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

趙禎從未想過把自己下套的事情坦白,事實上他從穿越之後下套的次數太多,無論是設局還是謀劃,多的他都記不清楚了。

但他一直認爲這是自己心中的秘密,何況這件事還涉及到他自己的女人。

當年他確實想要和契丹的統治者談一談,他從一開始就打定主意不能讓契丹投降,最好的辦法也是最有誠意的辦法就是讓自己被契丹“俘虜”一次。

畢竟是以身犯險,趙禎身爲一國之君不會草率的把自己的性命交給別人的手中,但這是他唯一的辦法,只有這樣纔不會讓契丹人起疑同時讓他們心中更加堅定的與大宋對抗。

當然趙禎不會腦子一熱的就衝上去,既然要假裝被俘,當然要演全套,同時還留有後手讓契丹人難以對他下手。

趙禎篤定蕭撻裡不敢對他下手,所以纔會在遼營之中安之若素,開玩笑契丹若是不對他動手還能延續一段時間,可若是對他動手,整個大宋傾舉國之力也要踏平契丹。

蕭撻裡沒有這麼愚蠢,那契丹的國運來做賭,事實也證明如此,蕭撻裡很聰明,不光沒有對趙禎動手,更是好吃好喝的招待。

在那段時間趙禎不斷的勸降蕭撻裡,事實上不是真的想要契丹歸降,而是在刺激契丹人,讓他們產生抗拒,同時也懷疑大宋已經是強弩之末。

一切都在趙禎的計劃之中,但他唯一沒想到的是蕭撻里居然和他有了孩子。

這算是晴天霹靂,但很快趙禎發現了其中的好處,有了蕭仁就有了牽掛,蕭撻裡便會更加有信心要把契丹堅持下去,因爲她要把契丹留給蕭仁。

而同樣的,趙禎也把蕭仁當作是一種牽掛,雖然沒有本質的區別,但趙禎會不斷的提醒自己要給契丹留一點時間。

當一個人手中握着錘子的時候,看什麼都像是釘子,解決問題的最簡單辦法就是使用暴力摧毀一切,在那段時間裡趙禎無數次想到過直接把契丹滅了算,但自始至終他都有所剋制。

最主要的問題便是因爲蕭仁的存在,又有他在就會不斷的提醒趙禎不能心急,時間未到,草原未定,契丹不滅。

只不過沒想到蕭撻里居然發現了,但他對蕭撻裡的感情也是真的。

中京城的事情已經告一段落,趙禎覺得自己是挖坑埋了自己,其實本來不必這麼做的,但也是爲了讓蕭撻裡和契丹人安定下來。

蔡伯俙站在邊上不敢說話,他瞧見了趙禎和蕭撻裡的心情不好,但有些事情不能拖,摸了摸袖口中的奏疏,蔡伯俙上前道:“官家中樞奏疏,事關天竺”

趙禎接過奏疏一邊看一邊問:“朕已經派李章攜朕之國書前往天竺,沒想到這麼快就有迴應了…………”

蔡伯俙乾咳一聲不敢說話,官家此時心情不好,但他知道看過來自中樞的奏疏後官家的心情只會更差。

趙禎現在的心情不是糟糕,而是很差異,他不明白爲什麼天竺的波羅王朝會選擇無視自己的使者,李章是帶着自己的親筆國書前往訓斥那耶波羅的,沒想到他居然在表面上裝作惶恐,但背地裡依舊爲難大宋的商賈,甚至變本加厲。

奇怪的地方就在這裡,大宋的強大世人皆知,沒有人會故意挑戰大宋的威嚴,但天竺不一樣,他們的財富是大宋給的,他們的今天也是大宋給的,而大宋不斷的對北方草原民族作戰以及對黑汗,塞爾柱作戰,戰力的強大更是世人皆知。

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波羅王朝的統治者那耶波羅依然選擇無視大宋的訓斥和威脅。

“官家,即便是三令五申的斥責天竺人也不放在眼中,如今我大宋商賈走天竺的商路依舊困難重重,這段時間已經減少很多,無論是朝堂還是民間對天竺用兵的民意都很高,甚至有些商賈私自僱傭戍邊兵卒,路上的衝突也不在少數,當地百姓甚至圍攻商隊,而天竺人也派兵對峙了一段時間。”

這些在奏疏中都有提及,並且趙禎也知道天竺的制度和大宋完全不同,這個佛教王朝並不是很強大,當然在印度半島上確實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事實上大宋給了波羅王朝崛起的機會,這個腐朽王朝已經走到了衰落的低谷。

波羅王朝原本已經開始逐漸衰落,一度只剩下比哈爾邦南部的一小塊領地。之前的統治者摩醯波羅一世收復了孟加拉的部分失地,但他努力的成果很快又被來自南印的侵略者朱羅王朝所終止。

而在那耶波羅繼位之後,卻恰恰趕上大宋的崛起以及對抗契丹和西域,在這個時候大宋把絲綢之路遷徙到了天竺,也正是因爲如此纔會給天竺以再次繁榮的機會。

大宋給波羅王朝帶來的財富使得這個奄奄一息的王朝再次崛起,進入了經濟繁榮,同時也讓波羅王朝的國力進一步增強,對南方的朱羅王朝進行大舉入侵。

當然也因爲大宋對外出口一些武器和鎧甲,使得波羅王朝的戰力得到了提升,這是一場國家之間的貿易,給大宋帶來了大量的財富,尤其是黃金。

最終的結果便是波羅王朝成功吞併了朱羅王朝,統一了整個印度半島,一家獨大的同時也開始逐漸屋中無人起來。

現在的波羅王朝在那耶波羅的手中已經完成了統一,同時也擁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

但也就是因爲波羅王朝和朱羅王朝的戰爭,使得大宋對印度半島的戰力有了全新的認識,並且有了詳細的認知。

而商隊依舊履行了他們的義務,在通商的同時也在極盡詳細的繪製印度半島的地圖,對於大宋的商人來說,這已經成爲一種習慣,既能爲朝廷效力,同時還能減免一部分關稅何樂而不爲?

在那麼多商賈的繪製下,天竺的地圖大宋已經基本掌握,甚至比波羅王朝自己掌握的還要清楚的多。

至於對波羅王朝的國力瞭解大宋也很詳細,商人的眼睛非常靈敏,他們要知道什麼地方富有什麼地方貧窮,否則怎麼在天竺賺錢?

而這麼多年來天竺的變化他們也是看在眼中,可以說對天竺的瞭解大宋一點也不弱於波羅王朝。

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一千四百零九章神兵利器如何用?第七百零二章提皇帝出頭的女人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三百一十一章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平安京之戰(中)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五百六十四章民族大融合?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兩千三百五十一章“誘餌”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九百四十九章皇帝的格物致知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一千九百零二章錢從何出來?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兩千零一十三章宗哥城內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
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一千四百零九章神兵利器如何用?第七百零二章提皇帝出頭的女人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三百一十一章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平安京之戰(中)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五百六十四章民族大融合?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兩千三百五十一章“誘餌”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九百四十九章皇帝的格物致知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一千九百零二章錢從何出來?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兩千零一十三章宗哥城內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