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廝羅的“存人”戰術

吐蕃人不是傻子,他們一次進攻不成,不會再消耗戰力和宋軍僵持在原地,來去如風纔是騎兵的法寶,高原上的騎兵同樣懂得這個道理。

一波一波的襲擊纔是最有效的辦法,而領兵的吐蕃將軍如措安達在襲擊之前便得到了角廝羅的命令,“只可襲擊宋軍,不可久戰纏鬥!”

如措安達知道角廝羅和大宋之間的差距,近戰搏鬥他們極爲吃虧,眼下的戰場就是最好的演示。

吐蕃的騎兵要如同波瀾一般的進攻,同時也要如羚羊一般的敏捷,久攻不下就不要強攻,而是在這支宋軍的補給上頻繁的進攻,讓他們疲於應對。

於是這段時間委積軍相當幸苦,他們一面要不斷的向前行軍,把前線將士所需的物資送到,另一方面還要遭受吐蕃人不斷的襲擾和進攻。

如措安達是個十分高明的將軍,對於戰場上的操控力很強,最擅長的便是使用奇兵襲擊敵軍,在他的不斷襲擊之下,委積軍遭受到嚴峻的挑戰。

每當夜晚來臨的時候,大軍便要枕戈待旦,時刻提防吐蕃人的進攻,這已經是宋軍總結出來的經驗,每到夜晚,吐蕃人必然會發動襲擊,雖然宋軍的防禦相當完善,可依舊要全力以赴。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若是因爲敵人多次襲擊而放鬆警惕,那很可能就是全軍覆沒的代價。

宋軍原本就擅長髮動夜襲,在大宋用兵的歷史上有過無數次夜襲疲敵的戰例,所以吐蕃人的每一次夜襲宋軍都當作是全面襲擊的存在,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全力迎敵。

到了這裡戰事便膠着起來,但宋軍越來越佔據優勢,因爲他們雖然被吐蕃人給拖住,但卻並沒有停滯不前,移動的雖然緩慢,但卻勝在不斷前進。

越靠近南路的王韶所部,委積軍的安全便越高,因爲他們隨時可以等到永安軍和神衛軍的馳援。

當然這一點吐蕃人自己也知道,於是乎如措安達對委積軍的圍剿便更加賣力了,六萬兵馬分三路不斷的對委積軍進行伏擊。

委積軍也是有脾氣的,這般的不斷被吐蕃人騷擾,委積軍上下早已憤怒到了極點,多少年了,宋軍一直是追着別人打,還從未如此狼狽的被別人追擊。

所以每一次遇襲宋軍都是嚴陣以待全力出擊,當吐蕃人再次衝擊宋軍軍陣的時候,卻輕鬆的殺入其中,箱車被推翻缺口被打開,宋軍的陣形變得鬆散起來。

吐蕃人抓住機會長驅直入,他們的目標是宋軍的中軍大旗,只有攻克那裡他們才能全面擊潰宋軍,但這也恰恰是委積軍的陷阱…………

大宋的軍隊最擅長的便是分割包圍,一旦落入宋軍軍陣之中,原本鬆散的委積軍迅速合圍,堵死缺口,奮力擊殺前來支援的吐蕃人,而陷入大宋軍陣之內的吐蕃騎兵便遭到了委積軍無情的屠戮。

委積軍之所以敢這樣用兵,最主要的問題便是他們相信袍澤,在戰場上宋軍對袍澤是無條件相信的,因爲你除了相信袍澤之外再也沒有別的辦法,而每一個宋軍都不會讓袍澤失望,即便是平日裡頗有間隙的倆個人,在戰場上也會毫無保留的相信戰友。

壓力最大的便是堵在缺口處的委積軍將士,他們要抵擋住吐蕃人的瘋狂進攻,眼瞧着自己人被宋軍合圍,吐蕃人同樣着急,如措安達不斷的指揮手下的騎兵向缺口發動進攻。

不過百米的缺口硬是被宋軍變成“銅牆鐵壁”身穿板甲的士兵舉着高大的盾牌死死地頂住吐蕃騎兵的衝鋒,而後方的委積軍也在全力圍剿軍中的吐蕃殘餘力量。

大約五千多吐蕃騎兵被陷於委積軍的軍陣之中,這五千人是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他們走脫的,宋軍把一切能用得上的東西全部拿出來,爲的就是乾淨徹底的消滅這五千人。

當兩千人被擊殺之後,陷入委積軍軍陣之內的吐蕃騎兵就開始出現崩潰的跡象,當三千人被擊殺之後,剩下的兩千多吐蕃軍便直接崩潰。

宋軍已經殺紅了眼,這時候根本就不可能停下屠戮的步伐,即便是剩下的吐蕃軍投降也遭到了無情的屠戮,屍首堆滿了中軍的位置,而當這些屍首堆積起來的時候,拼命馳援的吐蕃人也停止了進攻。

委積軍斬敵五千多首,這是一場赤裸裸的大勝,宋軍士氣大盛,但卻沒有追擊,打掃戰場,收治傷兵,掩埋屍首這些都是他們要做的事情。

此次擊退了吐蕃人的進攻,在某種意義上委積軍已經狠狠得出了一口惡氣,而如措安達也不敢隨意的攻殺委積軍了。

兩軍交戰最困難的便是不斷積累士氣,眼下如措安達已經發現,即便是攻入宋軍之中也很有可能是一場陷阱,於是乎他改變了戰術,不斷的拖延和消耗委積軍的行軍速度。

但一個嚴峻的問題出現在瞭如措安達眼前,委積軍正在不斷的向王韶所部靠近,而一旦他們會師,將會對匹播城造成極大威脅。

角廝羅已經不斷髮來旨意,命令他無路如何也要阻止這兩支軍隊的匯合,真正騎虎難下的是吐蕃人。

打又打不過,擋又擋不住,還能有什麼辦法牽制委積軍的行軍速度?

這還僅僅是宋軍的輜重隊伍,若是他們和王韶的永安軍以及神衛軍匯合,那將是一股極爲強大的戰力,到時匹播城必然危如累卵。

吐蕃高原上,一切有利形勢正在向大宋傾斜,角廝羅比誰都清楚吐蕃面對的是一個怎樣的敵人,小心謹慎已經無法讓吐蕃延續,唯有攻破宋軍的防線,去的一場大勝才能保住匹播城,牽制整個宋軍向邏些城的進攻速度。

於是角廝羅集中剩餘兵力向王韶所部發動進攻,用有生力量去消耗宋軍的彈藥,這是他和仁欽桑波能夠想到的最好辦法。

但凡有辦法,角廝羅絕不會這麼做,誰不知道人才是關鍵?

宋人皇帝不止一次的說過:“存人失地人地兩存,存地失人人地兩失!”

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太祖是穿越者嗎?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被雁啄了眼睛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請假!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武德永昌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三百一十五章摳門的官家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二百九十章戰爭機器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八百二十四章結案與未來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六章拜見父皇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六百章對策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一百一十四章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兩千五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
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太祖是穿越者嗎?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被雁啄了眼睛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請假!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武德永昌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三百一十五章摳門的官家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二百九十章戰爭機器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八百二十四章結案與未來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六章拜見父皇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六百章對策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一百一十四章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兩千五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