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

南門大街與御道的交界處,一輛奢華的馬車正緩緩前進,從車輛的裝飾就能看出主人的身份極爲高貴,馬車雖比不上五雲金輅,但就外觀而言也算是人臣中最頂級的樣式。

豪華的馬車在山呼之聲中緩緩停下,四周的行人趕緊避讓低聲交談:“這是相公的座駕吧?”

另一人好像很懂行不停的對旁人解釋,顯得他“博學”:“那還用說?你看看東京城的官員有多少是乘牛車的,乘馬車的屈指可數!這麼奢華的馬車當然是相公的座駕!皇親國戚的車上可是有徽號的。”

這四周的護衛狠狠的瞪了高聲炫耀的“博學之人”,他立刻不再言語,護衛並未打算放過他,直接大步走來。

這下可把剛剛交談評論的人嚇壞了,一羣人瑟瑟發抖,跑也不是站也不是,侷促的等待危險的逼近,誰讓他們好奇詢問的。

“你們這幫殺才,可知爲何有山呼萬歲之聲?!”膀大腰圓的護衛並未追究他們剛剛的無禮,而是詢問萬歲的呼聲出於何處。

圍觀衆人長長的舒了一口氣,那位“博學”的路人又開始滔滔不絕的說道:“要說這萬歲之聲是何由來,您問我算是問着了!我剛剛就在當前,太子殿下在高陽正店爲大宋狠狠的出了一口惡氣嘞!”

不得不說這人口才了得,趙禎和蔡伯俙在高陽正店的事蹟被他添油加醋的一說,變成了太子舌戰遼儒,暴揍使團護衛,最後把遼皇的六子揍成豬頭。在他看來,狂誇太子肯定是沒錯的。

護衛聽了個大概轉身就走,他可不想在這裡浪費時間聽故事,相公還在等着自己稟報,這人的話一聽就是不靠譜的,太子纔多大就能舌戰羣儒?

暴揍使團護衛?契丹武士豈是好相與的!

小心的走到車旁敲了敲車廂,一隻玉手撩起車簾:“打聽到了嗎?”

女子的聲音如黃鸝鳴柳清脆甜膩,護衛躬身答道:“回小娘子的話,是太子殿下在高陽正店爲大宋出了口氣,百姓觀之慷慨,口呼萬歲之聲。”

簾子再次放下,護衛失望的看着盯着大紅色的車簾,剛剛一直躬身,沒有看清小姑娘的長相甚是可惜!

車中的小姑娘乃是陪爺爺進宮的王柔,而他的爺爺就是當朝宰相王旦。

王柔深得皇后娘娘劉娥的喜愛,甚至超過了她的母親。她之所以進宮是出於禮法,爺爺進宮辭相,作爲孫女的她當然要去皇后娘娘那裡吹吹風嘍!

車中的少女輕輕的給爺爺打扇:“阿翁,萬歲之聲是出於太子殿下嘞!”

原本躺在車廂軟塌上假寐的老者突然雙目瞪圓,寒芒畢露:“哦?有意思!你說說看。”

“太子殿下在東京城遊玩,不知爲何進入高陽正店,也不知爲何與遼國使團起了衝突,太子舌戰遼儒,又狠狠地揍了一頓遼國皇子!這麼利害圍觀的百姓當然要山呼萬歲啦!”小姑娘很清楚,太子才八歲絕對打不過契丹武士,但是揍遼國的年幼皇子應該不是問題。

老人看着眼前揮舞小拳頭的孫女苦笑道:“你真真這麼想?”

少女吐了下小舌頭道:“孫女覺得他是大笨蛋!”

老人並不在意她的大逆不道,反而好奇的問道:“爲什麼?”

“他一個堂堂太子進入遼人的高陽正店,要麼就一開始表明身份,要麼就一直不要說明身份,否則哪會有這麼多的事情!再說萬歲之稱是他能承受的嗎?官家還……”

“柔兒慎言!”老者打斷了她的話,這丫頭越發沒了規矩,她與太子乃是平輩又都是孩童,所以怎麼說都不過分,但是涉及到君父,這小丫頭也沒個把門的!

王旦太瞭解自己的孫女,天生智慧超羣,老婆子總是嘆息她不是男兒身,否則王家必然又出一相公!

