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

蔡伯俙走的很從容,他相信在大宋軍力的威懾下,敦良不敢對自己不利,甚至連產生這樣念頭的勇氣都沒有,從剛剛他向自己極力誇耀女兒的那一刻起,蔡伯俙便知道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爲了目的不擇手段的人,這樣的人最爲可怕,但也最爲珍惜自己的性命和手中的權利,所以蔡伯俙覺得最後他一定會答應自己的這個苛刻條件,否則他的生命就會受到威脅,這樣一個膽小謹慎的人怎麼可能不中圈套?

當然,他也要去尋那位良子皇長女,長長的嘆了一口氣,蔡伯俙本是不願如此的,但這個計劃卻是對大宋最有利,最安全的計劃,只不過要平白的搭上一個女子,甚至要扭曲她,在精神上折磨她,實在有些不該。

但是爲了大宋,同樣也是爲了倭國卻必須要犧牲掉她。要怪,只能怪她生在倭國,身爲倭國皇帝的女兒。生在這個看似不是亂世卻又是亂世的荒唐時代。

不過她也是幸運的,至少她的故國還在,還有一絲寄託和需要守護的東西,蔡伯俙讓人送來了倭國皇嗣的情報,結果讓他大吃一驚,黑手的人認爲,所有的皇女都不熱衷於權利的追逐……

甚至連一點對皇位的慾望都沒有,這顯在蔡伯俙的印象中顯然是不可理解的,之後當他看到倭國百姓的狀況之後才知曉,在倭國基本上就是男人的時代,女人的地位說是堪比奴隸也是可以的。

但只有兩種女人例外,一是民間的巫女,這種女人據說能通靈,十里八鄉的人都敬重她不敢輕辱,而另一種則是流淌着皇室血脈的女人,在倭國天照大神被奉爲至高神,他的血脈自然也就高貴了。

只不過倭國的社會風氣,使得無論什麼樣的女子都已經習慣了順從,在家順從父親,丈夫,兒子,在外則是更加小心謹慎,只有在皇室血脈即將斷絕的時候,纔會輪到她們登基稱帝,爲的是延續皇室血脈。

甚至親族之間可以成婚,當女天皇要繁衍子嗣的時候,便與親族之人通婚,這樣一來生下的血脈必定純潔……

這在大宋,不,在華夏任何一個朝代的歷史上都不可能出現,紀綱人倫都消失的無影無蹤,無異於一場禮樂崩壞大道喪失的災難,這樣的倭國永遠不能不可能成爲強大的帝國,永遠!

蔡伯俙認爲自己的提議是在給倭國一個機會,重新走向正軌的機會,只有與大宋聯姻,並接受大宋“指教”的倭國才能緩緩變成一個國家。

在蔡伯俙看來這可是天大的恩賜,倭人還不自知簡直荒唐,若是趙禎知曉內心的想法一定驚呼這便是大國沙文主義,他的所作所爲完全是依仗大宋的強大,而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倭國,甚至粗暴干涉對方的內政,侵犯對方的利益,損害對方的主權的行爲。

但很可惜,蔡伯俙不知道,趙禎更不知道,更加可惜在這個時代,只要你的手中擁有強大的力量,便可任意只配你所能觸及的世界,並且趙禎纔是最先開始這樣做的,而蔡伯俙只是個受到影響的延續者。

當蔡伯俙離開皇居之後,太陽纔算是真正的升起,它不似晨曦那般微小,也不似早晨那般溫和,進入夏季之後,這高懸的太陽能把土地烤乾。

在一座倭國的酒肆後院中,蔡伯俙見到了什麼叫小雅別緻,這裡仿若是大宋的江南之地,小道,石橋,亭臺,無不透露出別樣的精緻巧妙,環繞的小溪曲水流觴,翠綠的文竹悠然雅緻,凡是能想到小雅景緻這裡都有。

就連那桌椅板凳都是選用那契合外形的樹根所作,讓人忍不住賞玩起來,而這裡正是良子約蔡伯俙見面的地方,竹林之中傳來一陣笛聲,悠揚清脆中帶有一絲奇怪的調子,悠揚婉轉又有些悲傷,與大宋的音律着實不同。

循聲而去,蔡伯俙便見到一個乾淨的女子在竹林中的空地上吹奏,而她的面前放着一張小几,和倆個蒲團,相當的隨意。

這女子便應該是倭國的良子內親王了!

所謂的內親王便是倭國公主的叫法,但蔡伯俙覺得非常彆扭,在大宋只有皇帝的親兄弟才能叫親王,至於在前面加個內是什麼意思,蔡伯俙實在不知。

隨意的在良子面前坐下,自顧自的喝茶,蔡伯俙完全不理會眼前吹奏的女子,更沒有誇讚她吹奏的多麼好,多麼有韻律,彷彿一切都不存在,他的眼中只有竹海,香茗。

笛聲停下了,良子奇怪的問到:“難道天使不覺得這調子好嗎?”

蔡伯俙笑了笑:“外臣聽不懂,自然不敢妄加評論,倭國的音律與我大宋的不太一樣,總有一種落日悲傷之感,外臣不喜歡。”

良子放下手中的笛子,拿起一塊白娟輕輕擦拭起來:“那大宋的音律有何不同?”

蔡伯俙笑了笑:“那就太多了,笛聲悠揚婉轉,仿若風吹竹林;蕭聲蕭瑟仿若葉落知秋,鐘鼓齊鳴煌煌之音,不過外臣最喜歡我大宋的戰鼓之聲,殺伐之音!”

蔡伯俙的表情從原本的愜意逐漸變得猙獰,說道最後甚至有噬人心魄的模樣,良子臉色發白卻已久坐在不動,只不過她的雙手在微微的顫抖。

“我就從來沒有聽過……”良子的聲音有些小,但卻並沒有被嚇得說不出話來,擡起頭道:“這茶,這景,如何?”

蔡伯俙點了點頭:“這茶葉倒是不錯,選用我大宋嶺南之地出產的天聖茶沖泡而成,只不過不如在我大宋炒制的好,官家可是最先推廣炒茶的。至於這景緻……”

蔡伯俙嗤笑着搖了搖頭不再說話,眼前的良子不滿的問到:“景緻不好嗎?”

“不是不好,而是沒有意境,竹海需一望無際蒼蒼莽莽,可你這竹海也叫做竹海?至於曲水流觴亭臺水榭,與我大宋相比相差甚遠!”

良子瞪大眼睛道:“莫不是我倭國的東西在你宋人眼中都是如此?!”

蔡伯俙點頭道:“公主殿下這話說的對了,不是比不上,而是……用官家的話怎麼說來着?哦!——做作。”

此刻蔡伯俙真的想把收集情報的黑手拎過來一頓老拳,顯然這個公主並不是一個不熱衷於權利的人,恰恰相反,她熱衷權利的慾望比男人都要強烈,眼前的一切都是最好的證明。

從自己進入這裡開始,這因爲公主便想佔據先機,把所有的事情都控制在她自己的手中……

第兩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封王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五百四十四章遼朝來使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兩千二百六十七章欲擒故縱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贊普和論逋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二百四十章熊貓,美人與陌刀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三書六禮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趙禎的“眼睛”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
第兩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封王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五百四十四章遼朝來使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兩千二百六十七章欲擒故縱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贊普和論逋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二百四十章熊貓,美人與陌刀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三書六禮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趙禎的“眼睛”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