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

賀蘭雪不愧是曾經的西夏太后,很快的找出癥結所在並對症下藥,既然地瓜不能推廣到整個大宋,但卻是可以在皇莊中種植的,這樣一來便解決了地瓜無法投入現實中的弊端,也放止被遼人竊取,當然還能爲皇莊提供收益,皇帝的莊園也是要賺錢的不是?

這個算是一石三鳥的計策,幫助趙禎解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難題,雖然皇莊的產量不足以維持天下所需,但給大宋的軍糧添磚加瓦卻是綽綽有餘的,一旦如此,大宋在軍糧上的節省也就是便向的在百姓身上節省了糧食。

軍糧也是來自於百姓的身上啊!

當然遠水解不了近渴,將近半年的成長週期對於現在的大宋來說實在是太長了,即便是現在開始種植也需要等到半年後才能收穫,而且再加上曬乾脫水等等一些列的處理,這麼也需要八九個月的時間。

雖然現在吃不上,但只要是有便是極好的,趙禎採納了賀蘭雪的建議,並且命令三才傳旨皇莊進行大範圍的種植,這些生產出來的地瓜干將會作爲大宋明年的軍糧使用。

中京道的推進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可以說這是一場對遼朝發動的全面打擊,趙禎已經下定決心若是中京道的推進順利,完全可以把推進的範圍擴大至上京道!

趙禎的哲學以及大宋天家的哲學與後世一樣,最少要知道一個道理,“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運動的”。世界上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包括一個看似龐大又強壯的帝國。

現在宋遼之間的實力對比已經完全掉了個個,大宋的經濟完全碾壓遼朝,在開春的時候,遼人甚至派來遣宋使希望大宋與遼朝之間恢復通商。

在朝堂之上,這使者完全“忘記”了遼朝和大宋之間正在進行戰爭,也忘記了雙方之間誰也不打算讓對方安生的陰謀。

之前趙禎還猶豫,現在看來卻是不用猶豫了,通商便通商,這是大宋早已幹過的事情,主要的目的不是封鎖遼人的經濟,而是摧毀他們的手工業和商業。

巨大的貿易逆差讓大宋賺的盆滿鉢滿的同時也讓遼朝的錢財不斷的流失。

擁有工廠的大宋製造能力驚人,現在已經不單單是滿足於一般的手工製品,而是開始向奢侈品和低端物品集中,這是一種必然的驅使,大宋的商品多以工業爲主,低端商品雖然價格便宜,但卻勝在量大,每個賺三文錢,十個便賺了三十文,一百個,一千個,一萬個…………

奢侈品就更不用說了,無論是百鍊劍還是香水,化妝品以及琉璃製品等等,都成爲遼朝貴族眼中的搶手貨,這些東西對於遼人來說雖然可有可無,但攀比的天性使得遼朝的貴族對此趨之若鶩,尤其是當大宋禁絕了宋遼兩國的商賈往來後,更是如此。

三才再次來到御花園中,小心的地上一本奏疏,然後便在趙禎身邊耳語起來,趙禎點了點頭:“來就來了,既然是打着求學問道的名義來的,那就讓他們好好的在北京城中轉一轉。”

……………………

遼朝是聰明的,張儉以他自己的名義派遣學生跟隨遣宋使一起前來大宋,當遣宋使離開後,這些人便留了下來,希望學習大宋的“知識”。

當然他們表面上是來探討學問,交流知識,但所有的話題都在往格物上拐彎抹角。

開始一些負責接待的鴻臚寺官員還很熱情驕傲,但在被守衛的禁軍驅趕之後便突然神經緊張了起來,他們想起了趙禎的旨意,鴻臚寺特意向趙禎奏請詢問此事。

趙禎吃着地瓜長舒一口氣,還好鴻臚寺的人腦子帶上了,否則張儉的學生們在瞧見大宋的格物之後,自己便迫不得已的要殺人了…………

不得不說這些人的刻苦,也可以說他們對知識的渴望。

在太學之中聽了一節大宋的格物課之後,這些“留學生”便非要繼續在大宋的格物院學習格物,並且死活不願回去,這下讓趙禎有些難辦了,最後只能讓鴻臚寺的官員威脅他們,若是學習大宋的格物之後,便再也沒有可能返回遼朝了,這才讓那些狂熱的學生回過神來。

大宋的學習環境是完美的,甚至在這些“交流生”的眼中是幸福的,在北京城專門開設了兩處學院,一個是國子監的書院,一個是太學,兩者都是大宋的學府,但卻有着天壤之別。

太學是大宋的官學,官員的子弟都可以入太學,而國子監雖然也是學習知識的地方卻也有着管理各地學院的職能,他是一個正經的官衙,屬禮部管轄。

大宋的各個州府必有學院,而且都是朝廷出資修建的學院,讀書人只需要繳納不多的錢財,便能在此上學,當然每年每屆都是有規定的,超過了年限便只能來聽課,卻不能算是這個書院的學生了。

而大宋對讀書人的劃分也相當細緻。這是教育的一大進步,從小學,中學,大學三類劃分,越往上越難,越往上人越少,學習的知識卻愈發的寶貴起來。

天下讀書人從大學開始參加科舉,每個大學也都是當地州府的最高學府,同樣也是政績招牌,誰都希望自己治下的大學在大宋聲名遠播,如此一來年底勘磨的時候便多了一個政績不是?

張儉的學生們走在大宋的北京城中,聽着鴻臚寺的官員詳細的介紹大宋的教育體系,並且把其稱之爲陛下的千古文治,對於這些人眼中流露出的驚歎和羨慕,接待官是相當驕傲的,這算什麼,還有更多的東西沒說呢!

參觀完學校自然要參觀工廠,而街市這東西卻沒什麼好參觀的,誰都知道大宋的商業最爲繁華,天下商賈貨物匯聚於此,只要有時間,自己單獨去轉轉便是,沒必要讓鴻臚寺的官員特意陪他們去。

對於工廠的神奇,這些來自遼朝的讀書人紛紛被震驚了,他們看着眼前不斷從傳送的皮革帶上出現的商品說不出話來,他們看不見過程,只能看見一柄柄上好的,削鐵如泥的寶劍從這些皮帶上掉下來,然後便有專人把這些寶劍裝入劍鞘中來回摩擦,最後便的完美契合。

當他們要進入裡面的房間時,卻被鴻臚寺的官員拉住,提出相當嚴厲的斥責後這才作罷,但這工廠已經給他們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二百八十五章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兩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九章趙恆的心思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一百二十五章傳國璽的下落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
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二百八十五章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兩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九章趙恆的心思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一百二十五章傳國璽的下落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