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

天空灰濛濛的,吳成站在關隘的垛口,看着遠處吐蕃人的隊伍默默無語,什麼時候青塘人敢對峙宋軍了?

雖然和吐蕃人得逞了,兩度擊敗宋軍但吐蕃人的損失依舊嚴重,甚至可以說是悲慘。

每次和宋軍交手吐蕃人都是用性命海填,這明顯是不上算的事情,現在他們衝到雨雪關下對峙宋軍,簡直就是在給邊關的將士們送軍功。

嗚啦啦的喊叫聲就沒停下過,守關的將士們手中緊握着兵刃,弩箭上弦,火藥彈準備,甚至連剛剛裝配好的火炮都已經用桐油仔細的擦試過一遍,就等着對面的“肥羊”送上前來。

但青塘的軍隊一直在咆哮,怒吼,卻從未有攻城的模樣。

吳成的親兵有些好奇:“將主,您說這些吐蕃人爲何叫囂不前?莫非是疑兵之計?”

吳成拍了一下親兵的腦袋:“擅自出兵的代價你忘了?範大勇,種諤的禍事老子可不會忘記,一切要以朝廷旨意爲主。”

說完吳成也稍稍猶豫:“這些狡猾的青塘人到底想要作甚?我大宋不動如山,便是這般引誘也毫無辦法,爲何要在這裡耗着?傳令下去遊騎哨馬盡出務必要探查到青塘人的目的,踏白軍縱掠如飛,必要時可深入青塘查探,若敵近,命火炮催發,老子倒要看看這些吐蕃人到底打的什麼算盤!”

青塘的草原被夜幕所籠罩,天上的月亮都被遮蔽起來,月光忽隱忽現,如同鬼魅般的影子在烏雲後穿梭。

青塘的城池沒有燈火,冬日裡本事篝火不息的青唐城黑漆漆的讓人膽寒,到處是人影在閃動,就如同一條條黑色的長蟲不斷的彙集到城門口。

隊伍越來越長卻沒有什麼嘈雜的聲音,無論大人小孩嘴中都叼着一塊青稞餅子在前進。

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隊伍寂靜無聲,雙手拖着勒勒車,誰要是開口說話嘴裡的青稞餅子定然會掉下來。

黑夜之中的董氈騎着駿馬在隊伍中不斷的奔馳不時用眼神和手中的馬鞭約束族人,他的口中同樣叼着一塊青稞餅子,父親說過,上位者若是不能以身作則,長久下去便會失去威信。

隊伍再以最快的速度前進,所有人都知道他們即將離開自己的故土,但這是老族長的命令,無人敢於違抗他的無上威嚴。

現在的青唐部已經和原先打不通,角廝羅極爲聰明的利用中原的方式改造部族,這在部族歷史上極少出現,畢竟遊牧民族有自己維繫方式。

部族之間永遠都會存在間隙,這是不爭的事實,想要改變這一現狀最好的辦法便是需要一個強大的政權以及強大的威脅,而當下兩者具備。

大宋的威脅對青唐部來說是致命的,角廝羅恰好利用這一點整合了青唐部的所有部族,凡是敢於違揹他命令的人都遭到了無情的屠戮,雖然沒有幾個部族會在這個時候違逆,但他依舊把那些真心歸順的小部族以通敵大宋的名義屠殺掉。

董氈不解的問過父親,得到的結果卻是立威所需,不得不這樣做,不得不殺。

這樣血腥的政策效果顯著,血流成河的小部族使得剩下的人不敢有任何違逆。

董氈以最快的速度衝向最前段,打了個響亮的呼哨後整個隊伍的速度猛然一提,自從角廝羅帥軍離開青塘部之後,整個青塘便以這位最小的即位者馬首是瞻,所有人都知道,除了他沒人能領導青塘。

眼下最大的敵人是大宋王朝,離開故土是他們最好的選擇,老首領已經是整個吐蕃的大讚普了,他們遷徙到吐蕃的任何地方都會有手把肉和酥油茶的熱情款待。

只要有草場和帳篷,青塘人到哪都能生存下去,離開青塘也不是不可以。

最大的問題是他們不明白爲何要離開青塘,這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董氈不可能把實情告訴部衆,眼下青塘的情況就是兩度戰勝了大宋的騷擾和侵襲,作爲勝利者沒有必要離開屬於自己的土地,唯一的解釋就是青塘怯戰。

這已經是部衆們開始竊竊私語的原因。

和他們解釋父親用土地換和平?對他們解釋用空間換時間?

青塘需要的是強硬的領袖而不是一個官僚,青塘沒有什麼能領先大宋的地方,唯一的好處便是高效的執行力,這個詞還是從大宋學來的。

但他不知道,角廝羅已經開始要進行一場官僚化的改革,在他眼中,官僚代表正統,代表秩序,更代表權利和威嚴的象徵。

這是兩種狀態的體現,大宋是漢家王朝的巔峰,官僚體系的所有弊端全部暴露出來,漢家王朝雖然討厭,但卻離不開,而對於草原或是高原民族來說卻是甘之若飴的事情。

幾乎所有的草原民族或事高原民族在統一強大之後便開始了漢化的過程,他們學習漢家的文化,禮儀,規矩,不斷的把自己的手腳束縛起來。

束縛了漢家王朝千年之久的東西已經證明了它的失敗,最好的方法是遺棄或事改造,趙禎在走後面一條路,但卻沒人看見。

角廝羅所熱衷的事情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失敗。

當然這種制度也有他的優越性,中央的集權更加強大,用遊牧民族的理解便是力量集中在了一起,所有人開始往一個方向跑。

這是雙方之間的各取所需,集權意味着官僚會慢慢出現,而分散權利意味着不安定因素的增加,華夏的土地上從未消失過這兩種力量之間的轉化或是爭鬥。

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從未有人想到過改變這兩種極端的存在。

一個王朝衰落了,另一個王朝接替,一個民族衰弱了,另一個民族接替,大有華夏不滅,輪迴不止的意思。

趙禎明確的看到了這一點,所以選擇改變,他不希望大宋再次走上老路,從而會被潛在的威脅所超越。

董氈騎在馬背上在星空下馳騁,他不知道父親正在走那條老路,他更不知道大宋已經改變,他只是看到了草原上出現了問題個如狼一般的黑影。

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六章拜見父皇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六百六十四章天真的耶律宗真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
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六章拜見父皇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六百六十四章天真的耶律宗真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