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

蔡伯俙瞧見了塔利班的心疼模樣,這貨在簽字畫押的時候手抽抽的就像是中風似得,被塔利班坑過兩次的蔡伯俙心中那叫一個痛快,終於讓這狡猾的一賜樂業人出血了!

但拉比和塔利班離開後,蔡伯俙便興奮的道:“官家!五千萬貫!整整五千萬貫嘞!這下咱們算是賺的盆滿鉢滿了!”

“瞧你那點出息!不就是五千萬貫嗎?還趕不上咱們大宋一亮的稅收總和,五千萬貫買我大宋的支持,買一個復國的機會,你覺得這筆生意到底是誰賺了?而且這五千萬貫甚至有着不用償還的可能,萬一一賜樂業人復國失敗了呢?即便復國成功,這五千萬貫也是分期支付,朕可沒有給他們定下具體時間,只說明每年必須歸還利息,他們可以自己定奪歸還本金,和歸還多少本金嘞!”

蔡伯俙聽了趙禎的話不解的問道:“官家,這豈不是讓他們可以永遠的拖欠下去嗎?”但當他看到趙禎充滿深意的眼神後隨即反應過來,一賜樂業人如果復國成功後一直不歸還本金還好。這樣每年大宋都可無償的收回利息,隨着時間越長,利息也越多,甚至可能已經超過了本金的價值。

“其實一賜樂業人購買咱們大宋的軍備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好處,可以讓我大宋的軍械司壯大起來,招募更多的匠人,發放更好的福利,擴大規模,讓朝廷對軍械司的撥款減少等等,同時也降低了馬槊陌刀這些重器的成本。”

趙禎的話讓蔡伯俙深思,好像還真是這樣,望向塔利班與拉比的背影,蔡伯俙覺得這兩個興奮的一賜樂業人再次被官家坑了一道……

吃飽喝足,又做了一筆大買賣,趙禎現在非常的清閒,東京城熱鬧的景象讓人忍不住加入其中,御街上變成了步行街,小商小販的商品有的時候也讓人眼前一亮,而四周店鋪的夥計更是賣力的吆喝。

曹婆婆肉餅的香味依然在南門大街上肆意飄散,引得趙禎忍不住買上一塊邊走邊吃,車家炭,張家酒,劉好手家的饅頭把趙禎和蔡伯俙再次帶回往昔。

南門大街上的丁家素茶是出了名的香醇,走累了的趙禎自然而然的帶着人進去,一旁便是遼朝的都亭驛,如今的遼朝使臣非常的安穩,在東京城中一點也看不出往日的張狂,國內的亂局雲橘波詭,大宋的強盛一日勝過一日。

連原本退避三舍的商賈也把鋪子開到了都亭驛的邊上,金家木器,樑家珠子埔,一點也不畏懼遼人,都快把都亭驛的地給佔去了!

曾經的高陽正店還是有明媚的侍女在門外迎賓,但是進去的人寥寥無幾,大宋的白酒味甘醇厚,濃烈異常,早把這裡的羊羔酒給比了下去,誰還去高陽正店?即便是他家的羔羊酒不再限量,也無人問津了。

此時去高陽正店最多的人便是党項人,只有他們纔會圖個便宜去高陽正店,大宋的烈酒價格可不是他們能經常消費的。

東京城雖是大宋的國都,但卻有許多外國的商賈和使臣,雖沒有盛唐的萬國來朝,卻別有一番經濟繁榮的景象,許多使團都是在得到大宋戰勝遼朝,收復燕雲之地後前來朝貢的。

趙禎選取丁家素茶歇腳也是因爲對面便是大宋的萬國驛,這裡是許多使臣在東京城的落腳之地,這幾年時間東京城經濟飛速發展,現在東京城租一個獨立的小院基本上不可能,外國使者只能居住在客棧中,御史得知後便上疏奏請爲這些使臣設立專門的居住場所。

於是便有了這萬國驛站,這還是曾經的金銀彩帛交易市子,地方夠大,也不是百姓的私有財產,否則朝廷還真不知道該在哪裡建設專門的驛站嘞!

別看皇帝富有四海,但在大宋開國之初便是肯定了個人私有制的,即便是在趙禎要求重新編纂《皇宋憲法》之前,大宋便通過經義、敕令、律典、令典諸方式規制人們的民事生活,有了《皇宋憲法》之後更加保障各種類型的私人財產權利,這種保護既適用於普通百姓,也特別注意對弱勢羣體的救濟。

扎着沖天辮,穿着木屐塔拉塔拉走路的倭人引起趙禎的注意,轉頭對蔡伯俙問道:“派人打聽一下,今年朝見的使臣都是來自哪些國家,無比問清楚,還有重點問一下鴻臚寺,倭國的局勢如何……”

蔡伯俙不知道爲何官家突然留意倭國的情況,但既然這麼問,自己便要派人去打聽,自從黑手從大宋國內轉移到國外之後,蔡記便取代了黑手成爲官家的耳目了。

但和黑手相比,蔡記的耳目只能探聽消息,而不具備任何行動能力,所有的行動都是配合朝廷進行。這種權利的使用樣蔡伯俙很安心,他最多是充當耳目的作用,而不用作爲爪牙,通常給皇帝做爪牙的人死的都很慘……

趙禎也是突發奇想,當他看到身穿直垂上衣,下裙式服裝的日本武士時突然想起,自己和大宋都淡忘了東面的島國。

直垂上衣交領,三角形廣袖,胸前繫帶。袴的式樣分爲前後兩個時期,有時穿括袴,有時穿切袴。直垂的材料和紋樣選用另有特殊的規定,這衣服在倭國只有貴族才能穿戴,在平安時代還沒有流入民間。

那武士自然也就是出使大宋的貴族了,腰間的長刀雖然漂亮華麗,但卻並不適合用於戰鬥,最多用於禮儀之用,和大宋的橫刀相似,但卻是彎曲的刀身,沒有橫刀如君子般的寧折不彎,很容易分辨。

蔡伯俙打聽消息很快,鴻臚寺負責外交,而大宋駐紮在倭國石見地區的軍隊也是由他們負責,外交駐兵也是理所當然,在倭國的石見地區大宋擁有相當大的權力。

但這也使得倭國非常不滿,但此時的天皇權力並不大,攝政的關白畏懼大宋,更是不敢得罪,只要石見的大宋駐軍不參與倭國的內部戰爭便沒人去打擾石見,當地的百姓反而在倭國的動盪之中悠然生活起來……

這是蔡伯俙能獲取的有關倭國的全部消息,因爲大宋畢竟是上國,朝臣們和鴻臚寺對石見的駐軍約束的非常嚴格,當地駐軍也不能隨意干預,因爲之前,大宋的駐軍把石見的武士統統驅逐出去……現在的石見簡直是沒人管的地方。

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掉進深淵的人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九百零六章被小屁孩搶女人……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談崩了……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兩千五百五十章非同一般的張王氏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一百四十八章東京城中的新潮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一百五十七章太子的迷茫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杞人憂天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我無罪……我蠻夷也!
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掉進深淵的人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九百零六章被小屁孩搶女人……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談崩了……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兩千五百五十章非同一般的張王氏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一百四十八章東京城中的新潮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一百五十七章太子的迷茫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杞人憂天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我無罪……我蠻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