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

趙禎的態度瞬間讓氣氛降到了冰點,作爲大宋的皇帝,久居皇位,趙禎在無形之中已經有了掌握生殺予奪的氣場,並且收放自如。

原本還是文質彬彬的君子,瞬間就變成了暴怒的狂獅,雖然趙禎並沒有殺過多少人,但在他的指揮下,大宋的軍隊不知殺伐多少生靈,這種醒掌天下權的氣質令人瑟瑟發抖。

即便是跟隨在趙禎身邊多年的三才也是心境單產,胳膊上的汗毛隨之豎了起來,回首冷冷的望了一眼紅衣侍女,眼神中充滿了冰冷的殺意,對於他來說無論男女都不能挑釁官家以及大宋的尊嚴。

即便如此三才依舊躬身道:“官家息怒!小國寡民不知天朝威德,蚍蜉撼樹而已。”

在皇帝憤怒的時候規勸皇帝並讓皇帝保持理智,這是三才這般內侍的守則,即便是他對嘉莫一族本就不滿,但此時他依舊要讓官家平息怒火,因爲帝王發怒的後果時很可怕,可一旦皇帝平心靜氣之後後悔了,自己便是倒黴的人。

但事實上趙禎心中卻並沒有多少怒火,試想一下你被一個“螻蟻”所威脅難道會生氣?實力懸殊太大根本就沒有在意的必要。

只不過如貞娜娜和紅衣侍女卻比趙禎的模樣嚇得說不出話來,這是她們第一次見到大宋皇帝威嚴畢露,如日當頭的感覺讓她們忍不住駭然變色。

趙禎是赤裸裸的威脅,他的威脅沒有人敢忽視,因爲他能做到他說的一切,不說大宋帶甲百萬,便是女王谷外的數萬兵馬也能把這裡夷爲平地。

趙禎自顧自的走上本屬於如貞娜娜的寶座,在任何時候他都應該是站在權利最巔峰的人物,從一開始進入女王谷開始,趙禎便把自己身上高高在上的姿態收縮了起來,因爲他擔心嚇到這些“深居簡出”的人。

但很快他便發現自己錯了,一味的放低姿態不會取得好的效果,相反讓人覺得有機會從中斡旋,作爲這個星球上最強大的帝國君王,他就是應該披靡四方。

“朕和你們好好說話,你們卻以爲可以從中斡旋以獲取最大利益,當然這麼做是沒錯的,但卻不是一個弱者該有的姿態,嘉莫一族是高原上的能工巧匠不假,也有足夠的智慧,但卻依舊渺小!想要獲得足夠的好處,就要付出足夠的代價,你們想要什麼朕知道,但你們的手段實在是過於可笑。”

如貞娜娜對於趙禎的鳩佔鵲巢的行爲並沒有表示反對,這時候的大宋皇帝已經露出了“獠牙”,顯然是識破自己的小伎倆。

這就是強者的力量,既然已經撕破了臉,那就沒必要再用見不得人的手段,相反如貞娜娜坦然的說道:“陛下何出此言?難道我嘉莫一族還不夠恭順?”

趙禎哈哈大笑:“恭順?朕可沒瞧見你們的恭順,若是你們算恭順的話,角廝羅的態度豈不是謙卑?最少他在迎接朕派出的使者時,是以王爵迎接天使的態度!你們若是真的恭順就應該棄盔卸甲,匍匐道側!”

紅衣侍女早已被剛剛趙禎的態度給震懾住,小聲開口道:“大宋貴爲上國,難道把我嘉莫一族當作待宰的牛羊不成?”

三才冷笑道:“你們妄稱自己是高原上最智慧的部族,但對待天朝上國的態度卻如此傲慢無禮,難道就不是以下犯上?”

趙禎不滿的望向三才道:“你開口作甚?!此事乃是朕和嘉莫一族族長在談,輪得着你們在其中攙和?”

三才躬身向趙禎施禮道:“奴婢知罪!”

紅衣侍女滿臉通紅,還要說什麼,但如貞娜娜卻開口道:“措珠!不要再爭辯了……陛下說的對,你不應該攙和進來。”

說完如貞娜娜向趙禎躬身施禮道:“嘉莫一族地處偏遠,不同漢家禮數,還請官家治罪!但康頓措珠乃是我的繼任者,還請官家網開一面!”

趙禎心中微微驚訝,沒想到這個嘉莫一族居然不是一代一代的傳承,而是通過選拔的方式從部族尋找最適合的繼任者。

難怪這個部族能夠在高原上長久不衰還能有如此規模,這都要歸功於這種選賢任能的制度。

雖然這個制度有着避免出現“敗類”的好處,但同樣也有弊端,在這樣的制度之下很難出現一個英雄人物帶領部族走向強大和繁盛。

因爲每一個領袖都希望選出一個穩妥並且能夠帶領部族繼續在現有制度下前進的人,這樣的人怎麼會有開創的精神,和拼搏的勇氣?

既然如貞娜娜已經把話說到這種程度了,趙禎也就不過分追究康頓措珠的過錯,畢竟身爲一個男人,還是大宋的天子,在對大宋利益沒有衝突的情況下去追究一個女人的過錯沒有必要。

趙禎揮了揮手道:“既然如此朕便算她沒有出現過!”瞧見康頓措珠還要再說話,趙禎冷笑道:“你最好趁朕沒有改變心意之前離開,否則整個嘉莫族都會受到你的牽連!”

這樣的威脅對於嘉莫人來說有着致命的威脅,一襲紅衣的康頓措珠瞬間沒了脾氣,就算她再想和趙禎爭論也沒有膽量,畢竟她不敢把整個部族的未來都搭上。

隨着康頓措珠的離開,三才也跟着悄然離開,他知道眼下這件事需要留給官家和嘉莫人的“女王”來商量。

隨着“礙眼”的人離開,趙禎愜意的靠在椅背上,現在他已經能掌握了足夠的主動,剩下的就看如貞娜娜如何開口了。

想要和大宋博弈,就需要拿得出手的東西。

果然不出趙禎所料,如貞娜娜緩緩開口道:“不知陛下之前提到過的自治還能在嘉莫一族的身上出現?若是可以,我等願意歸附大宋,成爲大宋的治下之民!”

趙禎笑了笑:“這是當然,朕之前就說過高原的可以進行自治,但需要在大宋官員的配合之下,大宋尊重高原百姓的習俗,就像尊重其他各族一樣,但前提是你們要服從大宋的管理,服從王化。”

“陛下難道不覺得這話有些矛盾嗎?”

趙禎搖了搖頭道:“朕當然不覺得矛盾,權利和義務就像一枚銅錢的兩面,你要想得到自己的權利,就必須去履行自己的義務,否則誰來保障你的權利?”

雖然是簡單的一句話,但卻揭露出的了大宋的根本意圖,如貞娜娜微微點頭又在不斷的思考…………

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禍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一百九十二章微服私訪計不成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兩千五百零六章趙禎的“野心”第一千零三十六章行走的軍功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亂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遠遁的塞爾柱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九十五章鋼鐵洪流,如山入牆!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義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四百九十七章皇帝的陰謀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三百五十二章水軍首戰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殺人誅心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
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禍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一百九十二章微服私訪計不成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兩千五百零六章趙禎的“野心”第一千零三十六章行走的軍功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亂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遠遁的塞爾柱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九十五章鋼鐵洪流,如山入牆!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義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四百九十七章皇帝的陰謀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三百五十二章水軍首戰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殺人誅心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