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

覺得可笑的同時,趙禎也是佩服李元昊這種敢於做人“兒子”的勇氣,不是誰都能這麼厚着臉皮說出如此肉麻的話,而且他李元昊還是一國之君,趙禎對他的果斷和堅毅也有所瞭解,現在怕是要加上一條狡詐了。

李元昊的報復心極強,只要是以前得罪過他的人現如今都沒有什麼好下場,這就不是一個帝王該有的風範,最少要做的隱秘一點,乾淨一點不是?

李元昊的妃子索氏乃政治聯姻,因“素無寵”,暗恨李元昊,聽說李元昊攻打涼州六穀吐蕃時戰死,不禁面露喜色,日娛音樂,益自修容。結果,李元昊卻平安歸來,索氏在歌舞場上嚇得魂飛天外,不久便在宮中懸樑自盡了。但李元昊還不饒恕,將索氏滿門殺害。

氣度如此狹小的人能忘記自己給人當兒子的醜事?趙禎看向拓跋武的眼神不善,出於種種原因,他把滅亡西夏放在了收復燕雲十六州之後,但此時李元昊的態度讓趙禎開始懷疑自己這麼做的正確與否。

長出一口氣,趙禎對拓跋武說道:“李元昊既然甘願稱子,朕視其乖順便修兩國之好,但唯一一點要改的地方便是稱謂,你党項大儒野利仁榮飽讀詩書,又通我中原文化,豈會不知兀卒一詞與吾祖一詞相似?朕聽之尤爲刺耳,不如直接去掉便是。”

拓跋武臉色微紅道:“此事臣回西夏必定報知陛下。”

趙禎擺了擺手道:“不用你回西夏通告,現在就改,朕的御筆硃批對李元昊的國書也是有用的吧?”

既然到了如此地步,拓跋武也不好拒絕,畢竟剛剛的國書中李元昊還稱趙禎爲父:“陛下請……”

趙禎提筆就把兀卒一詞用紅筆花掉,先佔大宋的便宜?門也沒有啊!

兀卒一詞在西夏乃是清天子的意思,趙禎豈能看不出這是李元昊爲了噁心自己而特意弄出來的?這人是要面子要瘋了!

把硃批改過的國書扔給拓跋武道:“以後就按朕的該法叫,再有錯處定責不饒!”

拓跋武躬身退走,夏竦便從後面的屏風繞了出來,瞧着大帳裡的吳育道:“你是真傻還是真不知道,此人帶着李元昊的國書前來就是爲了求和的,兩府相公都不理睬,交給你一個禮部郎中處理,自然向讓你別搭理他,現在倒好,你把他來到陛下御前,反倒是隨了李元昊的意!”

吳育微微一禮道:“夏參政此言差矣,今二敵相鬥,當坐收漁利。如果急於接納元昊內附,契丹向我們興兵問罪,朝廷得不到元昊毫髮相助。應該使人勸諭元昊,與契丹和好如故,然後答應他內附。並告訴契丹,已經命令元昊轅門謝罪,否則,應當討伐。如此雙方都不能在道義上加罪我大宋。”

趙禎驚訝的望了吳育一眼,這個看似好好先生的吳育居然能出此圓滑的計策,實在是人不可貌相啊!

中規中矩的回答讓夏竦也挑不出毛病,只能苦笑道:“好你個吳春卿,早已想到其中關竅還不說出來,非要讓老夫在官家面前獻醜,真是不當人子!”

吳育笑了笑:“吳育之策悉數告知官家,但請官家另尋善辯者往之。”

趙禎搖頭道:“一事不煩二主,你就去一遼朝如何?”

吳育出人意料的否定道:“起奏陛下,大宋與遼以兄弟之國相稱,微臣只是一個區區禮部郎中而已,此去遼朝必定要一個德高望重者,臣以爲龐相公最爲適合!”

“龐籍?!”趙禎想了想點頭道:“如此也好,你且會東京城,把朕的手詔交給龐籍,命他擇日啓程趕赴遼朝。”

吳育躬身道:“微臣遵旨!”

待他離開之後,夏竦不明白的對趙禎問到:“官家,眼看党項與遼朝戰事將起,何必派遣龐相公去往遼朝解釋……”

趙禎笑道:“爲何不派他去?他龐籍乃是我大宋的宰相,代表我大宋出使遼朝,多少能讓遼朝放鬆警惕,最起碼知道我大宋不會起兵策應李元昊。再說我大宋從中說和遼朝就能不去征伐西夏?我大宋要坐收漁利,可不能讓兩者任何一個得到好處,唯一能得到好處的只有大宋!”

夏竦想了想豎起大拇指道:“官家妙計!”

一旁的彭七嗤之以鼻,這不是明顯的廢話嗎?官家那次的聖斷不是妙計?

聽到他的哼聲,夏竦轉頭道:“彭將軍好像對老夫的話有所不滿啊!剛剛你明明知道書信的內容,卻說不認識字而推脫給吳育念,你倒是脫得干係!希望你保護陛下的時候不會見危險就躲!”

彭七漲紅了臉道:“只要上了戰場,某家的命就時刻準備給官家擋箭,飛矢,流矢傷不得官家分毫!夏監軍還是顧好自己吧!”

“你們兩人就早點歇了吧!朕最不喜你們文武相爭,還故意在朕面前這麼做,再有下次統統回東京城去!”

兩人見趙禎發火,這才偃旗息鼓的退走,其實夏竦就是圖一時之快罷了,並不是他不待見彭七,畢竟彭七深的趙禎的信任,也是個簡在帝心的人物,他只是看不慣彭七剛剛忽悠吳育而已。

待兩人離開,趙禎終於能清靜下來。

給自己倒上一杯清茶,趙禎舒服的靠在御座上思索,此番李元昊是下了血本,不惜以父子之名相稱,那他的收穫要比投入多上許多倍才能達到他的預期,趙禎不認爲李元昊是個做賠本買賣的人。

現在大宋的十萬戰兵就陳兵花塔子鋪,這還只是來自東京城的禁軍,掐指一算,趙禎一時間被自己得出的數字嚇了一跳,要是算上邊境的守備軍隊,這次總共能集結將近三十萬人,這還不算國內的十六衛……

十六衛制度是衛府制的高級階段,是隋唐府兵制的結晶。趙禎總結了隋唐府兵制的優缺點,加以改進後和大宋的禁軍制度相融合,畢竟他裁撤了所有的廂軍,那些損失掉的兵員也要補充纔是。

別小看這十六衛,它就相當於大宋的預備役,但他們比預備役更加專業,平常的訓練和禁軍相同,也能得到朝廷的俸祿,農忙時還可回家務農,這無疑讓他們的生活得到了相當大的保障,自然沒人會懈怠,年輕力壯的農家子弟爭搶報名,訓練,生怕懈怠了被踢出,這樣的十六衛戰鬥力是可以保障的,最少是可堪一戰。

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二十三章父愛如山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七百四十五章後苑傳出的消息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二百三十三章吐血的韓億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兩千五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二百零四章 罪己詔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皇后之怒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平安京之戰(上)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無處不在的大宋商賈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
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二十三章父愛如山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七百四十五章後苑傳出的消息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二百三十三章吐血的韓億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兩千五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二百零四章 罪己詔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皇后之怒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平安京之戰(上)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無處不在的大宋商賈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