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

京之溝,這是平安京外的一處不起眼的凹地,因爲面相平安京的方向有一處緩坡,故此得名。尋常百姓都不願走這條路,若是從平安京出則要在這段路上消耗很大一部分體力,若是要從這裡進入平安京,卻是一大段斜坡。

稍有不慎便會滑下,擦傷什麼的在所難免,運氣不好可能把腿或胳膊都摔斷了,在缺醫少藥的倭國這可是件得不償失的事,倭國百姓往往繞遠路也不願經過這裡。

甚至把這京之溝稱之爲不祥之地,唯恐避之不及。

而蔡伯俙等人卻已然是把營寨紮在了京之溝上,他們可不知道這是不祥之地,在他們看來這裡一面斜坡一面高低,正是理想的紮營之地,大大的斜坡便可爲大軍抵擋一部分倭人,只需少許兵力便可防守後背當然是最佳之地。

只需要了了百餘人便可駐守,在面向京之溝的一面撒上鐵蒺藜,並以輕甲的橫刀手在這裡巡視,便可保大軍的後背安然無恙,新軍在外最怕的便是腹背受敵。

但另一面卻要遭受極大的壓力,若是從空中俯瞰,無數的黑點連成線並向宋軍所在的營地進攻,唯獨宋軍營地的背後無人靠近,彷彿有妖魔鬼怪在此駐守。

敦良不解的向安倍岡田這個倭國的智囊詢問道:“爲何不從宋人的後背進攻?這時候可不是體現武士道精神的時候!”

“啓奏陛下,不是不想,而是軍中將士不願,那裡是京之溝,平安京外的不祥之地,據說有邪祟盤桓於此,一旦有人攀爬必定會被拉扯下去,輕者扭傷,重則喪命!”

敦良微微一抖,在倭國鬼神之說大行其道,而陰陽家更是安倍家族的特徵,連他自己都深信不疑,怎麼可能勸誡敦良?而一旁的藤原道長則露出的理所當然的表情:“陛下,宋人不知這是不祥之地,於此駐紮正是有利與我啊!”

摸了摸下巴,敦良點頭道:“沒錯,就讓那些邪祟收了宋人,讓他們的靈魂又是不得超生!只不過到現在也沒瞧見宋人慌亂啊!”

安倍岡田胸有成竹的笑了笑,自信的表情讓人信服:“如今日頭升起,邪祟退避,待月陰之時,必會傾巢而出!”

所謂的無稽之談在被人們不斷的解釋,不斷的尋求“真相”的時候便成了血淋淋的事實,爲此倭人錯過了最後吃掉宋軍的機會,大宋背後穩如泰山,只需對付眼前的敵人便可。

一排排的重裝陌刀手舉刀在前,他們不需要盾牌,如岩石般堅硬的板甲可以爲他們抵擋倭人兵刃的傷害,揮舞的陌刀瞬間便把敵人斬斷,而在他們的身後,長槍如林,陌刀手漏掉的倭人會瞬間被洞穿,長槍手們合力把槍尖上的屍體推走,再次準備突進。

在他們之後是手握盾牌的捉刀手,結實的盾牌可以格擋倭人的兵刃,而鋒利的橫刀無疑是收割性命的利器,這種筆直的長刀鋒利無比,寬厚的刀背增加了進攻的力道,但在重量上並不沉重,使得捉刀手成爲軍中最靈活的存在。

他們遊走于軍中,宛如死神的使者,不斷撲殺漏網之魚,和剛剛平安京的突圍比起來,這纔是真正的修羅地獄。

倭人依靠人數優勢不斷的向大宋營地衝殺過來,又如潮水般退去,倭人的死傷比宋軍的將士多得多,成片的屍體甚至在宋軍營地之外形成一道屍牆,這是屍體鑄就的牆壁,對於宋軍來說是一種優勢,他們只需向後退便可,而倭人卻要翻閱這道屍牆才能靠近宋軍。

天光早已大亮,日上中天的時候,倭人的優勢展現了出來,這同樣也是大宋的劣勢,最少他們現在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而倭人的攻勢卻沒有停歇。

這便是人數佔據絕對優勢的好處,倭人可以輪番上陣,作戰休息兩不耽誤,而大宋的將士們卻不能如此,他們面對的是潮水般的敵人,即便是分成三波輪換已久沒有多少時間休息。

“右翼!右翼!”

隨着將士的叫喊,蔡伯俙猛然發現一隊穿着紅色精良鎧甲的倭人衝殺過來,石元孫開口解釋道:“這些人被稱作武士,他們佩戴着帶有鏟形前立的嚴星兜、小星兜或筋兜,腳穿毛沓,可謂是從頭到腳包的嚴實,極難對付!”

他們手中的兵器或是鋒利的長矛或是雪亮的長刀,這種長刀和大宋所用的橫刀很像,但要長上許多,而比之大宋的陌刀卻短小不少,顯然這是個適合中等距離作戰的兵器。

當他們衝進大宋軍陣的時候,大宋的防線爲之一鬆,幾乎就要變形,這是最危險的時候,蔡伯俙大叫一聲便帶着他挑選出來的精銳撲了過去,這是蔡伯俙和石元孫二人故意截留下的精銳,一旦陣形遭到破壞,他們就必須要補上。

在這個時候無論是誰都將面對危險,無論是士兵還是將軍都要奮力拼殺,即便是石元孫也是牽着繮繩隨時準備率領騎兵衝殺。

眼前唯一的希望便是等待劉德召率兵援助,只不過蔡伯俙和石元孫都知曉,希望渺茫!

倭人不會愚蠢到放過大宋傳令兵的地步,兩軍對戰最先要絞殺的便是求援的飛騎,在這一點上無論是在大宋還是倭國都一樣。

三天時間,宋軍已經在倭人的圍攻之下苦苦支撐了三天,而在這三天之中將士們傷亡慘重,缺醫少藥不說,更是連軍糧也快消耗殆盡了,而援軍根本就不見蹤影。

營地之中瀰漫着悲傷的氣氛,即便是以大宋如此的軍紀依然止不住悲慼之意,將士們並不是因爲要面對死亡而恐懼悲傷,恰恰相反,宋軍將士從不畏懼死亡,但他們卻擔心死在倭國之後,屍首在這片化外之地任由野獸撕扯。

落葉歸根,這是深深植根與華夏人心中的執念,他們不畏懼死亡,只是擔心靈魂不能回到家鄉……

蔡伯俙和石元孫對視一眼,他們瞭解現在的處境,也無法欺騙將士們說他們可能活下來並回到大宋,只能無奈的嘆息一聲,雙方對視露出無力的苦笑……

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三書六禮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一千四百零五章軍中生活請假!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一千四百零九章神兵利器如何用?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兩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愛簪花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斂去殺心送溫暖第踉蹌一百零三章登聞鼓聲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
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三書六禮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一千四百零五章軍中生活請假!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一千四百零九章神兵利器如何用?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兩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愛簪花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斂去殺心送溫暖第踉蹌一百零三章登聞鼓聲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