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

天竺的難民被安排到了利國監之中勞作,這些人第一次進入大宋的工廠,眼前的一切都是那麼的新鮮和震撼,巨大的廠房比廟宇中的宮殿還大。

事實上這些天竺難民就從未見過這樣龐大的建築,在他們的記憶中唯一能與眼前建築相媲美的也只有天竺的廟宇那爛陀寺都能與之相提媲美。

大宋的強大和壯闊是他們不能想象的,人只能想象出自己見過的東西,沒見過的東西極難被想象出來,也難被創造出來。

無論是國家還是一個學科都是如此,創造力是最寶貴的財富,不能說大宋的創造力非常多,但有了今天的局面都是趙禎當初打下的基礎。

其實華夏民族不缺乏創造力,他們身上有一股鑽研的精神,一旦遇到問題,他們就會如魔怔了一樣,整天都會去琢磨這個問題,想盡一切辦法去解決。

接下來還會不斷的去探索,直至發現另一個問題,原本華夏民族就是這種雜亂的探索,因爲缺少系統和總結和分類,但趙禎出現之後不同了。

大宋把格物專門從儒學中獨立出來,並且把格物分門別類的加以歸納,物理,化學,光學,等等種種門類,這是科學發展的必然,也使得大宋的格物發展循序漸進。

趙禎這是在把整個大宋的創造力聚集到了一起,效率高,成就大,可以說現在的大宋格物學者發現的每一個現象都是一個重大的發現。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是經過時間考證的,一項基礎科學的發展會應用到生活生產中的各方各面,甚至是促進整個社會的發展,甚至是革命。

蒸汽機就是這樣一個東西,他的出現意味着世界上第一次出現人造的動力源,它不是牛馬,不是水力,只需要煤炭和水便能通過鍋爐產生蒸汽驅動。

沒有這些知識體系,就算是給你樣品你也極難仿製出來,畢竟這是一整套的工序,單單是承受壓力的鍋爐便不是一般的國家能做出來的東西。

鍋爐對鍛造,鑄造技術都有相當高的要求,並且還要密封,這個時代最好的密封材料就是橡膠了,而橡膠這東西完全被大宋所壟斷。

所以蘇軾並不擔心大宋先進的生產技術會被天竺人偷師,這年頭偷師也要自己本事過硬才行,至於天竺的製造技術……還停留在“捏泥巴”之類的手工時代。

即便是技術再高超本質還是沒有變,捏泥巴永遠也趕不上鍛造鋼材,這是不爭的事實,雖然技術高超,捏出的人惟妙惟肖,但上了戰場你難道要作法讓這些泥人爲你作戰不成?

戰場上比的是軍隊素質,武器裝備,以及大量的後勤補給,不是靠“撒豆成兵”這種把戲贏得勝利的。

大宋的匠人仔細的教了這些天竺難民如何操作工廠中的器械,便是一個鍋爐工都不簡單,需要隨時觀察壓力的變化,煤加多了不行,壓力過大會爆炸;煤加的少了也不行,壓力太小驅動不了機器。

擔心愣頭愣腦的天竺難民把蒸汽機弄壞,蘇軾特意要求匠人們在修建完成之後留下幾人作爲管事,以免發生意外。

全段時間神都城外的一家織布工廠發生了爆炸,驅動織布機的鍋爐交給了學徒而不是熟練的鍋爐工,那學徒爲了賣力得到東家的好感,煤就像不要錢一般,不斷的往裡加。

不過是一泡屎的功夫,鍋爐工回來之後已經沒得救了,撒腿就跑,那學徒便跟着鍋爐一起上了天…………據說整個織布廠被炸的消失一半,死了十幾個,傷了近百人……

東家不光賠了自己的廠子,還挨家挨戶的賠了那些被炸死炸傷工人的錢,一瞬間傾家蕩產。

從此之後官家便下旨規定,工廠的廠房大小必須有規定,人數越多的工廠,廠房必須越大,那織布廠也是因爲廠房過於狹小,工人都擠在一起做工,出來機器連走道的地方都沒有,這才傷亡如此之多的。

即便是明面上官家對將作監沒有說什麼,但背地裡可是把將作監的監丞沈括罵的狗血噴頭。

蘇軾看着眼前的廠房,以及不斷進出的天竺難民有些出神,工廠這東西是從官家開出現的,但那時候的工廠和現在的工廠不可同日而語。

值不夠是以流水作業法做活的地方而已,靠的是人多,靠的是熟練,而現在的工廠,人數非但比原先少了許多,甚至連做工的人都不需要多麼熟練,只需要負責自己的事情就行。

據說沈括是官家最爲看好的年輕才俊,尤其是在格物上,破格提拔還是待選官的他爲將作監監丞,要知道當年曾公亮作監丞的時候已經是正四品的中奉大夫,觀文殿學士,給事中的高官了。

一個年僅二十三歲的沈括爲何得官家如此看重?即便是被官家罵的狗血噴頭屁股下的將作監監丞依舊做得好好,沒有一絲動搖的痕跡。

戳了戳邊上的吳萬全道:“沈括這個人你聽說過沒有?”

吳萬全翻了個大大白眼:“昨夜受涼發熱了?我一武官你問我這個?”

蘇軾冷笑道:“別人不知你當我也不知,你家那位舅父可是個了不得的人物,否則你也不會被官家壓了這麼多年!”

吳萬全詫異的望着蘇軾道:“你居然知曉?我確實是曹家的外門子,但被壓着這麼多年不是官家針對將門,舅父說了,官家每當用人任爲要職時,必會磨礪之…………”

“那麼多聒噪!你就說沈括的事情便是,他爲何被官家當着朝臣罵的那麼慘還沒事?”

吳萬全斜眼看了蘇軾一眼:“怎麼?你對那將作監有興趣?放心官家不會讓你去那的,去那的人可都是不會撈油水的剛正之人,如包公一般的,你去不了。”

瞧見蘇軾小刀一眼的眼神,吳萬全嘿嘿的笑道:“舅父書信中說,官家在朝堂上罵的不是沈括,而是那些刁難沈括的人,他其實早已上疏官家,工廠廠房過於狹隘,一旦遇警後果不堪設想,極易踩踏被困,工廠又是十里聯營之勢……”

蘇軾好奇的問到:“有這奏疏官家還罵他作甚?”

吳萬全苦笑道:“因爲此人膽小,被一幫文官嚇唬的不敢直上御覽檔,而是上了相公們的轉呈檔…………”

“所以官家沒瞧見那本奏疏?”

“轉呈檔的奏疏何止萬巨,官家還未御批沈括的奏疏,那廠子就炸了,據說只有三本不到,時耶命耶!”

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六百六十二章最後的底牌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兩千五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一百六十九章宗室與庶民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三百章悲歌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一百六十九章宗室與庶民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兩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
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六百六十二章最後的底牌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兩千五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一百六十九章宗室與庶民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三百章悲歌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一百六十九章宗室與庶民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兩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