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

一門臼炮發出轟鳴,巨大的彈藥投射出炮口,趙禎的衣角瞬間就被吹起,臼炮的後坐力使得地上的塵土在振動中激盪產生一種肉眼可見的衝擊波。

接着便是接連不斷的炮聲以及塵土飛揚,四百門火炮還只是發射了一半,巨大的煙塵就把趙禎所在的軍陣給變得“烏煙瘴氣”。

稍稍停歇之後,臼炮再次發出“怒吼”,這是另外二百門的輪番發射。

巨大無比的實心彈丸從炮口帶着火光的飛出去,在天空中劃出一道完美的弧線落入吐蕃人的軍陣之中,巨大的慣性和衝擊力粉碎了面前的一切敵人,同時在落地之後迅速的不規則彈跳,繼續在軍陣中造成極大的破壞力。

這是大宋的臼炮,有些類似於原本攻城的利器拋車,這東西也是裝填石彈的,唐太宗當年兵徵遼東時,就已有幾百人操作的投石機,可射一里遠,能發三百餘斤巨石,所至皆毀;

大唐王朝攻打西域及中亞諸國要塞時,在西域中亞工匠的幫助下,將軍炮更加犀利了,結合了中西技術,研製出十餘梢的拋車,可拋數石巨石,更需三百人以上及百餘牛馬操作拉索,規模之大,但這種巨無霸的數量屈指可數,古今未有。

至於後世的元代,更是擅長使用拋車,蒙古人很注重發展拋石機,專門成立了“炮軍”,在攻城時集中使用,其作用相當於近代的炮兵,在攻城戰鬥中具有無堅不摧的威力。

元兵攻京師龍德宮時,利用宋宮中太湖石假山岩當石彈,每城角設一百多門大至十三梢的巨炮,晝夜轟擊,拋出的石彈幾乎把城鎮平。

而這東西就是從西域流傳過來的“回回炮”,大宋之前也有使用,只可惜這種純機械,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的攻城或是守城器械早已被大宋拋棄。

威力巨大的臼炮直接取代了拋車的地位,而且大宋還有其他各種型號的野戰火炮,完全足夠在戰場上使用,連八牛弩這般的複雜器械都在逐漸的被淘汰何況是“回回炮”?

八牛弩雖然射程遠,精度也不錯,但純機械動力的它需要精心呵護,上面有許多精密部件,一旦損毀幾乎是重大損失,難以更換不說還降低軍隊的戰鬥力。

哪有火炮來的方便?

火炮唯一需要保護的就是它厚重的炮身,其他的東西都有專人負責運送,無論是彈藥還是引藥都屬於火器司的管轄範圍,大宋的軍中專門設有火器司衙門,爲的就是儲備危險的彈藥和引藥。

一發炮彈帶着轟鳴飛出城牆消失在藍天之下,速度之快趙禎只能從拋物線的起始位置看到一點點的彈道,而登上城牆之後,便能看到炮彈的着陸點。

趙禎站在城牆上,三才及時的遞過千里鏡,從千里鏡中可以瞧見,這發炮彈相當精準的砸到了吐蕃的中軍。

原本黑壓壓的一片突然被巨大的塵埃所遮蔽,緊接着便是實心彈落地的悶響聲才傳回到瑪兒敢。

五里地,這是大宋臼炮的極限射程,能在這個程度上打擊到吐蕃的軍隊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這要比那些射程一兩裡的拋車要強大的多,而且威力和破壞力也更加巨大,距離越遠,動能和慣性便越大,這不是距離那麼簡單的問題。

趙禎在石彈落地的一瞬間能夠清楚的瞧見它在地上滾動的痕跡,只要是一片空白的地方,必然是被它所擊倒的吐蕃人,石彈威力之大,“觸之級傷,碰者及死!”

那些被它擊碎的石塊都會變成一道道威力驚人的碎片撕裂任何阻擋在面前的人或是動物。

這還只是實心彈的單體,大宋還有一種開花彈,裝填了炸藥在其中,這種黃色的炸藥能夠經得住撞擊和摩擦,但任何突然出現的熱量會使得他們急速爆炸。

當這些開花彈也就是爆炸彈出現在吐蕃人的軍陣之中時,趙禎有些慼慼的放下了手中的千里鏡,即便是作爲對手,趙禎也不忍心看這種殘忍的場面。

臼炮的口徑極大,這也意味着它的裝藥極多,大宋爆炸彈裝填了大量的炸藥,威力驚人,單單是衝擊波就是的一陣陣氣浪在吐蕃的軍陣中蔓延,無論如何死傷也是極爲慘重的。

而這還是吐蕃軍隊距離宋軍五里地之外的距離,他們還並未向前突進靠近瑪兒敢城!

趙禎知道,這就是熱武器戰爭的恐怖,時代在改變,大宋使用的火器也在改變,許多東西超前數個世紀出現在了這個時代,並且在華夏人靈巧的手中變成威力極大的武器。

與其說是趙禎改變了這個時代,不如說是大宋的環境改變了這個時代,能工巧匠輩出的大宋,把火藥這種熱武器的鼻祖發揮到了極致。

但火藥只不過是大宋火器的初始階段,火棉,黃色炸藥的出現使得大宋的火器出現了質的飛躍。

戰爭將會變得更加殘酷,更加的需要國力作爲支撐,而趙禎努力的在思考別的問題以過濾剛剛看到的恐怖畫面。

若是真的有天堂和地獄,那自己一定拿會下地獄吧!

蔡伯俙把斗笠遞給趙禎,同時不斷的揉着被震得發癢的耳朵,大的叫道:“官家,這臼炮威力如此巨大,吐蕃人怕是撐不了多久。”

趙禎點了點頭:“這樣的轟擊之下吐蕃人只有倆個選擇,要麼向後急撤,要麼向前猛進,唯有如此才能逃過滅頂之災。”

蔡伯俙笑道:“吐蕃人怕是沒有衝擊瑪兒敢城之心,一點他們靠近,神衛軍將士的火槍便能讓他們不得寸進!”

三才的聲音在邊上響起:“官家,這些吐蕃人不簡單,他們乃是角廝羅在青塘培養起來的精銳,噶日噠措的底氣就是這些青塘軍舊部,他這是在佯攻,這點人手定然是無法攻克瑪兒敢的。”

趙禎笑了笑:“他打算用佯攻瑪兒敢來拖延楊懷玉和王韶進攻的步伐那可是打錯了算盤,朕已經下了嚴旨給他們,無論瑪兒敢受到怎樣的進攻,皆不得後退半步!除了他們這兩位主帥,就沒人知道朕在瑪兒敢的消息了。”

三才嘆了口氣便不再說話,官家的意思很清楚,瑪兒敢城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官家這是鐵了心的要和角廝羅來一場豪賭!

第兩千五百八十五章成約!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四百一十七章天下最難的事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遼朝漢臣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兩千五百零六章趙禎的“野心”第一百九十五章遊俠兒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義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
第兩千五百八十五章成約!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四百一十七章天下最難的事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遼朝漢臣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兩千五百零六章趙禎的“野心”第一百九十五章遊俠兒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義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