時候,契丹人便會倒下,但契丹人也找到了應對的方法,全力和宋軍交戰,雙方雜亂在一起,使得火槍並不容易瞄準到他們。

這一辦法非常有效,雙方之間再次回到了拉鋸戰,而火槍手則是棄用火槍的遠程力量,在槍口裝上了鋒利的刺刀開始了衝鋒。

這些火槍手的身上穿着輕便的鐵甲,而且只有上身穿着,衝刺起來的速度很快,再加之刺刀衝鋒獨特的體形速度很快,人的力量幾乎都集中到了刺刀的刀尖上。

數十人如同一排長長的兵線衝鋒起來的速度極快,火槍上的刺刀帶着人的力量一頭扎進了契丹人之中,只聽倉啷一聲,這是刺刀穿過鐵甲的摩擦聲,略顯刺耳…………

契丹人驚呆了,沒想他們身上的鐵甲在刺刀面前不堪一擊,這些可都是宋人提供給黑水軍的鐵甲啊!

他們並不知道,這些鐵甲確實沒有問題,只不過刺刀的威力是集中在了刀尖的一個點上,刺擊的時候當然能刺破板甲,何況刺刀上集中了整個人的慣性和速度。

火槍與刺刀基本上就是完美的組合,張舟在中軍看得清楚,直到這個時候,他才下令軍中的陌刀手進入戰場,宋軍的中軍還存在者一股駭人的力量,大宋陌刀手。

他們是關鍵性的力量,張舟一直隱而不發,爲的就是在火槍手投入實戰見到效果後再動手,現在該看的已經看到,他心中已經有了底氣,自然不會再藏着掖着。

大宋的裝甲陌刀手的投入也基本預示着戰爭即將結束。

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無路可逃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九十八章東宮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贊普和論逋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九十五章鋼鐵洪流,如山入牆!第兩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車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兩千二百八十三章海嘯席捲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西域舊事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八百三十九章戰爭債券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
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無路可逃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九十八章東宮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贊普和論逋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九十五章鋼鐵洪流,如山入牆!第兩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車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兩千二百八十三章海嘯席捲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西域舊事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八百三十九章戰爭債券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