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

就在東京城熱火朝天的修建道路的時候,保康門街的一戶人家卻進入了所有人的視野,原因無他,本是貧家士子卻在拆除違建時在他家中發現許多來歷不明的錢財。

將作監大匠一鋤頭下去,好端端的牆壁居然是空心的,串好的銅錢如流水般嘩啦啦的淌出,就像搖錢樹似得晃人眼睛。

大匠離開帶着蔡記的學徒圍好人牆,放止錢財丟失。

一石激起千層浪,看着當衆挖出的錢財一旁的百姓忍不住了。

賣胡餅的張大嬸發出殺豬般的叫聲:“嚇!這窮措大家拿來的這麼多錢財?天殺的東西!平日裡還到老孃的攤子來賒賬!老婆子見他可憐才應允的。”

“知人知面不知心啊!這些錢財能在咱保康門街買三個上好的鋪面!”正在買胡餅的老漢感嘆着說道。

圍觀的人中有人奇怪:“誰說不是,誒?真是見了鬼,這窮措大拿了這麼多的錢怎麼就不走呢?已經好幾天沒看見他了吧?”

張大嬸用手敲擊着小攤上的麪糰恨恨得叫道:“定是這些錢財來的不正經!”

說完把臉皺成一朵盛開的菊花,諂笑着對保護現場的將作監大匠道:“這位公爺行行好,從這些錢中取出五十文給老婦,是這措大欠我的餅錢嘞!”

一旁老漢道:“莫要給她!她的胡餅兩文錢一個,五文錢三個,那措大即使欠你的也不會有這麼多!”

張大嬸叫道:“要你這老不死在此多嘴多舌?他欠我這麼多日子,老孃收點利息行不行!”

見場面越來越亂,大匠趕緊對蔡記的學徒到:“快去開封府報官!”

學徒擡腳便要跑走,可隨即站住轉頭問道:“哪個開封府?”

要是擱在以前,大匠非得一腳給他踹飛不成,可現在卻愣住,開封府一府變三衙的事情誰都知道,可這種事情報官該去什麼地方?

是去檢察司衙門,還是提刑司衙門,又或者巡城司衙門?

還是一旁的老漢熱心腸:“別去開封府總衙,去那太常寺旁邊的提刑司衙門!那裡纔是訴訟報官的地方!”

沒想到這老漢倒是個明白人,衆人皆問三個衙門的作用。

老漢搖頭晃腦的說道:“你們啊!不識字等着吃虧吧!官家可是鼓勵過,百姓無論多大都要讀書識字,可你們呢?”

這話讓一旁的百姓齊齊的翻了個白眼,都多大歲數了還讀書識字?學那些幹啥嘞!

“您老就別賣關子了,快給俺們說道說道!”

老漢嘿嘿一笑:“開封府一府分三衙的事情你們都是知道的,那我就和你們說說這三衙具體是幹什麼的!巧了……你們看那些個過來的公人。”

順着老漢的手指看去,來了五個身穿藍色圓領差服,頭戴交腳襆頭,小腿裹紮緊實,穿薄底快靴的捕快走了過來。

深藍色的衣服顯得格外顯眼,頭上的交腳襆頭也能讓人多遠的看到他們。

“這些人就是巡城司的差人,都叫捕快。”

“爲什麼領頭的肩膀上有個布條?”圍觀的小販提出疑問。

老漢得意的笑了笑:“那叫捕頭,一個捕頭手下足足有三十個捕快嘞,我兒就是朱雀門街的捕頭。”

“這捕快和以前有甚的不一樣?”

“區別可大着嘞!現在的每條街上都有捕頭帶着捕快巡街,衙門的告示上說如遇不法,可疾喚之。他們如果坐視不理,便去開封府的監察司告官,自然會爲咱們做主。”

張大嬸聽了驚道:“還能告官?”

