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

今天的皇宮有些奇怪,宮中的內侍全部都貼着宮牆的牆根移動,不敢發出一點聲音,而宮牆上的禁軍則是肅穆而立,全員具備無有一漏。

整個皇宮中瀰漫着一股濃重的壓抑,彷彿頭頂懸掛着一座大山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兩府公衙成了禁地,門口甚至出現了黑帆帽子,這是皇城司的人才會佩戴的一種特殊的帽子,只有在明面上的時候他們纔會佩戴,這些人面無表情,雙眼如鷹。

每一個經過他們身邊的人都覺得背後發寒,兩府之中更是氣氛濃重,相比門口的皇城司甚至要好上許多。

朝中的相公幾乎都到了,除了患有腿疾的龐籍外,剩下的無一例外都在公衙之中,只不過他們的表情非常難看,在三才看來簡直就像是得到了天大的噩耗。

官家只不過下旨對女真人用兵而已,至於這麼大驚小怪的嗎?中原王朝討伐蠻夷,有什麼大不了的,什麼於禮不合,什麼荒蠻之地討之無用,這些不過是他們不想用兵的藉口罷了。

即便是連自己這個內侍都知道,大宋對遼用兵勢在必行,而用兵女真則是了從東面找個對應,大宋的兵甲從一路而出,遼人自會應對,可兵分三路就不同了。

三才跟隨趙禎多年,對這些事情耳聞目染之下也能知道個大概出來,連他都知道,兩府相公能不知道?

只不過是消息來的太突然讓他們毫無準備罷了,他們反對的理由也很充分,女真不值得大宋去攻伐,他們的地處北方,氣候寒冷,土地也不是那麼肥沃,大宋即便是拿下了也沒有什麼用。

這也是大多數朝臣的想法,沒用的土地拿來幹什麼?何必去花費大力氣征伐?

但現在的情況是作爲皇帝的趙禎力排衆議,遼東的土地之肥沃,礦產之豐富,自然資源之完美簡直就是一座等待開發的大寶庫,對於趙禎來說怎麼能放棄?

若是不趁着現在拿下,北伐遼朝之後,便更加難以征討,說不得還要花費大功夫,不如趁着北伐的機會一舉拿下,先設立遼東都護府再說。

這麼做還有另一個好處,先拿下遼東,讓人以爲這是大宋要征討遼朝的前奏,實則是大宋增加國力的另一種方式!

北伐遼朝?這是多麼宏偉的事情,滅亡一國可不是說說那麼簡單,何況是遼朝的統治已經經歷瞭如此之久,想要簡單的靠武力直接攻伐,必定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情趙禎很少會去做,即便是萬不得已要做也不能讓第三者漁翁得利…………

趙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要改變這些臣子的想法,雖然他已經下旨,並且把攻伐女真作爲頭等大事,但也要讓這些朝中重臣們心服口服。

利益往往是驅使人前進的動力,所謂的無欲則剛可不適合所有人。

三才拍了拍手,兩個內侍便抱着一個大罐子走上前來,放在了大殿的中央,趙禎揮手道:“諸位都看看吧!這便是女真的財富而女真人對它視而不見。”

兩府相公圍攏着一個大罈子莫名其妙的看了看,包拯伸手抓了一把在手中,很快他的臉色就變了,毫無顧忌的把泥土放在鼻子下仔細的聞了起來。

夏竦也是有樣學樣,很快他的表情也變得不自然起來,而四周的人有些已經恍然大悟的跟着做,有些則已久迷惑。

使勁的吸了一口氣,隨即長長的嘆息一聲包拯緩緩說道:“如此土地居然荒廢,實在是暴遣天物!可笑女真人居然不懂利用,這一把泥土簡直能捏出油來!”

夏竦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老夫活了這麼久,還真未見過地力這麼肥的土,這……這樣的土地一畝要長出多少的糧食來?!”

無論如何,糧食總會最金貴的東西,別看現在大宋豐產,那是因爲有着大片的土地和良好的種子以及氣候,但單單說地力這一塊卻是遠遠比不上黑土地。

趙禎笑了笑:“遼東不光有着大片大片的黑土地,還有大量的礦石,至於山參靈芝之類的就更不用說了,這是女真人手中最值錢的藥材。”

此時的趙禎笑得不像一個皇帝,更像是一個商賈,發現了大量寶藏的商賈,但兩府相公們卻沒有再說什麼體統,禮儀之類,在他們眼中這些土地產出的糧食能養活大量的百姓,而藥材能提供大量的關稅…………

利益驅使了人的思想,朝臣們的態度也隨之轉變,他們的出發點便是爲了百姓,現在觀點一致了還有什麼理由反對?

世上的事情就是這麼奇妙,原本還互相矛盾的君臣瞬間達成了一致,三才不由得佩服官家的御下之道,他可是知道,要讓這些文臣改變有多難。

這場短暫的小朝會結束的非常快,因爲只有一個內容,出兵女真,並且君臣以最快的速度達成了一致,於是接下來便是兩府開始負責了,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從上至下的傳達政令,翰林院甚至在當天便準備好了討伐的檄文。

戰爭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從全國各地調運糧食,調運軍械,調用民夫準備後勤,甚至要僱傭他們前往女真再次修築城寨。

女真東海岸邊上的三座城寨還遠遠不夠,大宋的戰術一向是逐步推進的,沒有穩固的後勤,就沒有戰爭的勝利……

而這些東西都需要大量的錢財,大宋對外的每一場戰爭都耗費巨大,好在收益也同樣驚人,大宋滅國大理得到了南面的安定,同時也得到了大量肥沃的土地。

南海諸國就更不用說了,收益驚人,至於西夏,和大理一樣,消滅了西北的強敵同時也獲得了半個河套平原……現在的目標是女真,大宋即將得到一條進攻遼朝的通道,同時也獲得了寶貴的黑土地以及這土地上的一切!

整個朝堂運轉了起來,再次展現了集權制度的偉大,無論是什麼人都要爲這場戰爭讓路併發揮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大宋贏得勝利。

所有人都知道,戰爭開始了,大宋再次對外用兵,只不過大多數人不知道是對何處用兵……

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一千零三十六章行走的軍功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四百四十六章四方雲動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兩千三百五十一章“誘餌”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兩千四百零五章烈火焚城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變爲族內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斂去殺心送溫暖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一千六百九十章蔡伯俙的外交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遠遁的塞爾柱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
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一千零三十六章行走的軍功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四百四十六章四方雲動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兩千三百五十一章“誘餌”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兩千四百零五章烈火焚城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變爲族內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斂去殺心送溫暖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一千六百九十章蔡伯俙的外交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遠遁的塞爾柱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