但是王旦自己卻很高興,如果是男孩將要擔負起家族的重擔,總免不了在朝堂中摸爬滾打。

女子嘛,只要相夫教子即可,活的不那麼累,也能保持她天真活潑的性格。

王旦揮了揮手,孫女乖巧的敲了敲車門,馬車還是緩慢的移動起來。

“阿翁怎麼辦?這事你就不管啦?!”王柔從爺爺的態度就知道,他老人家不像攙和到這件事情中。

王旦笑了笑道:“你怎麼這麼擔心太子殿下啊?哦~我想起來了,去年他送你一個草雀,你雖嘴上不喜,但卻一直掛在了門廊下……”

王柔的聰明勁頃刻間消失的無影無蹤,只留下少女的嬌憨:“阿翁你又取笑人家!”

王旦沒有嚮往常一樣哄她,而是長嘆一口氣道:“你誰都能喜歡,就是不能喜歡太子,他……一入宮門深似海!”

王柔呆坐在那裡無言,爺爺是最爲寵愛她的,父母反對在王柔看來比不上爺爺的一句話,但是誰曾想寵愛自己的爺爺也不同意。

老人輕輕的伸手撫摸着少女的肩膀道:“想哭就大聲哭出來!”

王柔平靜的擡頭道:“阿翁我不嫁給他了,但是您要幫他度過這次的難關!柔兒知道,我王家現在已經是風光無兩,不能更進一步了……”

王旦震驚的望着眼前的孫女,家中跟隨自己一輩子的老妻都看不透的事情,居然被年僅十歲的孫女看穿,這實在是讓人匪夷所思!

“阿翁答應你,反正我這一把老骨頭也是快入土的人了,也沒啥怕的。我的乖孫女既然能放下心中牽絆,纔是對我這老頭最好的報答!”

豪華的馬車就這樣緩緩的開進皇城,門口的禁衛連眼皮都沒擡一下。

這時的皇城格外熱鬧,數隊人馬向這裡彙集,都是因爲山呼萬歲之聲。守門的禁軍已經麻木了,但是當他們看到太子殿下的馬車也飛快衝向皇城後,內心的八卦之火也跟隨着熊熊燃燒起來。

馬車中蔡伯俙鬱悶的望着趙禎:“你想好怎麼辦了嗎?”

“你還好意思說,要不是你非要出風頭,他怎麼會被人算計!你這伴讀真是敗事有餘成事不足!”

腹黑公主是個悲觀主義者,她習慣於把事情歸攏與最壞的地方,並且做好最壞的打算。

王語嫣開解道:“這也沒什麼,最壞只不過是被申斥一頓罷了,別忘了大宋唯一的皇子就是他!”

她說的沒錯,趙禎是官家唯一的皇子,也是大宋的合法繼承人,即使老爹生氣怪罪下來,大臣們也會爲他辯解。畢竟宋朝皇家的家事,大臣經常攙和。

趙禎已經對侍衛下了封口令,誰也不許對外說出一個字,除非官家親自詢問。

趙禎開始想把毆打遼國皇子的事情攬在自己身上,但是王語嫣堅決不同意,沒做過就是沒做過,過份的保護蔡伯俙反而不好。

同時小胖子安慰道:“這總是情就不要和我搶了嘛!毆打遼國皇子,多風光的事情!你居然還要攬在自己的頭上,真不夠義氣!”

腹黑公主第一次拉着蔡伯俙的胖手道:“你這纔算是真漢子,沒關係,只要你不被打死,打殘了我養你一輩子!”

陽光通過車簾照射在她的臉上,小胖子感動的不知道說什麼好,趙禎在一旁翻了白眼:“你們兩人能不這麼秀恩愛嗎?有我在他能咋滴?!再說我們有理怕啥,只不過是被人算計了而已!”

趙禎想了想在高陽正店中的細節,琢磨一下就發現問題,張儉在認出自己後話太密,而且逾越了!

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兩千三百二十一章罷市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三百九十一章死得其所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宋武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兩千二百六十九章賭徒的最後一搏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兩千一百三十四章旌旗十萬斬閻羅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二百五十六章皇帝大婚(下)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一百二十四章假戲成真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太祖是穿越者嗎?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
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兩千三百二十一章罷市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三百九十一章死得其所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宋武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兩千二百六十九章賭徒的最後一搏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兩千一百三十四章旌旗十萬斬閻羅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二百五十六章皇帝大婚(下)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一百二十四章假戲成真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太祖是穿越者嗎?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