老漢切了一聲道:“告官怎麼了?監察司聽名字就知道,是專門監察官員的,當然只限開封治下的官員,就像這些捕快,捕頭什麼的。”

“那提刑司呢?”早有忍不住的人在人羣中開口問道。

老漢捋了捋鬍鬚道:“現在開封府的大老爺不管訴訟了,有訴訟都去提刑司擊鼓鳴冤去,人家大老爺專門管着下面三衙門。”

老漢說完瞧了瞧四周壓低聲音道:“那檢察司的長官還能查舉知府大老爺的不法呢!”

“嚇!可不得了,知府大老爺是朝廷的給事中,也能被監察?”

捕頭劉大見衆人越說也不像話隨即道:“你們這些殺才,說着些幹甚!大老爺和監察司的長官也是你們能說道的!”

衆人被嚇了一跳隨即訕訕的不敢討論,唯獨那老漢怒道:“劉老大你真是長本事了!前一陣我兒還說過,官家要求你們爲百姓着想,怎麼現在就再次炸毛!信不信老頭子帶着一幫人去監察司上告!”

劉大一聽這話馬上軟了下來:“您老行行好,俺只是隨口一說,畢竟談論大老爺和各司長官就是不對嘛!”

“算了,也是我老頭子多嘴,講講一府分三衙總沒有錯處吧?”

劉大嘿嘿一笑道:“那當然沒有!您老儘管說,俺還巴不得你說的詳細呢,這樣也省的俺去宣講不是。”

衆人見原先厲害的捕頭一下變成老實的小雞崽,這才安心的轉向老漢,看來這東京城真是變了。

劉大帶人查看了現場,見將作監的人在便上前問個清楚,當然也沒放過賣胡餅的張大嬸,最後又對圍觀的百姓問道:“這一切皆是屬實?”

“屬實!屬實!”百姓們高叫着回答。

劉大掏出懷中的小冊子翻開,另外還有一個小竹筒擰開,赫然是一支小毛筆……衆人見劉大用蘿蔔粗細的之手艱難的捏住買筆在小冊子上寫寫畫畫,不禁驚訝的對視一眼:“這五大三粗的漢子都開始識字了?”

原本圍觀的老漢不斷點頭道:“不錯,不錯,連劉老大都開始識字,這以後的差人更靠譜了些!”

“您老就別笑話俺了,三衙門剛剛從開封府分出去的時候,官家還親自到了府衙訓了話,您是沒見着當時的場面,俺們一羣漢子給官家數落的差點鑽進地縫裡!……嘿嘿,可官家就是官家,數落過後又是一番勉勵,他老人家說了,咱們捕快是專門爲老百姓做主的,以後誰要是有困難第一件事就是找咱們,這叫啥來着?”

老漢提醒道:“有困難找捕快!”

劉老大一拍腦門道:“對,就是有困難找捕快!官家還說這是咱漢子們肩膀上的責任,也是榮耀!大宋如果每個地方都有俺們這樣的捕快,那城狐社鼠,地痞流氓早就不知躲哪去嘞!”

圍觀的百姓高聲讚道:“這話說的好!”“說的好!”

劉老大說完紅光滿面,沒想到真的像官家說的那樣,他們這幫原先誰都瞧不起的賤役居然能得到百姓的認可,也不知能不能成爲官家所說的百姓保護神。

衙役的地位低於吏員。吏員儘管沒有品級,但好賴還是官方人員,而衙役根本沒有官方身份,只屬於爲衙門服役性質。

但趙禎打破了這一傳統,開始給衙役也發放俸祿,划進開封府的編制之中去。

要想讓他們好好的爲朝廷和百姓辦事,首先要讓他們活的像個人!

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兩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氣吞蒼宇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一副輿圖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四章內侍陳琳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狽爲奸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商人舌辯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腳步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七百九十一章與智者同行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兩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皇帝與檄文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八百九十九章興慶府的動盪(上)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
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兩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氣吞蒼宇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一副輿圖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四章內侍陳琳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狽爲奸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商人舌辯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腳步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七百九十一章與智者同行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兩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皇帝與檄文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八百九十九章興慶府的動盪(上)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