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

飛狐城顯然是容納不下十萬大軍的,禁軍們很快接管了只剩下三面城牆的飛狐城,軍帳在南面向外延伸出去形成一道道軍營城牆。

對於大宋來說,軍營組成的城牆要比磚石的要結實得多。

趙禎想要去親自查看一下火炮對敵人造成的破壞程度,可曹瑋狄青等人死活攔着不讓去,夏竦非常的不滿:“陛下查看有何不可?”

曹瑋被夏竦勾起了回憶,臉色瞬間慘白的說道:“恐污穢了陛下的眼睛……”

夏竦不信邪的向城北走去,他也是見識過殺戮的人,怎麼可能像曹瑋那麼誇張的模樣?難道他們是有什麼事情瞞着陛下與自己不成?

軍中最怕的便是欺上瞞下行爲不法,即便現在的禁軍已經好上了太多,但夏竦依然覺得自己有必要履行監軍的職責,萬一有什麼違反軍紀的事情發生,那可就不好了。

這次大軍攻伐飛狐城,最主要的一點便是在戰爭結束後不殺降俘,戰鬥的時候對於乞降的敵人自然不應該手下留情,誰知道他會不會突然暴起傷人?

可一旦戰鬥結束,降俘必然要留下,這是中原王朝的習慣,殺俘不祥可不僅僅是說說的,古人的智慧在這一條上體現的淋漓盡致,一旦對外宣稱不殺降俘,也真真切切的這麼做了,戰鬥的時候遇到的抵抗便會越小。

多麼聰明的計劃,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策略而已,但卻利用了人類的求生本能,但凡有退路,人總是給自己以生希望。

但當夏竦回來的時候,他整個人都變了,雙目通紅泛着猙獰,雙腿卻又在打顫,整個人臉上的肌肉都僵硬掉,見到狄青和曹瑋的時候瘋狂的衝上前,揪着狄青的衣領道:“你怎麼敢…怎麼敢如此?”

趙禎在一旁看的莫名其妙,即便是禁軍沒留下活口也就罷了,殺俘不祥雖有此說,可趙禎知道其中的隱喻。大不了從下一戰開始留下降俘便是。

當趙禎要前往北門的時候,這次不光是曹瑋狄青不同意,就連夏竦都上前阻攔:“陛下,北門去不得啊!”

“有何去不的?當年朕也是經歷過刀兵的,什麼樣的慘狀沒見過?”趙禎看着眼前跪倒一地的人不滿的說道,畢竟他要親自看一眼火炮對人造成的傷害,愈發執意的前往北門。

衆人見勸不住趙禎,只能小心跟隨,一旦官家受不住慘烈的場面也好趕快遮蔽。

在通往北門的路上,趙禎看到了一幫被嚇破膽的遼軍被一條長繩拴着向前走,此時的遼軍完全沒有往日的囂張模樣,個個把自己的身體蜷縮在一起,即便被俘虜了卻露出踏實的表情,彷彿這纔是最安全的歸宿。

看來火炮的威力給了他們相當大的震撼,趙禎滿意的點了點頭,可當他看到北門的情形之後,卻臉色蠟黃,五臟六腑翻江倒海,眼前的場面根本不能用慘烈來形容,到處是殘肢斷臂,不完整的碎肉滿地都是,城牆上還有滿是叫不出名字的肉塊,這場面堪比修羅地獄!

強忍着吐意,趙禎對夏竦開口道:“派人把這些處理掉,現在雖然入秋,天氣稍寒,但難免有病疫傳播,以石灰消毒最佳,讓所有人儘量遠離此地!”

夏竦連連點頭:“臣遵旨,官家看也看了,還是離開這大煞之地爲妙。”

趙禎點了點頭又猛然轉頭道:“讓國內的援兵加快速度,並且開始鋪設通往飛狐城的公路,速度一定要快!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夏竦等人點了點頭,他們知道官家擔心的是什麼,按照飛狐城的速度,大宋對燕雲之地其他城池的攻伐速度會相當快,那就意味着後勤的速度一定要跟的上之前官家計劃的才行。

一切都是那麼的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夏竦等人望着轉身離開的官家默默不語,他們沉默的原因是誰也不知道該用什麼話來形容官家,一切的一切彷彿都是按照官家原先的計劃所制定的,任何人都沒能逃脫這個怪圈。

當一個人把所有事情安排好的時候,甚至連細節都計劃好的時候,整件事就會變得非常詭異。

對,詭異!

許多人都有這種感覺,他們覺得事無鉅細都在官家的計算之中,或者說算計之中,包括這次北伐也依然如此。

飛狐城被順利攻克,一鼓而下在情理之中,火炮威力甚大一炮之威糜爛百米也在情理之中,官家彷彿見識過火炮在實戰中的破壞力,面對修羅地獄般的場景雖然臉色不好但卻能忍受得住,夏竦看得出來官家不是毅力驚人而是別的原因。

回到御帳中的趙禎回想起剛剛的畫面臉色一白,對着馬桶一陣翻江倒海,吐得昏天黑地日月無光,他見識過人類文明的破壞力,但在面對北城慘烈畫面的時候依然覺得噁心。

無論曾經經歷過什麼,首先他是人,是人就會對剛剛的畫面產生牴觸,噁心……除非他是個變態。

當夏竦幾人在御帳外聽到裡面傳來嘔吐和咳嗽聲後,幾乎是同時長出了一口氣,官家很正常,依然有着一顆憐憫之心,依然是他們熟知的官家。

夏竦爲什麼會對狄青等人發火?就是因爲這種場面太過慘烈,出現在大宋皇帝的御駕親征之中難免對趙禎的聲譽產生影響,同時在看到趙禎的表情之後他開始擔心戰爭會改變官家的心態。

彭七看了看圍在御帳周圍的一幫人輕咳一聲道:“諸位這是在幹嘛?難道是在窺伺官家不成?!”

夏竦翻了個白眼道:“你去北門看過了嗎?我等這是在擔心官家,三才不在,你就要好生伺候,快快去準備溫水清茶給官家。”

彭七臉色一白的竄了進去,夏竦的話讓他回想起了剛剛的畫面,就他彭七的膽量都被嚇了渾身發麻,何況是官家,聽着裡面翻江倒海的嘔吐趕緊跑到趙禎身邊地上一杯清茶道:“官家喝一口,別像那事一會就好。”

彭七不說還好一說趙禎又想起腳底的粘稠忍不住又吐了……

第九百七十七章大宋的釘子,遼朝的新秀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章智慧的遷徙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秘閣來“客”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武德永昌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六章拜見父皇第四百四十六章四方雲動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歷史的怪圈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禍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永遠消除閉關鎖國的可能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一副輿圖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
第九百七十七章大宋的釘子,遼朝的新秀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章智慧的遷徙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秘閣來“客”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武德永昌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六章拜見父皇第四百四十六章四方雲動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歷史的怪圈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禍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永遠消除閉關鎖國的可能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一副輿圖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