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

火車是大宋最強大的運輸工具,這世上就沒有比火車還快的東西,漕運雖然發達運貨量也大,但終究是比不上火車在陸地上行駛到速度,即便是和公路上的馬車相比也相去甚遠。

在鐵路建設上的速度其實並沒有公路來的快,鐵路太過耗費鋼材,雖然不需要太過精煉的鋼材,但畢竟質量一般的鋼材也是價格驚人,鐵路實在太長了,需要的鋼材也太多了。

還好因爲大宋對鋼材的需求以及商品社會的逐漸過渡,冶煉技術的增加和飛躍,大宋每年的鋼產量驚人,幾乎是唐時的十倍有餘。

每年年產可達數百萬斤,這是因爲龐大的市場需要,市場經濟的秘密就在於物價和供需關係在市場的控制之下。

而鐵作爲一種戰略資源在漢家文明中原本屬於朝廷專賣的,漢朝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鐵在漢朝是戰略物資,施行嚴格的專賣制度,不存在民辦一說,鐵礦數量68處無一例外都是朝廷在經營。

在華夏的漫長曆史中,這一點得到了繼承,畢竟冷兵器時代誰掌握了鐵器就是掌握了戰爭資源。

但到了強盛的唐時,唐人不知是不是發現了市場運行的規律和秘密,開始逐漸開放允許民間私營,民營鐵礦課以十稅其二的鐵稅來徵收,鐵礦數量一下從前期的處,增加到中期的一百零四處。

大宋立國之後同樣也發現了這個“秘密”,但大宋卻沒有如同唐時那般的“簡單粗暴”,而是在唐人的制度上加以創新。

在繼承唐朝制度的同時,大宋以官營、官民合營、民營等三者共存的方式進行鐵資源的開發,民營鐵礦課依舊以十稅其二的鐵稅,而這裡不得不提一下著名的“改革大神”“執拗相公”王安石了。

趙禎在三司同時設立了市易務,這便給了王安石發揮的空間,其實內容很簡單,就是在大宋各地設立由朝廷負責買賣的衙門,這些衙門出錢收購滯銷貨物,市場短缺時再賣出。

這是朝廷干預和調控市場的最簡單手段,尤其是限制大商人對市場的控制,有利於穩定物價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

不能靠壟斷賺錢了,只能用擴大規模和生產效率來謀取利潤,以數量和質量來從市場中賺取更多的錢財。

於是這一辦法使得民營鐵礦大爲增加,大宋鐵礦數量一躍達到二百餘處,單單是東京城和神都城兩地的冶煉之場便有四十七家之多!

最關鍵的是,大宋無論怎麼生產鋼鐵都不會出現產能過剩的情況,大宋各個工廠的機器已經官營的兵工廠和負責鐵路建設的路政院每年需要的鋼鐵數量何止萬巨?!

大宋雖然鋼鐵產量在逐年增減,但卻不是產能過剩,而是產能過低,雖然已經超越了前朝但這是不爭的事實。

全面建設中的大宋每年消耗的鋼材達到了數百萬斤,所有開採出的鐵礦全部簡單的高爐冶煉成鋼材銷往大宋各地。

無論是民營還是官營鐵礦或是冶煉場都是賺的盆滿鉢滿,在這種情況下,朝廷的稅收同樣產生了暴增,最高興的人便算是老倌包拯了。

而大宋的鹽稅被廢除之後,單單是僅剩下的鐵稅便能支撐起原本的鹽鐵兩樣稅收,誰也不會再對免除鹽稅這件事說三道四。

隨着格物的發展,隨着讀書人的增加,隨着民智的不斷開發和消息傳播的迅速,鹽稅的取消勢在必行。

趙禎主動取消鹽稅爲的就是避免日後的尷尬,學堂中的孩子在稍有學識的老師教導下,在有條件的地方也能自制可食用的粗鹽,這樣下去只能是丟的朝廷臉面。

鹽稅的取消讓大宋的百姓驚詫的同時更加的對趙禎這位君王感恩戴德,鹽稅乃是關係百姓的稅收,和農稅一樣左右這大宋百姓的生活。

隨着鹽稅和農稅的取消,百姓的手中擁有更多的錢財可以只配,再加上不斷增加的收入和繁榮的市場,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過了。

而這種情況下百姓們買賣的商品都會以各種各樣的稅收形勢進入到朝廷的國庫中,大宋的苛捐雜稅少了,但商品稅卻沒有減少。

這些稅收都是被加入了商品之中,朝廷直接從工廠和店鋪收稅,而不是從百姓們的頭上收稅,極大的減輕了百姓的反感和牴觸。

也使得大宋的市場愈發的繁榮,這是一個加速時期,從送到趙禎手中的三司公文來看,大宋今年的市場依舊在增加,商業依舊會繁榮。

工業的不斷推進和改革使得大宋的發展速度極快,按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甚至會超越西方的第一次工業革命。

原因很簡單,因爲大宋的人口基數實在太過龐大,人口基數大,疆域廣闊,市場繁榮,這種情況下大宋的經濟增長彷彿是一列不斷飛馳永遠也不會停下的火車。

內需市場便已經足夠趕上西方國家需要的總和,這是前所未有的情況,連趙禎都不知道這種情況意味着什麼。

人口基數不斷的增長,內需市場的不斷擴大使得大宋的經濟增長也不斷的增加,整各時代都如同增加了燃料的火車在飛速奔馳。

即便是在火車上奏報還是在不斷的送達,既然已經準備回京之後移交手中的皇權,那就要提前對大宋有一個更爲系統和直觀的瞭解。

說實話不是趙禎不稱職,而是他需要了解的東西實在太多,而大宋的發展也太快,在這個時代車輪下的大宋彷彿每天都在變化。

趙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現一些奏疏的內容充滿激進或是保守,一些奏疏的內容和想法會被“驚爲天人”,有些則是“愚不可及”。

時代在改變的同時人也在改變,奏疏便是朝臣們和帝王交流的主要途徑,六部四品以上的官員都有權直接上疏皇帝,而地方州府官員同樣有這樣的權利。

一些特殊的衙門即便是低品級的官員也可直接上疏皇帝,比如監察院的官員等等。

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兩千三百五十一章“誘餌”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馬腳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三書六禮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八百七十三章大軍壓境第一千零四章皇宮內外的努力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三百九十三章夜襲第兩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三百章悲歌第七百四十五章後苑傳出的消息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兩千四百七十一章前往神都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
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兩千三百五十一章“誘餌”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馬腳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三書六禮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八百七十三章大軍壓境第一千零四章皇宮內外的努力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三百九十三章夜襲第兩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三百章悲歌第七百四十五章後苑傳出的消息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兩千四百七十一章前往神都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