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

此時的歐陽修心領神會,若沒藏訛龐是主戰,那這位太后沒藏氏便是主降,歐陽修並沒有因爲她的立場而小看沒藏氏,反而覺得她纔是最顧全大局的。

“然也,太后所言正是我大宋皇帝所說,若西夏歸我大宋,入我華夏,則無有內外親疏之分,所有党項人示之爲漢民,這是我大宋皇帝的金口玉言,既然說出便不會食言,否則豈不讓天下人恥笑……”

沒藏氏在珠簾之後微微點頭,,歐陽修說的沒錯,趙禎貴爲大宋之國君,天下之明主,愛惜聲譽如同愛惜羽毛,既然口出此言便一定會履行。

“歐陽正使所言甚是,本宮信宋主言出必行,但你也知曉,西夏不是本宮一人做主的,本宮只是爲我黨項人謀求一條退路……”

歐陽修臉色一變,他本以爲沒藏氏回心轉意,打算促成這次議和,誰知不過是在謀求最後的退路罷了,那既然如此,她說的話還有什麼意義?

難道打算兩邊下注,一方面支持沒藏訛龐與大宋征戰,另一方面保全戰敗後的党項人?自己豈不是成爲她的利用棋子?!

“太后應當機立斷,西夏與大宋抗衡,好比以卵擊石……”

沒藏氏輕蔑的笑了笑:“你覺得手握重兵的西夏,大宋皇帝會願意接受嗎?若不擊敗這五十萬大軍,大宋會接受隨時有造反可能的党項一族?!”

沒藏氏的話讓歐陽修醍醐灌頂,一下他便明白官家的一切佈置是何用意。

大宋不是不接受西夏的乞降,只不過擔心的事情太多,準確的說是後患太多。其一官家已經看出這是沒藏訛龐的緩兵之計,其二即便党項人真心乞降,那近五十萬的西夏大軍也是心頭大患,必須要除掉。

這麼一來就是大宋與西夏之間必須要有一場戰爭,同時大宋也必須想盡辦法的把這五十萬大軍擊潰,自從大宋與西夏開戰至今,西夏的主力一直躲避與大宋的直接面對,這是西夏的慣用伎倆。

先把敵人拖入西夏的境內,丟失幾座城池算得了什麼,丟失點顏面又算得了什麼?只有真正的擊敗敵人才是最終的勝者!

遼朝當年的西征與大宋遇到了相似的一幕,只不過遼朝後繼無力,而大宋歷久彌堅!這也是宋遼之間的差距。

西夏人覺得大宋的戰線拉得太長了,大宋奪取的城池太多了,那必然兵力分散,歐陽修心中冷笑,難怪官家要調遣國內的退役士兵再次登上戰場,難怪官家要讓狄青等待援軍抵達再進行對興慶府的攻取,一切都在官家的預料之中!

沒藏氏見歐陽修的表情精彩,哪裡知曉自己的一句話讓他想清楚這麼多東西,連心頭的桎梏都打通了……

“歐陽修?!”

“哦……外臣一時失神,還請太后恕罪,太后的意思與書信,外臣一定會轉交給官家,官家自會定奪!”

沒藏氏並沒有反對,在她看來,大宋的皇帝一定早就預料到這種事情,自己傳書拓跋卓然,他只要看了書信的內容便會放心,這不是讓拓跋卓然求情的書信,而是西夏真正的降宋國書。

她要爲自己的西夏留一條後路,她要爲党項人留一條後路,這條後路雖然不如現在風光,但最少能讓党項人舒服的活下去,不至於國破家亡,顛沛流離。

在戰爭之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打算,也都有着自己的考量……

而另一邊,短短的十幾天時間,大宋的援軍便組建完畢,這麼多年來,無論是戰爭還是準備戰爭,大宋的武器盔甲製造就從未停歇過,這樣龐大的軍費開銷自然養活了大宋的軍工,當然也讓軍工得以發展。

板甲越來越精良,陌刀,橫刀,馬槊,弩箭越來越鋒利,棘輪弩也越來越精密,儲存的數量也是極爲龐大的,和這些武器裝備一樣,大宋對退役士兵的儲存也是越來越多。

相比原先役兵的解甲歸田時間,大宋要早上許多,這麼多年來,大宋一直控制着士兵的數量,這是一項龐大而必不可少的開支與負擔。

所以每一屆的士兵都會按時的退役,在退役的同時,朝廷發放特製的銅牌以示身份,同時這銅牌上還有他所參加的戰鬥以及所獲得的功勳以示尊重!

而每個銅牌的背後都有特別的一句話:若朕之所需,即召即戰!

對於這塊小小的銅牌,許多解甲歸田的士兵們把它看得比生命還重要,無不是壓在神龕中或是牌位之下,都等待着官家徵召的那一天。

沒錯,這是官家的徵召而非朝廷,兩者有很大的區別,官家徵召,意在官家需要他們,朝廷徵召意在國家需要他們,所有人都清楚哪個重要。

所有的士兵都是趙禎的士兵,都是直屬趙禎統轄的,他有着超越朝廷的調兵之權,也有超越兩府的統兵之權,更別說發兵與收兵之權都在趙禎的手中。

兵權是這個時代最爲重要的東西,即便是如趙禎,也不能把他交給別人。狄青這樣的將領也不過是有着率軍之權,即統率趙禎給予他的士兵進行作戰,一旦超出趙禎授權的範圍,監軍可不是吃白飯的……

所有的退役士兵在接到當地州府衙門開出的官吏通告時,幾乎都是瞬間丟下手中的事情,急忙奔向自家的神龕牌位面前,他們沒想到還有被官家重新啓用的一天。

在退役的當天,他們便把所有東西收拾好放在輕便的背囊之中,而因爲曾經的習慣,家中的廚房裡永遠都有一袋子炒麪準備着,隨時都能一攬而走,絕不會耽誤時間。

當然,這時候總是會響起爹孃的叫罵聲,婦人的哭泣聲,以及孩子懵懂眼神和他們的叫好聲,所有的孩子只要到了能說話的年歲都知曉當兵是勇士,是未來夢寐以求的方向,但他們卻不知曉,如鬥士般強大的父親可能會永遠的留在戰場上。

許多人回頭的一句話便是:“爲了娃,俺也不能縮在家裡當慫貨嘞!”

就在這簡單的話語中,三十萬大軍如細流般彙集成潮水,向大宋的鹽州,洪州而去,他們在那裡領取裝備,重新編爲建制的奔赴西征的戰場,收穫往日裡的榮耀。

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兩千三百五十三章何爲“有道”?何爲“無道”?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宴無好宴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兩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廝羅的“存人”戰術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
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兩千三百五十三章何爲“有道”?何爲“無道”?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宴無好宴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兩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廝羅的“存人”戰術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