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

賢覺帶着佛門前往吐蕃傳教,這對東城豪門或是吐蕃以及佛門自己都是有益的事情。

既然三方收益,並且利益極大,那爲何要拒絕這樣的事情?壞事既然無法避免,那就應該盡力讓它變成好事。

在北市口大槐樹下的碰頭之後,賢覺和呂夷簡達成了共識,這對賢覺乃是非常重要,賢覺比誰都清楚在有了利益牽絆之下,佛門的地位將會空前高漲。

至於吐蕃,不過是不過是荒蠻之所在,密宗的佛法完全無法與大乘佛法相媲美,自從大宋征服天竺之後,大量的經書被佛門得到,在高盛大德的翻譯之下,佛門對佛法的精進每日劇增。

孟春五月悄然而至,天氣越來越熱,雨水漸漸增多,端午臨近,神都城的百姓都在準備過端午,除毒病。

端午節不光是祭奠屈原的日子,更是華夏百姓驅逐瘟神的節日!

古人對瘟疫的懼怕遠遠超過了後世,但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趙禎經歷過後世的一場瘟疫大流行,上輩子他還小,沒有多少記憶,之記得那場瘟疫之中整個世界都變成了白色。

五月初五便是端午,這一天朝廷休沐,官員放假回家,大多數的工廠商號也關門歇業,唯有服務業是熱火朝天,都在等待這場盛大的節日爲他們帶來日進斗金的收入,這一點與後世一般無二。

大宋的端午節要比後世隆重盛大許多,這不光是一場狂歡,還是一場祭祀和祈福。

這不是來自於佛教道教的信仰,而是來自於中華文明的本土信仰,對祖先的信仰,對文明傳承的祭祀。

華夏文明的強大生命力在這裡展現無遺,直至後世也未曾改變。

這一天趙禎也被皇后早早的叫起,自從趙禎讓太子總攬大政之後,他便是每天睡到自然醒,但今天不同,內侍拿着一大把的艾草冒着煙的在寢宮中薰艾,皇后帶着後宮妃嬪端着她們親手製作的五彩線,香囊給趙禎“打扮”起來。

在看到皇后手中的一縷艾草之後,趙禎便苦笑道:“連朕也要在頭上插艾?”

王語嫣點頭道:“這是自然,官家乃是天下的君父,君父自然要爲天下表率嘞!插艾可除病氣,官家可不敢不插!”

趙禎微微翻了白眼,話是好話,可爲何聽起來這麼怪?

環顧四周,今日後宮嬪妃算是到齊了,看着她們期待的眼神,趙禎也只能任由她們擺佈,像今天這種日子自己這個君王根本就沒有發言權。

楊采薇的手中捧着一盒五彩縷,小心繫在了趙禎的手腕,腳腕上,嘴中唸唸有詞:“清曉會披香,朱絲續命長。一絲增一歲,萬縷獻君王。”

這東西也叫百索,在後世依舊流傳,而接下來則是艾花、銀樣鼓兒、花巧畫扇、等物,或是繫於腰間,或是置於手中。

趙禎一下從威嚴的君王變成了“花花公子”,看着頭上高高豎起的艾草,趙禎便能想到“天線寶寶”…………

越是這樣的活動越要重視,與民同樂向來是皇帝的必修課,當然這也是華夏文明傳承的重要所在,趙禎自然也不敢怠慢,平時連插花都不帶的趙禎今天終於被後宮嬪妃們打扮成了浮誇模樣,邊上的三才已經彎成了蝦米,趙禎懷疑這貨能快要憋出“內傷”來了。

內侍陳彤被打扮成了“吉祥物”,身上的豔俗比趙禎更勝一籌,相比之下趙禎慶幸後宮那羣女人沒有在自己臉上繪彩已經是頂頂不錯的事情了。

“三才,聽說今日是賢覺和尚動身的日子?”

趙禎轉頭望向三才,頭上的艾草打了個旋便直直的豎起,三才連連點頭道掩蓋臉上的笑意:“啓稟官家便是今日,賢覺和尚說五月端,世人辟邪,諸邪迴避,乃是啓程的好日子。瞧他的架勢,這次走也是要大張旗鼓了!”

趙禎點了點頭:“嗯,佛門畢竟是植根華夏多年的宗教,前往吐蕃傳教一事當然要做的聲勢浩大,否則也對不起他們的佛……記得告誡巡城司,讓他們加派人手,維持秩序,以免踩踏,朕就擔心今年百姓彙集,萬一出了踩踏,便是一樁慘事!”

三才躬身道:“官家放心,奴婢之前已經交代過北平府和巡城司,神都城中的禁軍也通報過了,若是朱雀大街上的人數太多,禁軍也會維持。”

趙禎滿意的點了點頭:“如此甚好,朕還要用了吃食才能出宮…………”

香糖、果子、糉子、白團被擺放在桌案上,趙禎看着便覺得甜的發膩,宋人愛吃甜食,趙禎便見識過先帝真宗皇帝對甜食的喜愛。

皇帝加上後宮的嬪妃做了滿滿一桌子,都是自己家人,趙禎也就隨意的分餐,這麼多年他早已記得每個女人喜愛的吃食,白團是皇后喜歡的,香糖是薇拉的最愛、果子是楊采薇和沒藏黑雲的最愛平日裡便離不開、至於糉子則是蕭撻裡的歡喜。

坐在距離趙禎最遠處的良子怯生生的望着衆人得到皇帝親自分割的食物,心中閃過一絲悲慼,對於她來說這個皇宮是陌生的,皇帝並沒有臨幸過她,對於她那說這個國家是陌生的,這裡不是倭國。

自奈良時代,端午節便傳到了倭國,那時大量的遣唐使從大唐帝國帶回了華夏的文化,到唐朝學習了許多諸如飲食、建築、禮儀、服飾等文化,這其中就有端午節、等習俗。

但趙禎並沒有忘記最角落的良子,原本覺得她是個手段頗多的女人,但在瞭解倭國複雜又詭詐的政治鬥爭之後,趙禎便也開始同情她。

當然這種同情中還有一絲絲,只有一絲絲愧疚,他讓整個倭國天皇一脈成爲大宋的嬪妃一族。

天皇一脈在倭國有着至高無上的精神領導力,而所有的天皇一脈的女子比如嫁到大宋的皇宮成爲大宋皇帝冊封的嬪妃,這就意味着大宋對倭國的領導地位始終不會改變。

這樣做稍稍有些不人道,但這是趙禎能想到的最好辦法,倭國現在已經不存在,只有大宋的海東州,並且還在那裡設立“海東都護府”這樣的強力衙門。

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朕連臉皮都捨去了!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三書六禮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三百一十五章摳門的官家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韃靼之秋”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理想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愛簪花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我無罪……我蠻夷也!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一百一十四章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樓塌了!第九十五章鋼鐵洪流,如山入牆!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兩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我無罪……我蠻夷也!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一千八百章老底被翻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九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兩千六百零四章“皈依”基督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
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朕連臉皮都捨去了!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三書六禮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三百一十五章摳門的官家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韃靼之秋”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理想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愛簪花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我無罪……我蠻夷也!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一百一十四章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樓塌了!第九十五章鋼鐵洪流,如山入牆!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兩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我無罪……我蠻夷也!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一千八百章老底被翻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九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兩千六百零四章“皈依”基督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