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

慶曆這個吉祥喜慶的年號歷時五個年頭了,大宋的變化依舊驚人,彷彿這個王朝從未停下自己的腳步,北京城中的商人愈發的多了,誰都知道北京城的商賈遠遠沒有大同府來得多。

而接納大量勞力的工廠更是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無數的商品從這些工廠之中源源不斷的賣向各國,即便是與大宋表面融洽背後多有齷齪的遼朝都需要大宋的商品。

沒辦法,大宋的製造業在這個時代領先於任何一個時代,做工精美,價格便宜的商品無論在哪都極具競爭力,大宋的商品行銷天下,幾乎沒有一個國家能抵擋得住。

這是趙禎的一種手段,以大宋出色的製造能力衝擊各國的手工業,所有人都知道薄利多銷的道理,大宋的商賈也不能例外,他們往往會把價格壓得很低,以至於遼朝高麗等國的匠人費心費力製造出來的東西完全不能與大宋的相比。

雖然大宋是工廠製造的商品,但質量沒得說,大量的工人以流水線的方式生產,並以器械輔助,成本算下來低得多,幾百年是運到遙遠的阿巴斯王朝也是大有賺頭的。

自從趙禎讓良子徹底死心之後,她這個倭國皇女便開始在北京城中“閒逛”三才特意吩咐人對她多多“照顧”而這也是趙禎所希望的,北京城是大宋的中心,城中有許多不可告人的東西。

對於大宋來說並沒有什麼閉關鎖國的政策,相反大宋對外極其開放,只不過在這個時代想要守護一些東西並非是不可能的,即便是北京城中的工廠也不是什麼地方都能去的。

大宋對蒸汽機的保護極爲誇張,格物院的匠官隔三差五的前去檢查,而蒸汽機的所在之地更是重中之重,北平府的衙役站班不算,更有禁軍巡視。

大型的工廠當然有蒸汽機,多是些鍊鋼鑄造的工廠,他們不光能生產菜刀農具,更是可以生產大量的鎧甲和兵刃。

蒸汽驅動的大錘裹挾着巨大的動能重重的砸在還未成形的鐵劍上,工人反覆的反轉這塊劍胚,不一會的功夫便能生產出一柄上好的鐵劍。

在淬火的熱氣中,花紋精美外表華麗的鐵劍便誕生了。

良子震驚的望着這柄剛剛鍛造出來的鐵劍,經過一會的打磨,開刃,裝鞘,掛蘇流之後,這柄劍便可銷往外朝,當匠人聽說是倭國皇女要買這把劍之後,便在這把劍上鑲嵌了精美的寶石。

紅寶石鑲嵌在劍柄上,而建橋上以藍寶石勾勒出一副北斗七星之狀,名字也很華麗,七星瑤光配上這柄劍實在是不爲過。

宮中的內侍以吃人的眼神望向匠人,恨恨的從懷中掏出一張交子拍在他的手上:“五百貫可要你收好嘞!!”

匠人笑眯眯的說道:“多謝大官了!”

良子摸着劍身上突起的精美紋路,再看看那鑲嵌的恰到好處的寶石一時間呆滯,這柄劍若是到了倭國,最少也要賣出千貫的高價,即便是自己在藤原家看到的寶劍也比不上它。

不只是匠人因爲自己是個女子故意設計的還是其他原因,輕輕按壓機簧,手中的寶劍便彈出一截,白亮如月光般的劍身露出徹骨的寒意。

“這還真是把好劍呢!”

良子揮劍斬向一旁的試劍木,包裹了草蓆的木頭應聲而斷,匠人在一旁擊掌道:“公主好臂力啊!”

還劍入鞘,良子向匠人鞠躬道:“多謝大師的劍了!”

內侍撇了撇嘴,而匠人連連擺手驚叫道:“算不得大師,算不得的!這……這如何使得嘞!”

內侍鄙夷的說道:“這樣的寶劍只要他想,一天可造出數十乃至數百柄來,真正的好劍他可沒能力造出來,官家的天子劍才叫厲害嘞!您問他可能造的出?”

良子微微點頭道:“這柄劍到了我倭國便是堪稱神兵了,大宋的手藝端是神奇……我們走吧!”

內侍還想說什麼,但瞧見良子的表情落寞也就識趣的閉上了嘴,他雖然不知爲何,但卻知曉什麼叫察言觀色。

良子心中的震驚已經無法用預言表達,顯然所有人都沒說實話,這樣的寶劍雖然華麗,也足夠鋒利,但比之大宋將士們使用的兵器肯定不足。

宋軍所用皆是唐代的橫刀,微後的刀背極爲適合劈砍,而眼前自己手中這“中看不中用”的寶劍便能輕鬆砍斷試劍木,那大宋將士所用的橫刀呢?

最爲關鍵的是這刀劍的生產速度,實在太過驚人了,反覆的捶打不需要人力,其中的雜質便會滲出,一天怕是最少也能有數百柄橫刀生產出來吧?

其實良子今天最想看的便是大宋的陌刀,但從頭到尾她都不得一觀,唯一的收穫只有手中的這柄七星瑤光。

一騎飛快的衝了過來,見到良子的倭國儀仗後便翻身下馬,對着內侍的耳朵說了句什麼,之後良子便看到內侍的表情極爲難看,眼神不自覺的向自己撇過來。

良子是何其聰明的女子,很快便知道應該是不幸的消息傳來了。

果然如她的猜測,內侍上前,臉色迅速便的悲傷,即便是良子都覺得自嘆不如:“公主殿下,倭國傳來消息,您的父王,也就是倭國王上……薨了……”

良子微微顫抖,諸侯死曰薨,自己的父皇即便是死了也沒有享受大宋的正確稱呼,在大宋眼中倭國永遠都不是一個帝國,而是一個藩屬王國。

至於自己父親的死因,良子微微苦笑,怕是父親的大限已至,並非大宋做了什麼手腳,這麼做實在太過明顯了,而若是大宋真的要除掉父皇,完全可以率兵攻入平安京,不至於使出如此下作的手段。

良子轉頭望向皇宮,怕是現在的大宋皇帝比自己更不希望父皇離開吧?

沒人比她瞭解大宋的手段,穩定住倭國,扣留自己的兄弟,待都護府的文武官員都到齊後,當大宋對倭國的文化改變之後,再讓自己回國繼承皇位纔是最好的。

可現在,人算不如天算,父皇的身體終於支撐不住了,也許這對他來說也是一種解脫,而自己的苦難也許纔剛剛開始。

晚上還有一章。

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二百八十九章轟鳴的工廠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馬腳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一副輿圖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四百一十七章天下最難的事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理想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六百六十四章天真的耶律宗真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王安石的智慧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二百三十八章綠車旄節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變爲族內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七百三十九章大慶殿中不見君!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
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二百八十九章轟鳴的工廠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馬腳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一副輿圖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四百一十七章天下最難的事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理想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六百六十四章天真的耶律宗真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王安石的智慧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二百三十八章綠車旄節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變爲族內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七百三十九章大慶殿中不見君!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