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

召見陳宏是趙禎的無奈,但也讓他升起了惜才之心,能爲了父親在皇帝凱旋歸朝之時當着神都城那麼多百姓攔駕告御狀,這膽氣端是了不得,一般人可沒有這個膽子。

還有一點,這個年輕人條理清晰,目的明確,即便是被三才帶入大駕滷薄的仗衛之中,依舊面不改色,並且在祭天之後還不離去。

三才在宮中的角廳見到了陳宏,對於這個固執的年輕人,他是真的挺佩服的,雖然是宦官,但並不影響三才對忠義仁孝的理解與敬佩。

但他知道自己該做什麼,雖然官家沒有說,但態度上已經說明他不想見到這個年輕,只是不得已而爲之。

三才上前道:“這位公子,天色不早,不知令慈可否擔心?”

“勞煩大官惦記,家慈並未雖陳宏前來,且家慈有言:夫枉死,母夜不能寐,家中母自由安排,此次吾兒便放心上京尋公道,陛下定會主持!”

三才的暗示已經足夠明顯了,但誰知道人家陳宏非但不同意,甚至把家中的情況也告訴他,反倒是勸慰三才不用擔心,也是告訴三才,此次他不會善罷甘休。

三才點了點頭:“既然公子堅持,那便雖雜家走一遭,官家在清涼殿中等你……這宮中可不比外面,稍有不慎便會被當作刺客,更緊雜家!”

陳宏點了點頭,並對三才拱手道:“有勞大官了!”

三才搖了搖頭便上前帶路,早知道他這麼堅持自己就不親自來了,沒想到又是一個讀書讀傻了的人,若是他機靈些便能瞧出官家並非真心召見,還如此堅持作甚?

清涼殿是神都城皇宮中的一處偏殿,在東京城中也有這樣一處宮殿,作用如同它的名字一樣簡單,乘涼用的,雖然還未到炎炎夏日,但晴空之下的灼熱已經讓人難耐。

清涼殿是整個皇宮中最涼爽的宮殿,漢代開始便有清涼殿,只不過是以石爲牀,以玉爲晶盤,盛裝冰塊,還有僕人站在一旁對着扇扇子。

唐有含涼殿,殿內有“扇車”,這就更爲先進了,如同後世的空調一般,只不過依靠的不是電能而是水能,用水轉動扇葉,風扇再對着涼水吹就能形成冷氣。

到了如今的大宋,格物迅速發展,已經開始考慮對空氣的淨化手段,廳堂裡擺幾百盆鮮花,鼓以風輪對着吹,並且在殿下還有冰窖,把冬天的冰塊儲存起來,夏天打開一角,冷風吹拂,可比空調涼爽的多,不但涼快,還能起到清芬滿殿的效果。

一到夏日,趙禎在清涼殿中待的時間最長,在這裡處理政務可以做到心靜不躁的狀態,當然這裡也是他處理私人事物之地,一些非正式或是需要低調召見的人他都會在這裡接見。

一般是接見外戚,皇族,或是一些特旨宣召的最佳地點。

趙禎坐在竹製的御座上,竹製品本就有清涼的效果,擡頭望去瞧見驚訝的陳宏打量四周趙禎並沒有開口,顯然陳宏進入清涼殿之後便被這裡的精巧所吸引。

這裡的一切對他來說都很陌生和新奇,但很快陳宏便把注意力集中起來,這是尋常人難以做到的事情。

最終還是他先開口:“瀘州江門縣後學參見陛下!”

趙禎點了點頭,再次用溫和的聲音道:“起來吧年輕人,朕知道你的來意,可以說一早就知道,你父親枉死他鄉朕亦悲痛,只要是我大宋的子民都會感到悲痛,但朕現在卻無法爲你申冤。”

陳宏呆呆的立在原地,他以爲官家召見了自己就會爲自己申冤,但誰曾想居然還是要無功而返。

“陛下!家母整理以淚洗面,草民亦是每日心如刀絞,天竺奸佞,搶我大宋貨物,殺我大宋商賈,辱我大宋天威,陛下如何能袖手旁觀?!”

“放肆!豈敢用如此口氣與陛下說話?!”

趙禎對三才揮了揮手,他理解陳宏的心情,換做是自己怕是會比他的態度更爲激烈。

“朕已經下旨封鎖與天竺的一切往來,但爲你朕會親自敕書一封派遣使者送與那耶波羅,向他索要你父親的屍骨,派人接回大宋安葬。”

趙禎說完後起身道:“你是讀書人,自然應該知曉朕封鎖天竺的用意,朕要把天竺碾碎,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困死在荒蠻之地,待其內耗,民不聊生,到時便是我大宋揮兵懲治之時,但……在此之前不能大動干戈,以免打草驚蛇。”

陳宏眼睛恢復了一些生機:“陛下的意思是終會爲家父報仇?”

趙禎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不光是你父親,朕也是在爲我大宋復仇,天竺終要爲其狂妄付出代價,你還年輕,現在收起心中的悲傷,好生讀書,若是能入仕便可爲大宋添磚加瓦,亦能爲天下百姓謀福祉,逝者已逝,生者如斯。”

天下讀書人哪有不希望入仕的?年輕讀書人的心中哪個沒有胸懷大志,打算一展胸中抱負的?

何況陳宏也知道官家已經把話的很明白了,至少現在不能爲父親甚遠,既然如此,那自己要好好活着,努力實現父親的期望。

趙禎的話算是給他開解了,激動的向趙禎拜下:“草民謹遵陛下教誨!”

……………………

陳宏離開皇宮的時候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朝臣們雖然都知道結果,但看到陳宏激動的模樣便知道官家不會用兵,再看到內侍手中捧着的御賜金銀便知道陳宏被官家說的回心轉意了。

大多數官員都不再糾結這件“小事”,百姓們卻喜歡湊熱鬧,當陳宏出宮之後,便有好事者向他打聽,陳宏的回答卻非常得體。

“後生,你的御狀告的如何了?”年長之人好奇的拉着陳宏,他也看到內侍手中的御賜之物。

“官家已經答應晚生的請求懲戒天竺,官家說:“逝者已逝生者如斯”,晚生要好生讀書報效朝廷,報效官家!”

老人驚訝的感嘆道:“嚇!官家居然親自答覆你了?可了不得!你要好生讀書,莫要辜負官家的期許嘞!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啊…………”

但他們都不知道,趙禎是答應陳宏,但卻沒有說出具體時間,可這樣依舊算是給了百信以交代。

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被雁啄了眼睛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兩千一百二十六章圍困白雲寺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二百一十五章設宴羣臣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
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被雁啄了眼睛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兩千一百二十六章圍困白雲寺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二百一十五章設宴羣臣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