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

“我太原王氏出自琅琊故地,乃正朔之本!最早可追尋至上古三皇五帝,本支王氏乃是太子晉後裔,太原王氏的分支,系由爵位而來,意指“帝王之裔”追本溯源,都是黃帝后裔。

黃帝少典次子,姓公孫,名軒轅,生於壽丘,長於姬水,故又改姬姓。諸侯相互侵伐,而以蚩尤暴虐。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蚩尤伏誅,諸侯鹹尊黃帝姬軒轅爲天子,代替了炎帝神農氏。

黃帝即位,會諸侯於釜山,經略四方,融黃、炎於一爐,遂開中華一統之局面,黃帝居軒轅之丘,娶西陵之女,是爲嫘祖,嫘祖爲黃帝正妃,生二子:玄囂、昌意,其後皆有天下。”

趙禎震驚的望着王語嫣,按照她這麼說,王家還就是黃帝的直系親屬嘞!

老爹拜景靈宮軒轅黃帝,不就是等於在拜王家的先祖嗎?這……這要仔細算下來是不是大不敬?

你王家先祖關我大宋趙氏毛的事情?

稍稍一想趙禎便苦笑,這還是老爹真宗皇帝一手操辦的烏龍事件,老爹派人推算趙氏家譜,直接把軒轅黃帝列爲趙氏始祖,這不是瞎扯嗎?

所有人都是軒轅黃帝的後人是不是都能說軒轅黃帝是始祖?

當然不能!

關鍵得看你是不是主線,人家琅琊王氏的祖先就是軒轅黃帝的長房子孫,當然能說是自家的先祖,咱們老趙家當時還不知道在哪呢!

老爹每次祭拜景靈宮,都是在祭拜人家的祖先啊!

趙禎微微苦笑,老爹還真是要面子到一定程度,人家李世民不過是把老子李耳當成自己的祖先而已,你厲害了,直接把軒轅黃帝當成自己的始祖。

老爹認爲忒有面子的事情,在人家琅琊王氏的眼中還不知道是怎樣的可笑呢!

還好還好,自己還沒有去祭拜過景靈宮和太廟,只是參加了南城的郊祭,回去後絕對不能把景靈宮當成祭祖的地方,只是去那裡祭拜華夏祖先便可,真正的祖宗還是在太廟裡!

想明白這些趙禎看向王語嫣的眼神變得有些不善,差點讓着小妞看到自己上演鬧劇,這以後還怎麼振夫綱?

王語嫣看到趙禎的眼神後才知道自己失言,臉上露出小女兒態道:“其實,那個……華夏百姓都是出自黃帝一脈,以國之大禮祭拜沒甚的不妥……”

只不過她的聲音越來越小,這話說的牽強了些。

真宗皇帝和其他當皇帝不同,他是把景靈宮當作祖廟參拜的,其他皇帝是把它當作華夏共祖參拜,其中的區別就連普通百姓都知道,跟何況真宗還大肆宣揚……

“語嫣,這事就不要提了!”

趙禎無力的擺手,可躲在他身後的薇拉掰着手指算了半天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原來王家的祖先就是大宋所有人的始祖啊!”

趙禎嘴角抽搐着說道:“你要是再提及此事,朕就不要你了!”

薇拉看着氣鼓鼓離開的趙禎望着似笑非笑的王語嫣道:“我說錯什麼了嗎?”

“就是因爲你沒說錯官家才生氣的,薇拉啊!咱有時間多看看書,聖人的智慧告訴我們有時候說真話比說假話還讓人生氣!”

王語嫣的話讓薇拉摸不着頭腦,她看的書都是聖人之言啊,可書上沒有這段話,都是教人要以誠相待的,她怎麼能知道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聖人之言中的君子欺之以方不就是告訴人們做人有的時候需要圓滑一點嗎?

夜幕慢慢的降臨,三才帶着人在西京皇宮的外面掛上白帆點上兩顆碩大的氣死風燈,趙禎披着裘衣坐在城門之上面對龍門鎮的方向以酒相伴。

一旁的供桌上擺放着各種美味的食物,三才還在不斷的往長長的供桌上加菜,沒辦法這是官家要求的,一定要把他說的菜式都擺在上面才行。

趙禎小小的蒙了口酒,夾起一旁的菜放入口中道:“朕說過與災民同食,死去的在災民也在其列,你們來享受這些貢品,朕跟你們一起吃!”

