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

隨着話題的延續,趙禎發現費薩爾管理阿母城的辦法中有許多非常先進的想法,並且也付諸於實踐,這是大膽到大宋的官員都不敢效仿的地步。

比如在城中設立專門的巡查官員,每天巡查的城池的同時,也在爲城中的商賈和百姓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

這就有點類似於後世的政務處理一般,在大宋地方上的政務都是直接有衙門處理,哪有派人巡查同時上門處理的。

但就是這樣的舉動,使得城中的矛盾能夠以最快的速度被消滅於無形之中,房舍的越界,百姓之間的矛盾,等等諸多會引起不滿和動盪的事情都被費薩爾輕鬆化解掉。

並且還在不斷的優化,使得城中的矛盾被降到了最低,同時犯罪的可能性也被降到了最低。

對於這樣的人趙禎是尊重的,他的能力已經完全能夠勝任阿母城城主,事實上他採用的管理辦法是漢家文明中最爲傳統,也是最爲典型的“無爲而治”。

對待所有人都是一個態度,只要不觸犯阿母城的規矩,那你在城中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法無禁止即自由。

在這裡人的行爲可以受到道德以及良心的約束,但也完全可以不受約束,許多時候的選擇還是依靠自己的本心。

這樣的制度好嗎?蔡伯俙問過趙禎,而趙禎的回答是:“好,也不好。”

阿母城的制度只適合阿母城,若是在大宋推廣,其代價就是地方上一團糟,朝堂上不問世事,沒有精準的管理辦法,沒有科學有效的手段,只依靠強大的威脅而對人施加以最基本的規矩約束,這樣的城池是自由的也是可怕的。

如果沒有了大宋和塞爾柱的支持,若是沒有繁忙的絲綢之路,那阿母城將會變得一團糟,同時成爲一個巨大的鬥獸場,而費薩爾的腦袋也一定會被人摘下當球來踢!

與費薩爾的談話是相當有意思的,這個中亞人常說自己是突厥的後裔,這在趙禎看來是可笑的,現在早已沒有了突厥這個說法,即便是塞爾柱人也不願把自己歸納到突厥體系中,雖然他們的祖先是。

突厥是被漢家文明趕到西面的,在西面他們展現了強大的一面,但這同時也在說明一個道理,漢家文明要比他們的祖先更爲強大。

費薩爾小心的描述着阿母城的未來,他的猜測與趙禎的猜測不謀而合,以後的阿母城只會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繁榮,而阿母城的管理者也會越來越受到尊重,當然塞爾柱以及大宋也會從阿母城賺到越來越多的錢。

這是一個三贏的結果,而前提是大宋與塞爾柱之間形成一種盟約,一種因爲利益而牽絆在一起的盟約。

瞧見費薩爾小心的模樣,趙禎就知道他的內心真實想法,他不是作爲說客而來的,相反他是爲了自己而來,爲了阿母城的利益而來。

“你不需這般的小心,朕知道你心中的想法,你這話不會只講給朕聽,還會講給圖格魯克聽吧?朕召見過你之後,圖格魯克也會召見你,希望你原封不動的把這話再重複一遍。”

趙禎端起建盞飲了一口茶水,來自大宋的清茶味道非常清新,獨特的茶味在口中久久不散。

費薩爾長舒了一口氣,顯然大宋的君王是認同了自己說的話,同時也希望促成這次會盟的。

“陛下放心,外臣一定會把話原封不動的與塞爾柱皇帝說的,阿母城是最期盼大宋與塞爾柱之間睦鄰友好的!”

趙禎已經端茶了,費薩爾就知道自己應該離開,作爲阿母城的城主,他對東西方規矩和禮儀十分了解。

瞧見費薩爾邁着小步倒退着的離開,蔡伯俙緩緩開口道:“官家,這個人長得一般,但說話辦事頗爲練達,若非是阿母城的城主,臣都想招攬爲己用。”

趙禎笑了笑:“你以爲塞爾柱人之前沒有招攬他?黑手招攬他失敗了,但沒有死纏爛打,不丟臉,也不惱人,而塞爾柱人招攬失敗來便什麼辦法都開始用,有些甚至是見不得人的下作手段,你覺得在他心中誰更好一些呢?”

蔡伯俙想也不想的回答:“自然是我大宋了!”

“那你覺得在他心中誰更看重他?”

蔡伯俙微微一愣,隨即醒悟道:“怕是塞爾柱人!”

趙禎在椅子上換了個姿勢又道:“那你覺得他更不敢得罪誰?或者說更怕誰?”

“塞爾柱!”

蔡伯俙的聲音幾乎是從嗓子裡擠出來的,趙禎笑了笑:“是啊!有時候你的善良反而會被人當作愚蠢和可欺,當然這個費薩爾卻對大宋保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誠意,所以咱們不能動他。”

三才的聲音陰陰的響起:“官家,您說此人會不會已經成爲塞爾柱人的棋子?”

趙禎果斷的搖頭道:“不會的,他若是塞爾柱人的棋子,就不會說這些話了,在朕看來,他更多的是想要從兩邊獲利,而採用不同的兩種策略,在大宋這邊他選擇恭謙,但保有底氣,在塞爾柱人那便他選擇更爲恭謙同時保有戒心,若是有一天形勢逼得他不得不做出選擇的的時候,他必定會對大宋俯首稱臣的,等着吧!”

趙禎的話讓蔡伯俙和三才的心瞬間繃緊,他們從官家的口氣中聽到了戰爭的氣息,但眼下官家前來不是與塞爾柱人會盟的嗎?

這話是萬萬不敢問的,趙禎並沒有說出更爲詳細的,事實上他自己也不知未來的走向會如何,但他知道大宋與塞爾柱之間必有一戰,必有一場大戰!

眼下的世界格局已經相當明顯,神聖羅馬帝國吞併東羅馬之後便要開始雄起,這已經偏離了歷史,而大宋的強大依舊在擴展,塞爾柱這個中亞的強大文明也在不斷的發展。

亞歐大陸已經被這三個強大的文明所佔據,他們的影響力無處不在,也使得周圍的小國越來越少,但世界上的局勢與中原的局勢卻是相似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這裡的分合不是指領土,而是指安定與混亂,安定時間長了,必會買下混亂的種子,混亂的時間長了,人心就祈求安定。

大宋與塞爾柱之間簽訂盟約,這已經達到了安定的巔峰,而接下來卻會不可避免的一路向下,只是時間問題和向下的幅度激烈與否。

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大宋新風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踉蹌一百零三章登聞鼓聲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一千六百九十章蔡伯俙的外交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兩千六百二十三章神蹟的重要性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於無聲處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兩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
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大宋新風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踉蹌一百零三章登聞鼓聲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一千六百九十章蔡伯俙的外交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兩千六百二十三章神蹟的重要性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於無聲處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兩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