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

時間長了張儉也就習慣了大宋騎兵的模樣,大同府地處西北,這裡的道路遠沒有析津府的道路來的好走,越是接近奉聖州道路越加崎嶇,關隘衆多。

但大宋騎兵之間的對話卻讓張儉很是奇怪,領頭的小校在路過愛陽川后對衆人說道:“大家在幸苦一點,待過了斷雲嶺後便是入了文德地界,到時便有了平坦的公路!”

對於公路的認知張儉還是有一點的,大遼在東京城都亭驛的官員往來奏疏都有提到過一種叫水泥路的東西,據說走在上面如履雲端,平穩異常不說還能日夜奔馬,連車速都要快上幾分,據說大宋百姓尋常出個遠門都是搭乘一種四輪或是八輪的馬車,原本需要三五天的路程現在只需一兩天便到。

張儉還真的是想見識一下所謂的水泥路,現在大宋的將士提到了公路,也許就是一種東西也說不定。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大宋距離遼朝路途遙遠,水泥路這種東西很容易被忽略掉,遼朝的密探基本上都被大宋清理乾淨,張儉不知道公路便是水泥路也情有可原。

大宋的騎兵聽了小校的話齊聲歡呼,坐在馬車中的張儉實在不明白爲何這些人會這麼高興,不就是路變得好些了嗎?有什麼只得大聲歡呼慶賀的?

當中午的時候張儉終於知道原因了,一日三餐是如今宋人最爲常見的飲食習慣,因爲糧食產量的增多,運輸的方便,即便是貧困的人家也能有足夠的糧食果腹,最少能保證兩頓飯,而稍稍富足的人家都會有三餐而食。

早中晚各一餐最是尋常不過,一旦養成習慣便很難改掉,到了點就餓了,張儉開始的時候以爲這些大宋將士是爲了照顧他這樣的讀書人才一日三餐這樣吃的,但現在張儉卻發現自己錯了。

每到三餐時間,宋人總是拿出隨身攜帶的乾糧開始燒水做飯,吃飯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在鍋中燒上熱水,並把馬匹上攜帶的乾糧放入小碗之中加入熱水,一股香氣逼人的麥香便衝了出來,加入一些蜜餞乾果之類的東西,真叫人食指大動,胃口大開。

但顯然大宋的騎兵不是這樣認爲的,當他們看到眼面前的一碗糊糊就彷彿面對強大的敵人,幾乎是捏着鼻子喝下去的一般,甚至有人向小校埋怨:“都頭,咱們出來的時候沒有從糧草官侯三那裡支取別的乾糧嗎?我記得咱們護送遼朝的左丞相怎麼說也是個上差,連幾斤肉脯也換不了?!”

三大五粗的小校居然被手下的騎兵給問的面臉通紅,最後搓了搓手道:“護送遼朝的左丞相當然算是上差,也是有肉脯可領取,但……但我忘了……”

“什麼?!”一幫士兵苦苦哀嚎,沒想到自己的都頭居然忘記從糧草官那裡領取肉脯。有幾個關係好的甚至衝上去笑鬧起來,看的張儉萬分驚訝。

端起一碗炒麪粉用熱水衝開,加入少量的乾果之後,香甜的味道伴隨着豬油的肉香和鹽巴的鹹味簡直是一頓美餐,但宋人士兵居然覺得這東西難吃?!

一名跟隨在張儉身邊寸步不離的護衛笑道:“左丞相慢用,小的去都頭處給你討要些肉乾來。”

張儉連連擺手道:“將軍客氣,有這一碗糊糊便是極好的,但爲何貴軍將士並不歡喜?”

那護衛對張儉的稱呼連道不敢,笑着開口道:“我大宋將士外出,所攜帶的乾糧皆是這種炒麪,雖說味道不錯,也能果腹,但久而久之也就厭煩了,都想吃點好的點補點補。”

張儉表面上不動聲色,但內心卻充滿驚駭,沒想到宋人居然連自己手中這碗美味的糊糊都吃厭了,兩國之間的差距便已經有如此之大了嗎?

由點及面,由器及道,張儉從這些小小的細節便發現大遼與大宋之間的差距,難怪大宋皇帝敢在兩軍陣前對耶律宗真說兩國之間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大,大遼根本就沒有勝利的希望。

現在看來彷彿真是如此,稍稍哀嘆,張儉覺得放棄大同府也沒有什麼損失了,畢竟大遼現在已經不是大宋的對手,從國力上來說已經沒有戰勝大宋的希望了。

別人不知道他張儉卻清楚,大宋正用一種看不見摸不着的手段逐漸蓋過大遼,許多人一提起遼朝還是覺得大遼是個龐然大物,還是擁有百萬之兵,可失去燕雲的大遼根本就沒有一馬平川的地勢,即便有百萬之兵又有何用?

再說所謂的百萬之兵還要算上老弱病殘,甚至根本就沒有上過戰場的農人,這樣的軍隊百萬又如何?還不是一觸即潰的散兵遊勇?在真正的精兵之前根本就沒有一合之力。

從這些細節上張儉看到了大宋的國力,武裝到牙齒的士兵,補給十分方便的乾糧,還有威力驚人的火藥彈,這些東西都是大遼所不具備的。

現在皇帝戰死與鴛鴦泊,據說是被大宋皇帝親自手刃,這對大遼的士氣可謂是巨大的打擊,上京城又有耶律重元對皇位虎視眈眈,這種消息的傳播速度一定很快,怕是不日便會傳到宋人的耳朵裡,連宋人都知道了,遼朝還不傳遍?

這樣的國家,這樣的朝廷,這樣的局面,還如何與宋人一戰?大軍的氣勢怕是要徹底的泄光,想到耶律重元張儉便恨得牙根癢癢,要不是他,大軍還能死守大同府爲以後兵出燕雲做準備,現在可好大同府一丟,大遼將再無機會越過天險揮兵南下了!

現在張儉不擔心別的,就怕消息傳到大宋皇帝的耳朵裡,只要這樣,他絕不會借道大遼,讓大同府的十萬守軍順利回到上京城!張儉不光是要借道,更重要的是要保存大遼的實力。

如若死守大同,大宋只需圍而不攻便可耗死這十萬人,上京城的耶律重元必定會藉此機會謀反,一旦如此,混亂的朝廷還會有精力管他們這些死守大同的十萬人?

對付耶律重元還來不及,如何支援大同府?!這是最爲可怕的事情,張儉心中急的不行,他要以最快的速度見到大宋皇帝,否則大遼危矣!

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三百五十二章水軍首戰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一副輿圖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一百一十四章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陰謀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兩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宮請罪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大國盟約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
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三百五十二章水軍首戰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一副輿圖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一百一十四章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陰謀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兩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宮請罪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大國盟約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