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

因爲蘭州的重要地位,趙禎在得到蘭州之後便在此設軍,軍在大宋不光代表軍隊,更是和州府監一樣的行政區域。

大宋的軍有好幾種等級,軍有直屬於路,與府州同級者,其地位與下州相埒。又有隸於府州,與縣同級者,即縣治置軍,由知縣兼軍使。

蘭州地處渭河、嘉陵江、洮河、莊浪河、大通河、湟水、黃河多河谷交匯地帶。

同時處青藏高原、西域盆地、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四大地理板塊山谷通道交匯區,依祁連山、北部大漠、賀蘭山、六盤山等形成關塞樞紐。

北沿莊浪河谷過烏鞘嶺,沿秦王川過景泰大漠邊緣控河西走廊通西域,西接河湟,控唐番古道、海藏咽喉,自古就是西通青藏戰略重地。

更爲重要的是從蘭州過祁山進漢中,沿漢江東出襄陽直抵江漢,沿渭河、隴山谷地抵陝西關中,處處都是中原的要害之地!

若是從輿圖上看,蘭州便是大宋的中心,也是數代漢家王朝的中心,無論是在文化上還是在軍事上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角廝羅把蘭州獻給大宋,這意味着把一個重要關隘送給大宋,大宋有了蘭州便相當與有了通往吐蕃的跳板,同時也掌控了寧夏路的咽喉。

吐蕃高原若是想侵入寧夏路,就必須先過蘭州軍這一關,再加上蘭州軍地處交界之地,調兵,佈防,集訓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爲大宋提供了相當大的便利。

趙禎唯一想不明白的地方就是角廝羅不應該看不清蘭州的重要,那他爲何還要向大宋進獻蘭州?只有一個解釋,角廝羅從未想過與大宋對抗,並且也不打算與大宋對抗。

就在劉渙抵達蘭州的時候,大宋神都城的朝堂也開始了動作,趙禎對待吐蕃的政策令中樞院以及六部的相公們大爲稱讚。

官家雖然信任角廝羅,並且還要給他提供援助這不置可否,但官家卻並沒有打算讓角廝羅輕易的統一吐蕃,單單是還農奴自由便是一條觸及吐蕃貴族根本利益的行爲。

若是角廝羅奉旨行事,那他和吐蕃貴族之間的關係必然急轉直下,沒有一個貴族回去支持奪取他們利益的人,雖然農奴地位低賤,但他們畢竟是貴族的私有財物。

讓農奴自由了,那就是平白的放棄手中的財物,吐蕃的貴族能幹嗎?

能去支持角廝羅統一吐蕃的行爲嗎?

至於那些自由的農奴,他們可不會成爲角廝羅的軍隊,相反他們會成爲大宋的百姓,所有擺脫奴籍的人,劉渙都會帶着官員去收編,這些人將會組成吐蕃高原上的全新勢力。

在朝臣們看來,若是能善用這些農奴,完全能做到吐蕃人治理吐蕃人的結果,如此一來不費大宋一兵一卒,並且還能有一個相對穩定的吐蕃局勢,這對大宋來說有百利而無一害。

即便是要花費大量的錢財也無所謂,現在的大宋國帑充盈,吐蕃的開銷對於大宋來說完全是九牛一毛,沒有龐大的軍隊,減少了路上的消耗,單單是資助農牧和青唐大宋能花多少錢?

參謀兵事院與戶部合作選出了最適合安置農奴的地方,脫敢部的舊地。

這塊土地的位置相當好,在清塘的南面,雲南路的北方,成都府的西面,三處都是大宋或是和大宋相關的土地,無論是支援還是出兵都相當便捷,最少沒人能阻擋。

趙禎和大宋的朝廷都打算在脫敢部經營出一個全新的吐蕃部族,這個部族完全由農奴組成,並且由朝廷派出的官員直接管理,對他們的信仰,經濟,文化,教育,醫療等等各方面進行建設。

這些東西在原本的農奴身上是沒有的,大宋同化外族最厲害的手段便是如此,通過充實而美好的生活給他們帶去希望,這一招對那些曾經經歷過苦難的外族最爲有效。

試想一下,農奴曾經過着豬狗不如的悲慘生活,被人當作貨物和家畜一樣販賣,沒有尊嚴,沒有溫飽,甚至連性命都得不到保障。

砍手,挖眼都是常有的事情,而現在,大宋不光給了他們一個自有人的身份,更是給了他們向更好未來前進的能力和保障,唯一需要的就是他們要忠於大宋。

這對農奴來說是多麼大的誘惑和希望?!

朝臣們對趙禎的政策大爲讚賞,並且大力支持,各部準備了大量物資囤積在神都城外的倉庫之中,並且已經有一部分開始向京兆府而去。

因爲大宋和青唐之間的關係,進入吐蕃高原的最好辦法就是走唐蕃古道,這條路從京兆府也就是舊時的長安城開始,途經青唐、至邏些,全長六千餘里。

邏些城便是後世的拉薩,不過這條唐蕃古道大宋的物資無需走完,只需要抵達青唐之後再向南方的脫敢部去就好。

所以京兆府成爲援助物資的第一個集散地,並且吏部開始抽調大量的待選官准備讓他們進入高原,這是一場艱苦的試練,同樣也隱藏了巨大的機遇。

這些年輕的官員要經受高原的考覈,只有身體條件符合的人才能留下,但這不過是第一步,能在吐蕃高原留下之後,他們要開始建設脫敢部的一切。

中樞院已經計劃好了,年輕的待選官只要經受住高原的考驗之後,便隨物資一同前往脫敢部,在那裡他們要整合農奴,給他們上戶籍,發放物資,建設城池,展開各個行業。

這些對他們來說都是巨大的挑戰,領頭的人除了劉渙這個瞭解吐蕃人還能有誰勝任?

並且劉渙現在是堂堂正四品的工部侍郎,又是觀文殿大學士,完全有能力領導一般待選官,在那片全新的土地上他們可以放手去做事,只要能把脫敢經營好,剩下的都不是問題。

政績卓越者調回神都之後必然受到朝廷的重視和官家的重用。

可以說前往吐蕃是機遇與挑戰並存,這樣的差事對與朝堂中的官員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但對於年輕並懷有抱負滿腔熱血的待選官來說卻是極好的事情。

官員,物資,後備力量都被安排好了,眼下就等劉渙的消息,畢竟這一切的前提都是角廝羅妥協之後才能進行的事情,就看他的態度了。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五百零三章小人物的影響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五章初入東宮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二百零四章 罪己詔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七百五十四章萬國來朝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盡其才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二百一十五章設宴羣臣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兩千零一十四章統帥的天賦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二百五十六章皇帝大婚(下)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擊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二百三十三章吐血的韓億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殺人誅心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五百零三章小人物的影響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五章初入東宮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二百零四章 罪己詔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七百五十四章萬國來朝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盡其才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二百一十五章設宴羣臣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兩千零一十四章統帥的天賦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二百五十六章皇帝大婚(下)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擊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二百三十三章吐血的韓億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殺人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