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

趙禎坐在宮牆之上,四周是緊張到無以復加的禁軍將士,他們在宮牆上執役多年,還是第一次遇到這麼大的陣勢。

下面不是御史臺的那羣人,而是一羣中樞的相公們!

而官家就坐在他們的身邊,嚴令他們不得開門,聽說官家是從福寧殿一路奔跑過來的,尤其是在知道相公們親自來夜叩宮門的時候。

至於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一般人是不會知道的,這件事在沒有傳遞出去前,沒人會知道趙禎的決定,也沒人知道一衆相公們在宮門落鎖之後還來叩門的原因。

當然這件事很快就會傳遍整個神都城乃至整個大宋!

趙禎從一開始就知道這件事瞞不住,當然他也沒打算瞞,畢竟皇帝傳位太子這件事可不小,若是在這件事上瞞着朝堂上下,必定會引起反彈。

比如眼下這羣原本斯斯文文的相公們便已經開始不滿,臣子上諫皇帝實在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了,這樣才能夠體現出臣子的盡忠職守,同樣皇帝做錯了事情就應該接受臣子的上諫…………

這也是趙禎自己培養出來的臣子,他一直都是要求臣子做到這一點,於是乎現在變成了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即便是“腳面”被砸的生疼,但趙禎依舊只能吞下這枚苦果,畢竟正確的事情永遠都是正確的,你沒有辦法因爲自己不“方便”而否定他。

范仲淹帶着一衆相公跪在左嘉肅門前,這裡是禁中和外朝的區分之地,也是通常相公們留身奏事所要穿過的宮門。

一羣相公就跪在宮門口,傳話的內侍和禁軍已經來回跑了無數遍,可趙禎依舊無動於衷,說實話這是他第一次和朝臣們之間爆發如此大的矛盾。

雙方之間都有自己的考量,趙禎希望傳位趙旭,輔佐他成爲一位合格的皇帝,並且抽身出繁重的政事之外,把更多的權利和擔當交給他。

而在朝臣們看來這簡直是不可思的事情,大宋擁有一個強大的君王,一個不世的天子,而且他正值壯年,完全有能力把大宋治理的更好。

眼下太子已經總攬大政,已經做的很好了,但他是否有能力作爲一個合格的帝王,這還是未知數,掌握王朝的前進方向,和高瞻遠矚的目光,這是作爲皇帝所必不可少的事情。

最重要的一點,所有人都知道趙禎能夠率領大宋走的更遠,更爲強大,而趙旭做適合的就是作爲大宋的守成之君,穩定社會,進行小幅度的改革。

沒人說趙旭不好,只是一衆相公們都認爲,趙禎能做的更好,率領大宋走向更加的強大。

有誰不希望在一個強大君王的統治下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既然現在的君王已經足夠好了,爲何還要經歷一番磨難之後再去適應新的君王?

無論如何磨合都是一個令人不舒服的事情,范仲淹等人還是希望趙禎過幾年時間再進行傳位,但趙禎早已下定決心,這件事不能再拖了。

范仲淹雖然是趙禎一手提拔起來的相公,但有時他又是固執的,爲了堅持他能帶着一羣相公堵在宮門前賴着不走。

皇宮之中是相當嚴肅的地方,宮門之間的界限也非常清楚,在某種意義上來說,范仲淹沒有越界,但卻是在以自己爲要挾,以一羣相公爲要挾。

趙禎沒有辦法在這個時候換掉他,因爲一旦現在懲治范仲淹以及這些前來叩宮的相公們,那自己也就失去了大義。

不光無法讓趙旭順利繼位還有可能使得朝堂上下更爲反對他,趙禎可不希望自己在這件事上“幫倒忙”。

一意孤行看來是行不通的,唯一的辦法只有讓這些“頑固的相公們”改變想法。

畢竟在之前他們也是支持趙旭的,只不過是現在接受不了趙禎提前退位而已,在他們看來這是趙禎的“不負責任”。

范仲淹一直在堅持着,跪在堅硬的地面上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是對人的精神和意志的一大考驗。

一羣人中已經逐漸有人體力不支,歐陽修昏倒了,韓琦癱倒在地,包拯在意被人擡了下去,而富弼也是搖搖欲墜,唯一還能挺住的只有蔡伯俙和狄青兩人。

蔡伯俙是跪出了經驗,對於他來說平日裡沒少被趙妙元罰跪,至於狄青自不用說,疆場上打熬出來的身體和意志都要比文官更爲強大。

而除了這兩人之外狀態還好一點的便算是蘇洵了,他可比范仲淹固執的多。

眼下最要緊的便是如何說服官家收回成命,旨意現在只不過是在中樞而且是在相公們的手中便被攔截,並沒有下發到三省六部之中,其他的衙門也不知道這件事。

趙禎最終還是沒和這些“老頑固”堅持下去,事實上皇帝永遠也犟不過這些朝臣,在有理有據的情況下,這些朝臣能把自己的能量發揮到最大。

即便是趙禎也要落荒而逃,原本還在愜意飲着茶水的趙禎在歐陽修第一個昏倒之後便慌了,於公於私這位“大文豪”都是趙禎所看重的,眼下就昏倒在左嘉肅門下,趙禎瞬間坐立不安。

而隨着韓琦,富弼等人的不支,趙禎便開始慌了神,這些相公們極少會如此反對自己,也極少不支持自己的旨意。

趙禎在宮城上來回渡步,四周的禁軍也是第一次見到官家如此焦躁不安的一面。

作爲宮城衛戍將軍的李酒小聲道:“官家,咱就不硬抗了吧?這些大頭巾可是固執的很,甚至連命都可以不要!”

趙禎微微苦笑:“朕難道不知?這些人若是沒有這般的執着,朕也就不會讓他們做大宋的相公了!也罷,把人請進來,好吃好喝的伺候着,朕去更衣,三才這殺才也不知說了什麼!”

“官家三才大官向來是體恤您的!”

跟隨在趙禎身邊的陳彤及時的補上一句,趙禎瞪了他一眼:“若是在旭兒身邊你還敢這麼插話,朕便讓人割了你的舌頭!”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一千四百零九章神兵利器如何用?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兩千兩百一十一章祁國公府的“替死鬼”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七百五十四章萬國來朝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兩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七百八十五章最毒婦人心第兩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親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三七分賬?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兩千零七章君臣對奏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兩千一百零四章狡兔三窟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無能誰之過?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一千四百零九章神兵利器如何用?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兩千兩百一十一章祁國公府的“替死鬼”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七百五十四章萬國來朝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兩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七百八十五章最毒婦人心第兩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親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三七分賬?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兩千零七章君臣對奏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兩千一百零四章狡兔三窟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無能誰之過?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