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

連續不斷的射擊聲響起,同時還能聽見刺耳的銅哨聲中夾雜着宋軍隊正的吼聲:“已經到了四百步,莫要擡槍了!哪個賊直娘再擡槍今夜便讓他睡在外面!”

炸雷般的聲音不斷響起,捺哲爾絕望的閉上眼睛,從這些槍聲中他便知道契丹人的傷亡必然慘重。

“三百步!避!”

隨着一聲叫喊,邊上看押捺哲爾的士兵便把他踹倒,在他憤怒的目光中笑罵道:“爺爺就了你的小命,作甚的怒視?!”

說完便伸手一拉扯開車廂舉起,用一根木棍頂上。

篤篤……

那士兵剛剛做完這一切捺哲爾便聽見一陣清脆的弩箭釘在鐵板上的聲音,令人毛骨悚然,但宋軍卻並未在意,而是繼續往“木棍”中裝着東西,此時的捺哲爾才知道契丹人爲何在宋軍面前節節敗退…………

這個叫火槍的東西實在是太驚人了,只需要指着敵人,便會在無情的炸響聲中消滅,世界上還有比這更輕鬆容易的事情嗎?

在無數的“砰砰”聲中,契丹人和他們的戰馬猶如風吹草場一般紛紛倒下,捺哲爾看到的是什麼?是草原勇士的最後衝鋒,是蠻力在精巧面前的不堪一擊,是契丹人用生命發出絕望怒吼的最後一息。

眼前的這一幕太過震撼,也太過可怕,已經擊潰了捺哲爾心中的最後防線,眼前如契丹一般強大的草原帝國都在大宋面前不堪一擊,那塔塔爾部又會怎樣?

塔塔爾的勇士身穿皮甲,還不如契丹人的鐵甲,在這火器面前更加不堪一擊。

他彷彿看到了草原勇士的末日,在宋軍如此可怕的進攻下,定會蕩然無存,甚至被屠殺乾淨,若是把盛唐形容馬背上的騎兵,那大宋就是佩劍的“君子”或者說是劍客。

騎兵衝鋒雷霆萬鈞之勢,恰如盛唐之威猛,宋軍列陣,火槍精準斃敵,如劍客出鞘,鋒芒畢露!

平日裡看着是如“謙謙君子”一般,可在戰場上殺起人來卻毫不留情,一擊致命!

捺哲爾覺得自己和父親應該爲塔塔爾部的未來考慮,若是如契丹人這般負隅頑抗,最終只會成爲大宋火器之下的灰燼。

契丹人的衝殺還在繼續,每一個契丹人的倒下,都在給活着的人心中增加恐懼和憤怒,而活着的人已經被心中的憤怒填滿,他們忘卻了恐懼,心中只想着爲族人報仇。

快速的抖動着手中的繮繩,馬鞭如雨點一般抽在馬兒的身上,不顧一切的人甚至拔出匕首插進馬股之中,爲的就是讓胯下的戰馬快一點,更快一點。

而此時迎接他們的將是更加無情的打擊,大宋的士兵組成三排早已綽綽有餘,多餘的士兵在幹嘛?原地休息和整頓,而一部分人早已單膝跪地擺弄着手中的火摺子和火藥彈。

哨聲響起,尖銳的銅哨聲再次響起,捺哲爾便瞧見那些跪倒在地的大宋士兵立刻起身,同時還把手中的鐵罐子點燃,一小段的衝刺之後便遠遠的拋出去。

旱雷般的炸響便出現在了契丹騎兵的軍陣之中。

火槍沒有停止射擊,而火藥彈更是通過不同的方式投擲了過來,其中還有利用拋車投擲的,碼得整整齊齊的火藥彈裝在火車的拋槽之中,巨大的慣性使得它們在空中反正跟頭的拋灑向契丹人的軍陣。

接着就是一片的雷火之光,以及契丹軍陣中傳來的人馬嘶鳴,景象慘烈至極,有些人被砸斷了胳膊,馬兒也被炸死,有些人則是看着沒有什麼,可當他準備從地上起身繼續前進的時候卻會突然噴血倒地。

宋軍的火槍還在接連不斷的射擊,但從射擊的速度之中捺哲爾便看出了不同,有些人射了一槍的時候,別的老兵已經射了兩槍,甚至三槍。

那些老兵伸手敏捷,有條不紊,在射擊之前就準備了一發彈藥夾在小指和無名指之間,待射擊完畢之後,便利索的上彈,同時也準備好了下一發。

之所以神衛軍被張舟選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他們大多是使用火器的老手,無論是簡單的火槍火藥彈,還是稍顯複雜的拋車,在他們手中都是不在話下。

而且他們的命中率更高,甚至有人能做到彈無虛發,所以纔會出現捺哲爾看到的這一幕。

契丹人的弓箭對宋軍無法造成威脅,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衝向宋軍,並且他們的陣形也開始了變換,單純的散騎戰術已經無法對宋軍造成威脅,而一旦分散從側翼包抄更加危險。

這意味着兵力的分散,只能被數量龐大,且穩如泰山的宋軍逐一擊破,以往遊牧民族的簡單有效戰術在這裡失去了作用。

那隻剩下一個辦法,契丹的軍陣之中吹起了“嗚嗚”的號角聲。

號角聲中帶着絕望和悲涼,彷彿猛獸的最後哀鳴,又似殘狼的最後一擊,接着軍陣便開始逐漸收縮,契丹騎兵利用他們嫺熟的馬上功夫,快速在戰場上穿插。

這中方法捺哲爾知道,爲的是製造煙塵擋住對方的視線,但一般都是在夏天使用,只有那時候的草場上會出現沙塵,但在這冬日裡,土地被冰雪凍得堅硬根本就沒有辦法。

但很快他便發現自己錯了,契丹騎兵並不是要製造煙塵遮擋宋軍的視線,而是把原本分散的隊伍變成了長方形。

一排一排的騎兵就成爲後面人的盾牌,人肉盾牌,決絕的抵擋着宋軍犀利的火槍,火藥彈也只能破壞他們的陣形一瞬,接着就會被後者填不上。

不光是捺哲爾,即便是宋軍也被眼前的景象給震撼到了,姜時興忍不住的開口讚歎道:“悍不畏死,真乃雄兵也!”

“某聽聞官家講過一個故事,說草原上着火的時候,螞蟻求生的法門便是抱成一團,把蟻后圍在中間,接着便向有水的地方滾去,或是移動到安全的地方,眼下這些契丹騎兵如是!你知道這樣做需要什麼嗎?”

“忠誠,對君上的絕對忠誠!”

姜時興的回答並沒有讓張舟滿意,而是苦笑道:“光有忠誠還不夠,還要有一顆絕望的心,復仇的心,大無畏的心。幸而契丹人身在草原,若是在中原之地,我大宋滅之難矣!”

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六百六十二章最後的底牌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一千六百九十章蔡伯俙的外交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兩千四百三十章時代的靈魂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兩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廝羅的“存人”戰術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四百一十六章大宋的廣告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四百一十七章天下最難的事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韃靼之秋”
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六百六十二章最後的底牌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一千六百九十章蔡伯俙的外交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兩千四百三十章時代的靈魂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兩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廝羅的“存人”戰術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四百一十六章大宋的廣告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四百一十七章天下最難的事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韃靼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