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

京之溝,這是平安京外的一處不起眼的凹地,因爲面相平安京的方向有一處緩坡,故此得名。尋常百姓都不願走這條路,若是從平安京出則要在這段路上消耗很大一部分體力,若是要從這裡進入平安京,卻是一大段斜坡。

稍有不慎便會滑下,擦傷什麼的在所難免,運氣不好可能把腿或胳膊都摔斷了,在缺醫少藥的倭國這可是件得不償失的事,倭國百姓往往繞遠路也不願經過這裡。

甚至把這京之溝稱之爲不祥之地,唯恐避之不及。

而蔡伯俙等人卻已然是把營寨紮在了京之溝上,他們可不知道這是不祥之地,在他們看來這裡一面斜坡一面高低,正是理想的紮營之地,大大的斜坡便可爲大軍抵擋一部分倭人,只需少許兵力便可防守後背當然是最佳之地。

只需要了了百餘人便可駐守,在面向京之溝的一面撒上鐵蒺藜,並以輕甲的橫刀手在這裡巡視,便可保大軍的後背安然無恙,新軍在外最怕的便是腹背受敵。

但另一面卻要遭受極大的壓力,若是從空中俯瞰,無數的黑點連成線並向宋軍所在的營地進攻,唯獨宋軍營地的背後無人靠近,彷彿有妖魔鬼怪在此駐守。

敦良不解的向安倍岡田這個倭國的智囊詢問道:“爲何不從宋人的後背進攻?這時候可不是體現武士道精神的時候!”

“啓奏陛下,不是不想,而是軍中將士不願,那裡是京之溝,平安京外的不祥之地,據說有邪祟盤桓於此,一旦有人攀爬必定會被拉扯下去,輕者扭傷,重則喪命!”

敦良微微一抖,在倭國鬼神之說大行其道,而陰陽家更是安倍家族的特徵,連他自己都深信不疑,怎麼可能勸誡敦良?而一旁的藤原道長則露出的理所當然的表情:“陛下,宋人不知這是不祥之地,於此駐紮正是有利與我啊!”

摸了摸下巴,敦良點頭道:“沒錯,就讓那些邪祟收了宋人,讓他們的靈魂又是不得超生!只不過到現在也沒瞧見宋人慌亂啊!”

安倍岡田胸有成竹的笑了笑,自信的表情讓人信服:“如今日頭升起,邪祟退避,待月陰之時,必會傾巢而出!”

所謂的無稽之談在被人們不斷的解釋,不斷的尋求“真相”的時候便成了血淋淋的事實,爲此倭人錯過了最後吃掉宋軍的機會,大宋背後穩如泰山,只需對付眼前的敵人便可。

一排排的重裝陌刀手舉刀在前,他們不需要盾牌,如岩石般堅硬的板甲可以爲他們抵擋倭人兵刃的傷害,揮舞的陌刀瞬間便把敵人斬斷,而在他們的身後,長槍如林,陌刀手漏掉的倭人會瞬間被洞穿,長槍手們合力把槍尖上的屍體推走,再次準備突進。

在他們之後是手握盾牌的捉刀手,結實的盾牌可以格擋倭人的兵刃,而鋒利的橫刀無疑是收割性命的利器,這種筆直的長刀鋒利無比,寬厚的刀背增加了進攻的力道,但在重量上並不沉重,使得捉刀手成爲軍中最靈活的存在。

他們遊走于軍中,宛如死神的使者,不斷撲殺漏網之魚,和剛剛平安京的突圍比起來,這纔是真正的修羅地獄。

倭人依靠人數優勢不斷的向大宋營地衝殺過來,又如潮水般退去,倭人的死傷比宋軍的將士多得多,成片的屍體甚至在宋軍營地之外形成一道屍牆,這是屍體鑄就的牆壁,對於宋軍來說是一種優勢,他們只需向後退便可,而倭人卻要翻閱這道屍牆才能靠近宋軍。

天光早已大亮,日上中天的時候,倭人的優勢展現了出來,這同樣也是大宋的劣勢,最少他們現在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而倭人的攻勢卻沒有停歇。

這便是人數佔據絕對優勢的好處,倭人可以輪番上陣,作戰休息兩不耽誤,而大宋的將士們卻不能如此,他們面對的是潮水般的敵人,即便是分成三波輪換已久沒有多少時間休息。

“右翼!右翼!”

隨着將士的叫喊,蔡伯俙猛然發現一隊穿着紅色精良鎧甲的倭人衝殺過來,石元孫開口解釋道:“這些人被稱作武士,他們佩戴着帶有鏟形前立的嚴星兜、小星兜或筋兜,腳穿毛沓,可謂是從頭到腳包的嚴實,極難對付!”

他們手中的兵器或是鋒利的長矛或是雪亮的長刀,這種長刀和大宋所用的橫刀很像,但要長上許多,而比之大宋的陌刀卻短小不少,顯然這是個適合中等距離作戰的兵器。

當他們衝進大宋軍陣的時候,大宋的防線爲之一鬆,幾乎就要變形,這是最危險的時候,蔡伯俙大叫一聲便帶着他挑選出來的精銳撲了過去,這是蔡伯俙和石元孫二人故意截留下的精銳,一旦陣形遭到破壞,他們就必須要補上。

在這個時候無論是誰都將面對危險,無論是士兵還是將軍都要奮力拼殺,即便是石元孫也是牽着繮繩隨時準備率領騎兵衝殺。

眼前唯一的希望便是等待劉德召率兵援助,只不過蔡伯俙和石元孫都知曉,希望渺茫!

倭人不會愚蠢到放過大宋傳令兵的地步,兩軍對戰最先要絞殺的便是求援的飛騎,在這一點上無論是在大宋還是倭國都一樣。

三天時間,宋軍已經在倭人的圍攻之下苦苦支撐了三天,而在這三天之中將士們傷亡慘重,缺醫少藥不說,更是連軍糧也快消耗殆盡了,而援軍根本就不見蹤影。

營地之中瀰漫着悲傷的氣氛,即便是以大宋如此的軍紀依然止不住悲慼之意,將士們並不是因爲要面對死亡而恐懼悲傷,恰恰相反,宋軍將士從不畏懼死亡,但他們卻擔心死在倭國之後,屍首在這片化外之地任由野獸撕扯。

落葉歸根,這是深深植根與華夏人心中的執念,他們不畏懼死亡,只是擔心靈魂不能回到家鄉……

蔡伯俙和石元孫對視一眼,他們瞭解現在的處境,也無法欺騙將士們說他們可能活下來並回到大宋,只能無奈的嘆息一聲,雙方對視露出無力的苦笑……

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三百六十五章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陰謀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兩千三百二十一章罷市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兩千六百一十一章上帝的代言人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五百二十八章瘋狂的李元昊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兩千四百七十一章前往神都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兩千一百五十八章帝王的談判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無路可逃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
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三百六十五章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陰謀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兩千三百二十一章罷市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兩千六百一十一章上帝的代言人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五百二十八章瘋狂的李元昊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兩千四百七十一章前往神都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兩千一百五十八章帝王的談判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無路可逃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