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

東城祁國公府已經被圍的水泄不通,四周的百姓很多,都是聽到消息趕來“聲援”或是看熱鬧的人,看熱鬧本就是大宋百姓的愛好,何況現在大宋的風氣開放,沒有那麼明顯的社會隔閡。

趙禎在律法的普及和推動之後,百姓們的膽量非但沒有減小反而愈發的變大了,只要是沒有觸犯律法,什麼人都不怕…………

圍觀國公府這種原先不敢做的事情,現在已經是最尋常不過的事情。

隨着白色擔架被從祁國公府擡出來,人羣的憤怒達到了制高點,誰也沒想到,在官家下旨之後那些受苦受難的小娘子沒有被放出,而是被用白布蒙上擡了出來。

在大宋帝王的旨意便是最高意志,便是律法,所有人都要執行,而百姓們擁戴趙禎,更加看重聖旨的威嚴性。

在百姓們看來,祁國公府是把所有人都當成了傻子,用一個死了的管事來頂罪?誰相信那些死去的小娘子是吳管事所爲?

“卑鄙,無恥!”

人羣中不知是誰喊出了這句話,接着便是所有人都在大喊,這句話沒有針對誰,可以理解是在辱罵死去的吳管事,同樣也可以理解爲在罵祁國公府。

皇帝的旨意也會有內侍前來監督執行,來自皇宮身的入內內侍省內侍殿頭官孫忠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一幕,這一幕太過詭異了,難道是打算侮辱自己或是官家的智慧?

死者的父母趴在屍體上嚎啕大哭,撕心裂肺的痛苦渲染着這裡的一切,四周的百姓羣情激盪,讓氣氛達到讓人高潮。

孫忠陰沉着臉走進向祁國公府緊閉的大門,此時他知道自己代表的不是入內內侍省,而是代表着官家,他是內侍官,維護的是帝王威嚴,官家對內侍的好他豈能不知?

趙禎的威嚴在他看來比什麼都重要,更是不容褻瀆的存在,原本對國公府的一點尊重也消失的一乾二淨。

明知自己會來還要緊閉大門?這個難道是打算“掩耳盜鈴”?

用力的敲響大門上的門鼻,金鐵交鳴的聲音讓四周安靜了下來,北平府的差人阻攔人羣,生怕這些激動的百姓衝擊祁國公府。

這不是在保護祁國公府,而是在保護百姓,這些差人都是神都城中的老衙役,豈能不知祁國公府在沒有被官家奪爵之後地位依舊高高在上,這時候若是有人衝擊祁國公府,那便是對宗室乃至天家的不敬。

一切都有內侍殿頭官在前,孫忠的一舉一動都被百姓個官吏看在眼裡,這時候若是他處理不當,怕是會引起衆怒,把這原本屬於祁國公府的公憤引到天家身上。

在百姓眼中,宗室便是皇帝的親戚,官家雖是帝王,但對待自己的親戚也不會下狠手,官官相護在百姓的心中已經深入人心,何況是官家的親戚?

沒錯,孫忠擔心的也是如此,所以他知道自己眼下必須強硬,不能有半點敷衍和軟弱,必須要把天家和祁國公府割裂開。

大門敲響之後便被打開一條縫,祁國公府的僕從把孫忠請了進去,接着大門便要再度被關上,卻被進門的孫忠給擋住,吃力的把大門推開,皺眉的高聲道:“某家代天子督辦,乃行聖意,昭昭天下,豈能密室而談?!中門大開,尋祁國公,馮翊侯來!”

單單是這一句話便引起百姓的稱讚,這是要在祁國公府的大門口給衆人以交代,這纔是官家做事的“風範”,看來這個內侍殿頭官沒有白來。

祁國公府的僕從無奈,瞧見孫忠沒有打算進入內府的打算,只能前往通報,即便是小小的僕從都知道眼下事情已經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

吳管事的死沒人知道,但即便是國公府的僕從也能想到他是被公爺,侯爺推出去的“替死鬼”,說實話他自己也寒了心,打算明天便從國公府請辭了去,現在的神都城到哪找不到活做?

孫忠的“打臉”是趙仲旻沒想到的,畢竟現在祁國公府還沒倒,這時候赤裸裸的打臉難道是真的一點面子也不打算給了。

看着邊上暴跳如雷的父親,趙仲旻只覺得無限的失望與疲憊,別的人家都是兒子惹禍老子來扛,到了自己家卻是老子惹禍兒子來扛。

這麼多年祁國公府的產業都是自己打理,和東城豪門的合作也是自己操心,父親除了享樂便是惹是生非。

相比別的宗室,自己家的事情卻是最多的。

但誰讓是自己的父親呢?即便是已經厭煩,但卻依舊要替他想辦法,國公府不能倒,一旦倒下不光是父親失去爵位那麼簡單,更是會影響家中的產業,甚至連帶和東城豪門之間的關係也會煙消雲散。

低聲對邊上的親隨問到:“呂公可曾回覆?”

親隨小聲道:“沒有,派去的人連門都沒敲開……”

趙仲旻微微閉眼,他本來就清楚東城豪門的做事手段,什麼歃血爲盟,其實不過是權宜之計,在能保住你的時候當然會全力保你,可若是不能,那便果斷的捨棄,免得禍水東引,把自己深陷麻煩之中,這就是東城豪門做事的準則。

眼下祁國公府已經深陷泥潭,即便是東城豪門也沒有辦法幫助國公府扯出泥潭,眼下他們已經放手了。

自己上朝之前呂夷簡送了一份手條過來,內容很清楚必須把這件事果斷處理好,即便是犧牲掉自己身上的官身也在所不惜。

自己當然聽從他的意見,但誰知父親居然在這麼關鍵的時候又生事端!

眼下呂夷簡已經不打算幫忙了,這也代表着東城豪門打算隔岸觀火,當然如此對祁國公府來說是一場災難,但趙仲旻卻發現這也許是一個機會。

若是能度過這場危機,那祁國公府在東城豪門中的地位便會越來越高,鳳凰涅槃不過如是!

心中已經有了主意的趙仲旻只能自己親自去面對即將到來的“風暴”,而這時候絕對,絕對不能讓父親再出事了。

回頭對親隨冷冷的開口道:“把國公爺請進內室,沒有的話誰也不能放他出來!”

趙宗說呆滯了一下便叫道:“什麼?!逆子!你這是忤逆!”

親隨們微微有些驚訝,隨即便把趙宗說給請進了內室,並且把大門從外面插上,其實在他們看來,這是侯爺做過最正確的事情。

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樓塌了!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兩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廝羅的“存人”戰術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十章我是賭神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五百七十五章收尾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兩千零八十六章最恐怖的猜測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兩千六百零九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上)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五百五十五章人總是有私心的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
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樓塌了!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兩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廝羅的“存人”戰術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十章我是賭神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五百七十五章收尾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兩千零八十六章最恐怖的猜測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兩千六百零九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上)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五百五十五章人總是有私心的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