三才一開始以爲官家是在跟自己說話,但仔細聽了聽卻驚慌的發現官家好像在和災民的冤魂說話,而且每句話中都充滿了自責……三才聽了兩耳朵就趕緊躲開,這是時候還是讓官家一個人靜靜的好。

繁華的洛陽城從不缺少夜間的娛樂活動,趙禎沒有強求所有的百姓和自己守夜,獨自一人坐在城牆上:“吃飽了就看看西京的繁華,唉,如果大宋的每個城市都如西京或是洛陽城一般該多少,朕也不知你們來自何處,也許見識過這樣的繁華,沒見過的便好生看看,也不枉來這世間走一遭。”

王語嫣膽戰心驚的走上城牆,在聽到趙禎的話後差點扭頭跑下去,白色的氣死風燈散發着忽明忽暗的光芒,趙禎一個人坐在燈下對着一個碩大的靈位說話,彷彿是在和死去的亡靈言語。

這樣的場面着實太嚇人了,連一向膽大的王語嫣也不禁心中發毛,但當她看見薇拉無所謂的走上前去給趙禎滿酒之後便咬牙往前走,這時候可不能退怯,連薇拉都大着膽子的上前,自己這個大宋未來的皇后可不能怯場!

走到趙禎身前的王語嫣緩緩的在蒲團上坐下,碩大的靈位上寫着:大宋天聖元年旱災亡故百姓之位。

看着趙禎對着靈位說話,也不知怎麼的王語嫣突然就覺得不害怕了,這幾年官家變了很多,現在的他雖然還是少年人,可身上卻很難看見少年人應有的稚嫩,反而充滿了青年人的壯志。

趙禎遞過一個小酒杯道:“你現在就代表皇后陪朕一起敬死去的百姓一杯!”

王語嫣紅着臉的接過酒杯跟隨趙禎一齊恭恭敬敬的對着排位敬酒,酒水緩緩的灑落在地上慢慢的流淌進磚石的縫隙中。

“主人快看城牆下!”一旁的薇拉突然開口驚呼打破了城牆上的寂靜。

趙禎和王語嫣奇怪的起身看向城牆之下,兩人不禁身體僵硬,遠處,一支支隊伍正沿着城門口的御街緩緩走來,人們的手中都打着白色的燈籠。

不時有人加入到守靈的隊伍中,整個洛陽城彷彿變成蠟燭的海洋,無數的燭光和天上的星星交相輝映,形成震撼人心的畫卷。

這是洛陽城的百姓自發爲亡者守夜。

呆呆站在城牆上的趙禎覺得喉嚨堵得慌,他不知道該用什麼話形容眼前的場景,洛陽城的人們沒有沉浸在繁華的夜生活中,反而走出家門到御街上陪自己爲亡者守夜。

他看見人羣中的文人士子作賦吊念逝者,普通百姓無論老幼皆是面相龍門鎮肅立,就連妓館中的清倌人也穿上素服盈盈拜下。

三才激動的站在遠處攥緊拳頭,百姓們自發的前來守夜,都是因爲城牆上年輕的大宋官家,是他把人心凝聚在一起,原本還覺得不妥的朝臣在看到這一幕後面露愧色,三才嗤之以鼻的腹誹:“窮措大!早幹什麼去了?”

趙禎站在城牆上對着百姓躬身行禮對三才招了招手,三才立刻跑了過去。

百姓們看着城牆上官家的行禮齊齊的躬身還禮,官家這是用百姓之禮向大家致意啊!

城牆上傳來宦官尖利的嗓音:“陛下有訓!朕夜不能寐,登高城,夜守靈,期亡者歸,願其早日輪迴!然,朕見城中百姓自發守與御街爲亡者送行,朕甚慰!朕看到了百姓的良善,也看到了大宋的希望,我大宋以孝道治國,以仁德治國,有爾等如此,何愁國家不強,何愁百業不興?洛陽百姓乃大宋之良善,世人之楷模!”

山呼海嘯的聲音從城牆下傳來:“謝陛下!”

第兩千六百一十三章西方的聖人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義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封王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西域舊事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兩千五百零六章趙禎的“野心”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五百六十四章民族大融合?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七百七十二章毛衣外交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四百三十九章踏白軍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災民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
第兩千六百一十三章西方的聖人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義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封王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西域舊事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兩千五百零六章趙禎的“野心”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五百六十四章民族大融合?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七百七十二章毛衣外交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四百三十九章踏白軍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災民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