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耶律賈

耶律洪基從來就沒有甘心過,從來沒有!這一切都是屬於他的,是他的父皇留給自己的大遼,眼下成爲階下囚一般的他豈能甘心?

他是做過皇帝的人,是大遼的帝王,見識過山外無限風光又曾經大權獨攬的他怎麼會看着皇權旁落?

在這皇宮之中他每日都在回想當初自己坐在宣政殿高高御座上,百官俯首稱臣的情景,每當皇宮中的鐘聲響起,每當上朝的鐘聲想起,他都會下意識的整理身上的衣物。

這是曾經屬於他的時代,現在卻被蕭太后所把持,每每想起心中的怒火便快把他吞噬,雙手緊握,指甲深深的嵌進手掌之中,憤怒的感覺從心底升起讓他全身顫抖。

好在他還有機會,好在他用蕭觀音之手,耶律賈之口明白了現在的局勢,宋人北伐中京道,目標就在大定府,作爲曾經的帝王,耶律洪基還是有些才學的。

中京道對於大遼的意義他比誰都清楚,甚至超越了東京道,中京大定府更是大遼帝王的久駐之地,那裡的皇宮不上京城的還要宏偉高大,若不是因爲燕雲以失,自己絕不會遷至上京臨潢府。

相對於蕭撻裡的雄心壯志,妄圖一舉挫敗大宋北伐的銳氣,耶律洪基卻堅定的認爲應當阻擋宋軍向遼朝挺進,無論宋人的目標是什麼,只要守住宋遼之間的唯一通道中京道便可。

這也是他當初爲何要在中京道大肆殺戮的原因,對於他來說中京道所有的漢民都有可能成爲宋軍的阻力,當初的燕雲丟失有着多少原因和漢民有關?

耶律洪基打算用鐵血手段把中京道再次重新梳理一遍,但他的作法過猶不及了,他也沒想到漢民的反彈和大宋的敵意會空前高漲。

一發不可收拾之下,才釀成今天之禍,不過耶律洪基清楚,大遼不可能始終由一個女人把持,更清楚自己不可能永遠在這清涼殿中待下去。

蕭撻裡的垂簾聽政如何持久?如何的順理成章?除非自己暴斃,她纔會有如此手段。

耶律洪基知曉,蕭撻裡不會讓自己死,畢竟是骨肉至親,但做到“暴斃”還是輕而易舉的,假託自己暴斃操縱皇宮內外,再把自己囚禁於祖州之中,從此以後她便可獨攬皇權!

對了,自己的兒子耶魯斡必將成爲蕭撻裡手中的籌碼,以他爲太子便可真正的令朝野信服,畢竟耶魯斡的年幼擺在那裡,好一齣毒計啊!

耶律洪基稍稍猜想就把事情推測的八九不離十,眼下最重要的是要先逃出這個讓自己變成廢人的地方。

蕭觀音還在收拾着殿內的東西,因爲沒有宮人能進出此地,清涼殿中的所有東西都需要自己打掃,而這些東西耶律洪基是絕不會碰一下的,蕭觀音便成爲了賢妻良母,爲他整理一切。

提筆在紙上寫下一份帶有暗號的書信,這是耶律賈教給自己的,參照說文解字寫下密信,除非對方曉得密信的格式,否則即便是知道密信的出處,手中也有一本說文解字也沒用。

當務之急是催促耶律賈想把發把自己從這該死的清涼殿中弄出去,否則一切都是徒勞,只要自己能出去,那便可以號召忠於大遼,忠於自己的貴族集結兵馬討伐奸佞!

對於耶律洪基來說,無論是張儉還是蕭惠亦或是生母蕭撻裡都是一丘之貉,蕭家自不用說,自己會趕盡殺絕,至於張儉,耶律洪基倒要好好的審問一番,爲何他會投靠太后,自己一直是把他當作輔弼之臣看待的,從來恭敬有加不曾怠慢!

眼下的局勢對大遼雖然並非有利,但對耶律洪基來說卻是極好的,他最希望宋人在中京道所向披靡,如此一來便能證明蕭撻裡的所作所爲乃是錯的,自己纔是正確的!

耶律洪基心中已經有了計劃,輕輕的摺疊好手中的紙條,並且交給蕭觀音道:“這是朕與你離開清涼殿的重要書信,交給耶律賈他知道該如何處理。”

蕭觀音點了點頭,事實上她對自己父親的所作所爲也是不理解,即便是有再大的錯處,陛下終究是陛下,終究是自己的父君,爲何父親要把他的尊嚴也徹底踐踏?

不過有了手中的這封書信,她相信自己便能和所愛之人離開這巴掌大的清涼殿了,即便是草原上的寒風再猛烈,即便是吃穿用度都需要雙手去獲取,自己也無怨無悔!

此時此刻她還不知,自己已經成爲利用的工具,從一開始蕭觀音便是蕭惠獲取耶律洪基和蕭撻裡信任的工具,現在變成了耶律洪基的工具。

……………………

深夜之中,耶律賈看着眼前的書信對照着說文解字翻看,很快便知道了耶律洪基的計劃,整個大遼幾乎都不知道陛下已經被囚禁,更不知道臨朝稱制的太后發動了宮變。

這是最好的隱蔽,也是最大的破綻,事情還未大白於天下,所有人自認爲所忠於的依舊是陛下。

如果能把陛下救出來,只需陛下登高一呼,便可徹底推翻太后,也可讓朝中的奸佞無處遁形!從一開始對太后的臨朝稱制便懷疑問,實在不知道皇帝到底生了什麼病,以至於至今不能露面。

知道一個神秘人聯繫了自己,並且給自己看了那塊代表皇后的腰牌,耶律賈這才知道他說的是真的,太后確實軟禁了陛下!

如今積極奔走之下,耶律賈已經聯繫到了幾個忠於皇帝的貴族,他們多是契丹將領,其中的耶律孝乃是皇城御帳軍中的祗候郎君。

雖然官職不顯,但他卻是可以接觸整個皇宮的宿衛之軍,他的作用對於耶律賈來說非同小可,最重要的是耶律孝有穿行宮禁的權利,並且每日帶兵巡邏。

他是整個計劃中重要的一環,耶律賈心中已經有了定計,陛下的計劃是如何奪回他的君權,而自己的計劃是如何幫助陛下脫困,眼下最重要的便是要先把陛下從清涼殿中解救出來。

耶律賈一直以來渾渾噩噩,自從他返回遼朝之後便覺得自己毫無用武之地,他看到了大宋的強大,看到了漢民對大宋的鐘愛,他想支持耶律洪基,但太后卻突然臨朝稱制,緊接着便打亂了陛下原本的安排。

第七百四十六章遼朝動向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九百七十六章撥雲見日,如夢初醒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國外交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兩千一百三十三章彌勒從未降世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第二百四十一章決堤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運動發展的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掉進深淵的人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
第七百四十六章遼朝動向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九百七十六章撥雲見日,如夢初醒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國外交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兩千一百三十三章彌勒從未降世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第二百四十一章決堤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運動發展的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掉進深淵的人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