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

在遙遠的羅馬看到了契丹人,這是讓宋人商賈最爲驚訝的事情,這些契丹人手中的商品要比大宋的粗糙的多,而精美的商品卻往往來自大宋。

精明的宋人商賈很快就發現了這個問題,契丹人是在仿製大宋的商品以較低的價格賣給羅馬人!

在羅馬並非都是富人,也有窮人需要商品,而契丹人便是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了他們在羅馬人市場之中的定位,賣給窮人!

商品是有價值的,人工和成本算下來便有一個最低價值,從大宋相隔千山萬水而來,顯然增加了成本,也就是說大宋的商品最的價值本就相當高昂,在羅馬也只有貴族和上層階級纔有錢購買大宋的商品。

不過大宋不去做的低端市場被契丹人看上了,並以最快的速度開始仿製販賣,他們仿製出的東西要比大宋所生產的劣質的許多,瓷器也有但遼瓷卻比宋瓷要粗糙的多。

茶葉也是帶着濃重苦味的野山茶,味道苦澀不說,還有一股惱人的土味,當然這東西在遼朝的山上隨處可見,根本就算不上是茶葉,但是到了羅馬窮人的手中,這些茶葉也成爲了寶貝。

關鍵是這些茶葉的價格低廉!低廉到了窮人也能買得起的程度!

宋人商賈給人的感覺是高大上,他們萬萬是貴族老爺的座上賓,甚至是領主,國王眼中的紅人,這些人風趣幽默,彬彬有禮,穿着得體,給人以東方貴族的感覺,所有羅馬人都喜歡他們,但不是什麼人都能接近他們。

相比之下這些穿着麻布,甚至是獸皮的契丹人就要骯髒許多,留着奇怪的髮型,帶着骨制的裝飾,身上一股濃重的狐臭味,這樣的人如何能受到貴族的待見?

很自然他們就和羅馬的貧民成爲了交易的夥伴,大宋商賈的貨物極少賣給普通人,不是他們不想,而是沒法買!

宋人商賈驚訝的發現,原來羅馬帝國的人相差很多,貴族統治了一切,並且佔據了社會財富的最大頭,平民萬萬拮据異常,連一個像樣的瓷器都買不起,這隻需要十個銀幣就能購買。

這個國家的人富有的富的流油,貧窮的窮的要死!貧富差距極大,但架不住人多,契丹人依然可以從這些窮人身上獲得財富!

契丹人以一種最粗野的法子從羅馬賺錢,他們每次都運輸大量的不值錢的茶葉,以及一車車數不清的麻衣,人蔘,藥材,鐵器等等東西。

形成一個龐大的商隊,一路向西的同時也在一路販賣,契丹人的契丹鞍依舊是華麗的藝術品,也是羅馬貴族唯一能看得上眼的東西,於是契丹鞍便成爲了緊俏貨。

契丹人仿照大宋新建工廠容納一部分百姓,契丹鞍這種原本華麗的藝術品就成爲了批量生產的東西,於是質量有所下降,但契丹人把價格也下調了,同時還保留了一部分精美的,如此一來便可高低搭配,獲得不同的利益。

這一消息很快傳回了大宋,契丹人開始和大宋爭奪海外市場了!

趙禎這個時候還在“化妝”,沒辦法雖然是娶一個后妃,雖然是娶一個倭國的女人,可這次的意義和當年迎娶西夏的沒藏黑雲是一個道理,不,甚至比她還要高一級。

沒藏黑雲當年只是西夏的太后,而眼下的良子卻是倭國的“天皇”雖然大宋不承認她是天皇,可事實上人家就是倭國的女皇帝,和高麗一樣在本國都是自稱“朕”的!

大宋的朝臣顯然也知道這一點,對待良子的態度也極爲認真,雖然在國勢上瞧不起倭國,但在禮法上要絕對的尊重,在他們眼中尊重良子就是尊重神聖不可褻瀆的皇權。

在許多人看來,這是大宋和倭國的一次聯姻,只不過女倭國的皇帝嫁給了咱們大宋的皇帝,倭國自然也就成爲了嫁妝帶到了大宋來,而大宋則是需要對待倭國當作是大宋拿下的一塊新的疆土,就和西夏一樣,只不過到達倭國的辦法頗爲複雜,走的是海運。

與良子一同前來大宋的還有一支“軍隊”他們是良子的護衛,也是趙禎無奈答應可以陪嫁的東西,一支完全由女人組成的“武士”。

身上的鎧甲還是以倭國本土的鎧甲爲主,只不過原本用竹片的地方換成了鐵片,這是良子唯一要求帶的“嫁妝”這些女人模樣周正,再穿上倭國特有的鎧甲,尤其是頭盔上高高豎起的一隻獨角,更是讓人覺得英武不凡。

這是仿照大宋盔甲上高高豎起的盔纓製作的,可是相比大宋的盔甲,這也長的太誇張了些………………主要是搶了宋軍儀仗的風頭。

不過這也算不得什麼,大宋的神都和皇宮給了這些倭人以強大的震撼,直到進了皇城之後,良子才知道現在的北京城已經不是這裡,而是在原本屬於遼人中京道的大定府,而這座宏偉強大的都城改名爲神都!

當然因爲良子是倭國女王的關係,所以纔有如此隆重的規格,並且人家的嫁妝可是整個倭國,對於這種已經僭越的禮儀,朝臣們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畢竟連正宮皇后都不吃醋,他們更沒必要在這個時候亂說話。

瞧瞧那些到處咬人的御史都成了啞巴嘞!

神都的御道已經被騰了出來,迎親使團從南門而入,打出了貴妃所擁有的一切儀仗,一路上圍觀的百姓人山人海,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一支由女人組成的軍隊,並且她們身上的盔甲是那麼的花裡胡哨…………

當趙禎在乾宇殿中看着倭國本土裝扮的良子後有些呆滯,不是她有多麼的美貌,也不是這裝扮讓她美若天仙,而是……真的醜!

別說是趙禎,便是見識了許多異族的鴻臚寺官員也被嚇了一跳,而坐在御座上的趙禎就差下旨除妖了!

良子在後宮之中待過,算不上美若天仙,卻也是五官精緻,還帶有一種倭人女子常有的順從之美,完全符合女誡中女子的婦容,可現在……女鬼還差不多!

腦袋扎進麪缸裡一般白得嚇人,黑色的眉毛上還有倆個粗粗的眉毛是什麼鬼?臉蛋上的倆個紅點難道是爲了提醒大家她有酒窩?

頭髮沒有梳成鬢,而是從頭頂中分後披散在兩邊,趙禎覺得一場午夜兇鈴就差洞房花燭的午夜了…………

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個屁……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遠遁的塞爾柱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二百三十八章綠車旄節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貿易與戰爭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二百四十一章決堤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談?沒有可能!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堅強”外衣下的柔弱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宴無好宴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北京路的視察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四章內侍陳琳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
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個屁……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遠遁的塞爾柱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二百三十八章綠車旄節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貿易與戰爭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二百四十一章決堤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談?沒有可能!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堅強”外衣下的柔弱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宴無好宴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北京路的視察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四章內侍陳琳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