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

此時的歐陽修心領神會,若沒藏訛龐是主戰,那這位太后沒藏氏便是主降,歐陽修並沒有因爲她的立場而小看沒藏氏,反而覺得她纔是最顧全大局的。

“然也,太后所言正是我大宋皇帝所說,若西夏歸我大宋,入我華夏,則無有內外親疏之分,所有党項人示之爲漢民,這是我大宋皇帝的金口玉言,既然說出便不會食言,否則豈不讓天下人恥笑……”

沒藏氏在珠簾之後微微點頭,,歐陽修說的沒錯,趙禎貴爲大宋之國君,天下之明主,愛惜聲譽如同愛惜羽毛,既然口出此言便一定會履行。

“歐陽正使所言甚是,本宮信宋主言出必行,但你也知曉,西夏不是本宮一人做主的,本宮只是爲我黨項人謀求一條退路……”

歐陽修臉色一變,他本以爲沒藏氏回心轉意,打算促成這次議和,誰知不過是在謀求最後的退路罷了,那既然如此,她說的話還有什麼意義?

難道打算兩邊下注,一方面支持沒藏訛龐與大宋征戰,另一方面保全戰敗後的党項人?自己豈不是成爲她的利用棋子?!

“太后應當機立斷,西夏與大宋抗衡,好比以卵擊石……”

沒藏氏輕蔑的笑了笑:“你覺得手握重兵的西夏,大宋皇帝會願意接受嗎?若不擊敗這五十萬大軍,大宋會接受隨時有造反可能的党項一族?!”

沒藏氏的話讓歐陽修醍醐灌頂,一下他便明白官家的一切佈置是何用意。

大宋不是不接受西夏的乞降,只不過擔心的事情太多,準確的說是後患太多。其一官家已經看出這是沒藏訛龐的緩兵之計,其二即便党項人真心乞降,那近五十萬的西夏大軍也是心頭大患,必須要除掉。

這麼一來就是大宋與西夏之間必須要有一場戰爭,同時大宋也必須想盡辦法的把這五十萬大軍擊潰,自從大宋與西夏開戰至今,西夏的主力一直躲避與大宋的直接面對,這是西夏的慣用伎倆。

先把敵人拖入西夏的境內,丟失幾座城池算得了什麼,丟失點顏面又算得了什麼?只有真正的擊敗敵人才是最終的勝者!

遼朝當年的西征與大宋遇到了相似的一幕,只不過遼朝後繼無力,而大宋歷久彌堅!這也是宋遼之間的差距。

西夏人覺得大宋的戰線拉得太長了,大宋奪取的城池太多了,那必然兵力分散,歐陽修心中冷笑,難怪官家要調遣國內的退役士兵再次登上戰場,難怪官家要讓狄青等待援軍抵達再進行對興慶府的攻取,一切都在官家的預料之中!

沒藏氏見歐陽修的表情精彩,哪裡知曉自己的一句話讓他想清楚這麼多東西,連心頭的桎梏都打通了……

“歐陽修?!”

“哦……外臣一時失神,還請太后恕罪,太后的意思與書信,外臣一定會轉交給官家,官家自會定奪!”

沒藏氏並沒有反對,在她看來,大宋的皇帝一定早就預料到這種事情,自己傳書拓跋卓然,他只要看了書信的內容便會放心,這不是讓拓跋卓然求情的書信,而是西夏真正的降宋國書。

她要爲自己的西夏留一條後路,她要爲党項人留一條後路,這條後路雖然不如現在風光,但最少能讓党項人舒服的活下去,不至於國破家亡,顛沛流離。

在戰爭之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打算,也都有着自己的考量……

而另一邊,短短的十幾天時間,大宋的援軍便組建完畢,這麼多年來,無論是戰爭還是準備戰爭,大宋的武器盔甲製造就從未停歇過,這樣龐大的軍費開銷自然養活了大宋的軍工,當然也讓軍工得以發展。

板甲越來越精良,陌刀,橫刀,馬槊,弩箭越來越鋒利,棘輪弩也越來越精密,儲存的數量也是極爲龐大的,和這些武器裝備一樣,大宋對退役士兵的儲存也是越來越多。

相比原先役兵的解甲歸田時間,大宋要早上許多,這麼多年來,大宋一直控制着士兵的數量,這是一項龐大而必不可少的開支與負擔。

所以每一屆的士兵都會按時的退役,在退役的同時,朝廷發放特製的銅牌以示身份,同時這銅牌上還有他所參加的戰鬥以及所獲得的功勳以示尊重!

而每個銅牌的背後都有特別的一句話:若朕之所需,即召即戰!

對於這塊小小的銅牌,許多解甲歸田的士兵們把它看得比生命還重要,無不是壓在神龕中或是牌位之下,都等待着官家徵召的那一天。

沒錯,這是官家的徵召而非朝廷,兩者有很大的區別,官家徵召,意在官家需要他們,朝廷徵召意在國家需要他們,所有人都清楚哪個重要。

所有的士兵都是趙禎的士兵,都是直屬趙禎統轄的,他有着超越朝廷的調兵之權,也有超越兩府的統兵之權,更別說發兵與收兵之權都在趙禎的手中。

兵權是這個時代最爲重要的東西,即便是如趙禎,也不能把他交給別人。狄青這樣的將領也不過是有着率軍之權,即統率趙禎給予他的士兵進行作戰,一旦超出趙禎授權的範圍,監軍可不是吃白飯的……

所有的退役士兵在接到當地州府衙門開出的官吏通告時,幾乎都是瞬間丟下手中的事情,急忙奔向自家的神龕牌位面前,他們沒想到還有被官家重新啓用的一天。

在退役的當天,他們便把所有東西收拾好放在輕便的背囊之中,而因爲曾經的習慣,家中的廚房裡永遠都有一袋子炒麪準備着,隨時都能一攬而走,絕不會耽誤時間。

當然,這時候總是會響起爹孃的叫罵聲,婦人的哭泣聲,以及孩子懵懂眼神和他們的叫好聲,所有的孩子只要到了能說話的年歲都知曉當兵是勇士,是未來夢寐以求的方向,但他們卻不知曉,如鬥士般強大的父親可能會永遠的留在戰場上。

許多人回頭的一句話便是:“爲了娃,俺也不能縮在家裡當慫貨嘞!”

就在這簡單的話語中,三十萬大軍如細流般彙集成潮水,向大宋的鹽州,洪州而去,他們在那裡領取裝備,重新編爲建制的奔赴西征的戰場,收穫往日裡的榮耀。

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七百九十一章與智者同行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贊普和論逋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六百六十二章最後的底牌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掉進深淵的人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九十五章鋼鐵洪流,如山入牆!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兩千四百一十一章邏些城之圍(下)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殺人誅心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五百二十八章瘋狂的李元昊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
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七百九十一章與智者同行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贊普和論逋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六百六十二章最後的底牌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掉進深淵的人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九十五章鋼鐵洪流,如山入牆!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兩千四百一十一章邏些城之圍(下)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殺人誅心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五百二十八章瘋狂的李元昊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