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瘋狂的李元昊

元昊在西域打慣了勝仗,初遇和自己實力差不多的遼軍,自然壓力倍增,尤其是當他看到遼朝源源不斷的增援士兵,心中大懼,沒藏訛龐的戰敗讓他感到失望和驚恐,還沒來得及分析便認定遼人的戰力遠勝西夏。

身爲奸雄的他在遇到驚懼的時候本能的反應便是想着: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這也是他爲何鳴金收兵的原因,他並不希望增援沒藏訛龐,並且把自己手中的所有軍隊全數投入到戰場,可以說他沒有了背水一戰的勇氣。

野利仁榮看的清楚,自己的帝王已經不敢與敵人正面交鋒,除非敵人顯露出明顯的劣勢,否則李元昊不敢回頭一戰。

這是一種無法言喻的失望,野利仁榮覺得李元昊和先帝相比雖多智謀,但也多了狡詐和姦猾,這不該是一個帝王所擁有的品質,他應該繼承他父親的剛強和果敢,即便刀斧加身也面不變色。

這是党項人天生就該擁有的勇氣!

“尚父,咱們撤吧!朕想到了妙計對付遼朝大軍,只要進入我西夏腹地,朕一定讓他們有來無回!”

李元昊並不瞭解野利仁榮的擔心,在他看來棄車保帥再正常不過哦,而且他棄的不是車,而是一個小卒而已,五千騎兵對他來說不過是就你一毛,只不過沒藏訛龐回來的時候臉色不好看罷了。

李元昊知道沒藏訛龐是怨他沒有增援,但李元昊一點也不愧疚,反而蔑視沒藏訛龐的愚蠢,這時候最好就是用拖字訣,把遼軍引入西夏腹地,再配合堅壁清野斷氣糧道,到時便是干戈以及的時候!

李元昊相信自己到時候能輕鬆擊敗人困馬乏的遼人,並取得最後的勝利,要是能把耶律宗真永遠的留在西夏的土地上,嘿嘿,倒是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隨意侵犯西夏了!

野利仁榮看着大軍向西夏腹內撤走,心中痛的流血!自己就不該向陛下諫言採用堅壁清野的政策,李元昊交代傳令騎兵的話他聽的清楚。

大軍所到之處焚燒草場良田,一粒糧食一個壯丁也不需給遼人留下,能帶走的就帶走,帶不走的就燒燬!他要讓大地變成焦土,讓遼人所到之處寸草不生!

焦土政策雖然是極好的,它能消耗掉遼人的銳氣和補給,遼人主要是騎兵突進,來去如風靠的就是胯下的軍馬,一旦沒有糧草,首先倒黴的一定是馬兒,這樣一來能消耗遼朝軍隊的馬匹數量,他們的追擊也會越來越慢。

但在野利仁榮這位尚父眼中,皇帝的所作所爲實在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要知道這是在本國作戰,燒燬的良田是自己的,燒燬的草場也是自己的,對於手工業不發達的西夏來說,良田草場就是一切的經濟來源,也是國力的象徵,即便是贏了又如何,這些草場和良田需要多久才的休養生息才能恢復過來?!

在野利仁榮看來不如把軍隊撤回興慶府,配合守城之兵利用地形優勢分左右而圍之,敵進則退,敵靜則襲,日夜騷擾之下使得遼人必定人困馬乏,這樣一來無形中便把遼人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內,待援兵抵達盡數圍剿!

可野利仁榮不敢說這樣話,自己的學生自己瞭解,李元昊是個什麼樣的人?隨着年齡的增長,征伐西域的成功,愈發的自大,愈發的獨斷專行起來,即便是身爲尚父的野利仁榮都覺得李元昊開始向獨夫邁進!

只要皇帝認爲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那就沒人可以反對,並且他的這種自信越發獨斷專行,連一些老臣重臣的話他都充耳不聞,即便是先帝留下的輔弼之臣都有不少被他誅殺,而且李元昊向來是禍及家人,凡是被殺的臣子,全家也逃不過覆滅的命運。

用李元昊的話來說:“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朕這麼做之後便免去了所有的後患!”

野利仁榮心中苦笑,這是免去所有威脅嗎?只能讓所有人覺得陛下薄情寡義,狠毒異常罷了!

明哲保身是士大夫的本能,基本上朝中的臣子對李元昊的獨斷專行都是極度厭惡的,但誰也不願意成爲出頭鳥,畢竟誰不是拖家帶口的?即便是上諫也沒有,得到的也許就是粉身碎骨家破人亡!

這樣薄情寡義的人,野利仁榮可不打算用自己的家人作爲犧牲品,只能儘量的輔佐李元昊,他打定主意,一旦此次遼朝危機度過,自己就專心建蕃學,制蕃字,不再接觸朝政,這樣總能讓陛下放下猜忌之心……

野利仁榮看得出李元昊的猜忌之心,別說是對自己這個尚父,即使三代忠於党項的野利遇乞家也是一樣,這次爲何用沒藏訛龐而不用善戰的野利遇乞?

還不是因爲李元昊對野利遇乞的猜忌!

李元昊生性暴戾,多猜疑,好殺虐。稱帝之初爲了排除異己,防止外戚篡權,實行“峻誅殺”政策,母族衛慕氏首領衛慕山喜密謀殺害李元昊,被李元昊察覺,山喜一族人都被溺死河中。李元昊又用藥酒毒死母后衛慕氏,盡誅衛慕氏族人一個不留,可見他對任何能威脅到他權利的人猜忌之心有多重,要知道衛慕氏可是他的親生母親!

連自己幕後和舅舅都不放過的人,他李元昊能放心的用野利遇乞?要知道野利遇乞在軍中的聲望可是一點也不弱於李元昊本人的。

野利仁榮看的清楚,但他一言不發,有些話是不能說的,即便是他尚父的身份依然要小心,伴君如伴虎,更何況他了解李元昊的爲人。

如此他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千里草場和良田變成大火吞噬下的焦土,這是燒掉了多少百姓的糧食和牲口?

野利仁榮只希望遼朝軍隊早些頂不住,再這樣下去對西夏的損失實在是太大了些,馬上就從傷敵一千自損八百變成兩兩之數,這樣下去即便擊敗遼人又有什麼意義,李元昊充滿火光的眼睛中散發出來的瘋狂讓野利仁榮害怕。

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七百一十章獻俘卸甲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二百一十五章設宴羣臣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兩千零五十章無私還是自私?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曲女城大火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一百四十四章殺威棒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
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七百一十章獻俘卸甲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二百一十五章設宴羣臣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兩千零五十章無私還是自私?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曲女城大火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一百四十四章殺威棒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